战例,是古人对《孙子兵法》的实践化,战胜必是因为遵循了《孙子兵法》的原则,战败必是因为违背了《孙子兵法》的原则。孙子兵法,其实就谈这2点。那么,怎样才能读懂《孙子兵法》呢?首先,读书时要多思考,要多问一下“为什么?和怎么做?”。孙子兵法并不是“诡道”,恰恰相反,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恃强凌弱,以众击寡,以绝对优势力量的取得胜利。

如何读透孙子兵法?

如何读透孙子兵法

认知框架君来回答这个问题。个人就两个视角。第一个视角,实胜虚,强胜弱。第二个视角,实、虚的转变的一些方法。孙子兵法,其实就谈这2点。至于其它先胜而后求战。多算多胜,少算少胜,不算无胜。这个胜,其实就是实胜虚。孙子兵法谈到的形势其实是用来表述【实胜虚】。孙子兵法谈到的【道、天、地、将、法】、【度、量、、数、称、胜】是在谈【形】。

而【道、天、地、将、法】、【度、量、、数、称、胜】的变化是在谈【势】。实,虚都是形的【运动】所带来的势能,是动态变化的。孙子兵法讲了很多,就是都是在谈实胜虚,以及实胜虚的转化。抓住【实胜虚】。抓住【形势】来转换【实胜虚】。抓住这两点,个人认为可以读通孙子兵法。抓住了实胜虚,当然是可以【利可全而兵不顿】。

如何有效阅读《孙子兵法》?

如何有效阅读《孙子兵法》

  我们知道,《孙子兵法》是运用的科学,只有能够灵活地运用,才能说真正懂得了《孙子兵法》。那么,怎样才能读懂《孙子兵法》呢?首先,读书时要多思考,要多问一下“为什么?和怎么做?”。如,卷一的计篇,在计算敌我双方实力后,就要思考在我方实力强于敌方时,应该怎么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在我方实力弱于敌方时,应该怎么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又比如,集中兵力上孙子说:我专而敌分,那么就要思考怎么做,才能做到让敌人分散?怎么做我方才能集中?再像,孙子说:致人而不致于人,读到这里就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其次,要多分析战例。战例,是古人对《孙子兵法》的实践化,战胜必是因为遵循了《孙子兵法》的原则,战败必是因为违背了《孙子兵法》的原则。因此,在分析战例时,一定要搞清楚战胜方成功的原因,和战败方失败的原因,还要搞清楚当时运用其原则的实际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孙膑擒庞涓时,用减灶计,就是根据三晋轻视齐军,一直以为齐军胆小的错误看法,而因势利导,大败魏军。

而《三国演义》上,孔明为了顺利退兵,却反其道而用之,根据司马懿多疑的性格,用增灶计吓退了司马懿。可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之。否则,只会像马谡一样沦为纸上谈兵。第三,要学会融会贯通。简单地说,就是要将整本《孙子兵法》看做一个整体,读前面时,要联系后面章节内容,读后面时,要联系前面章节内容。

如,后面的《势》篇讲奇正,要以奇胜,那具体要怎么胜呢?答案在前面的《计》篇,《计》篇讲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句话就是以奇胜的关键,也就是要乘敌不备而攻之。总之,读《孙子兵法》为了在实际中运用,如果不能灵活运用,即使倒背如流又有什么用呢?而运用时要注意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不是死搬兵法,照本宣科。

《孙子兵法》的作用有多大?

《孙子兵法》的作用有多大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它包括政治、军事、人文、地理、气象等等,不但是军事上的名著,更是人们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理论教材,要读懂较为容易,要深入了解其精髓,并联系实际加以活学活用,就很难。它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今天的许多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应用其知识为其服务,特别是商场如战场的今天,更是明显。

怎么用三句话概括《孙子兵法》?

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非常之多,兵书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一直以来不缺被后人称之为“军事思想”的兵书。,其中《孙子兵法》更是兵书中经典中的经典。《孙子兵法》的要义非常之多,可以概括为几个部分。第一点:全。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出自《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自《谋攻篇》第二点:知。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出自《计篇》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出自《用间篇》第三点:善。

看过了《孙子兵法》,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要怎么应用呢?

《孙子兵法》真的是一本奇书,这里面的内容虽然是讲兵法的,但内容其实可以用到任何你想用到地方。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比如这句话,我们可以用在程序员面试当中。比如你了解到你的目标公司喜欢面试的主要内容,那你就要提前准备好,否则成功的概率就会比较低。而准备好了,自然容易成功。2. 上下同欲者胜: 则是讲的团队的精神,如果团队内部不和,各有小九九,这个不是团队,是团伙。

《孙子兵法》在军事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该如何运用?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更多的意义是体现在做事的思维方法上面,不管军事或其它领域都可以使用,思想的大框架我们可以学习,但具体的细节还需要个人完成:1.如开篇讲的对于两方实力的统计,这就是在打仗前先把两方的优势、劣势比较一番,然后再制定战略战术,这种思维方法任何时代都通用。2.如”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先思考如何我才能败,然后把有可能失败的因素考虑清楚,然后注意这些因素,加以防范。这种思维对于什么事都通用。3.如”以正合,以奇胜”。就是守正创新的意思,如现在讲的差异化策略。任何行业都通用。4.如“以分合为变者”。我们生存就需要资源,就离不开对资源的分配利用,其中就需要对资源分分合合,该分就分,该合就合。

孙子兵法的核心是什么?除了「兵者诡道也」,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研读孙子兵法多年,很高兴在这里和你分享我的观点。孙子兵法并不是“诡道”,恰恰相反,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恃强凌弱,以众击寡,以绝对优势力量的取得胜利。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毛主席说的: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消灭敌人。孙子兵法共十三篇,都是在评估与利用力量。第一篇为计篇,这里的计,不是计策,而是计算。

通过道天地将法,计算自己的人心向背,天时,地理优势,评估作战的将军与军队的组织力量。作战篇讲后勤支持,谋攻篇讲战争消耗,这些都是影响战争的辅助力量。形篇讲敌我双方的力量静态对比,势篇讲力量的动态变化。虚实篇讲的是如何应用力量,通过正面作战力量(正)和机动作战力量(奇)的分配和恰当使用。以实现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取得局部的绝对优势,从而取得胜利。

军争,九变,和行军篇讲战场形势变化和利用。都是要求在实际战争环境中如何保持和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地形篇和九地篇介绍如果利用地形的优势。火攻篇则是如何使用火的力量。火在人类最早掌握的巨大自然力量。用间是为了摸清敌人实力并寻机搞乱敌方各种力量的方向,使之不能形成合力。所以,孙子兵法最大的思想通过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实现局部的绝对优势,达到胜利的目的。

我们看解放战争中,虽然蒋的总人数多,但是每次战役打响时,解放军都能取得5倍到10倍的人数优势,打起来自然摧古拉朽。实际上,在战斗打响的那一刻,战争的胜负基本上已经定了。这种强大的战争控场能力,达成一定时空上的力量优势,才是取得胜利的根本,而不是临时的阴谋诡计。所以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战争的本质就是以众欺寡,以强凌弱。


文章TAG:孙子兵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