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翻阅清史就会发现,清朝很多的大员王公,都是下五旗出身。在清朝有“抬旗”制度,也就是将外八旗抬入内八旗,或者将下五旗抬入上三旗以表示恩荣。比如慈禧太后等都是如此,《甄嬛传》中雍正帝也是将甄嬛抬旗入了上三旗。上三旗尤其是镶黄旗,就等于是皇帝私旗,旗中就是皇帝、皇帝的宠妃、太后、未封爵的皇子与未出嫁的公主,而其他人都是地位非常低的。

八旗制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有什么作用?

是初源于满清的狞猎组织,清代根本制度,努哈赤整顿编制,黄白红篮4色旗,后因军队增多又加上镶黄白红篮4色旗,共八旗。是满清人靠自己的八旗军,打败明朝军队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保护满清王朝。它的作用就是丁壮皆兵,平时皆民,换句话讲,就是能工能战,劳武结合,以工为主的战斗力特别強的军队。努尔哈赤是一位优秀军事将领,一身成就很大,统一了女贞族,建立了后金,是女贞族的可汗,出色的军事家,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里应外合、速战速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满清八旗由什么姓氏掌握?旗主又是如何更迭的?

满洲八旗的旗主都由爱新觉罗氏掌握。具体来说,就是由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齐的后裔来掌控。有些人特意强调,八旗分为满蒙汉,总计二十四旗。但蒙八旗和汉八旗是没有独立旗主的,蒙汉八旗也归满旗旗主进行统领。至于八旗旗主具体是怎么更迭的,这就很复杂了,需要详细的介绍。两旗时代最早的八旗制度,没有后来那么复杂,只有旗主和佐领两级。

并且也没有八个旗,只有一个旗。努尔哈赤起兵后,先建立了一旗部队,旗色不清楚,有可能是黑色旗。后来他消灭了邻近的一大批部落,组成一支新旗,旗色也不太清楚,可能是红色旗。于是,努尔哈赤就将自己原有的黑旗交给了亲弟弟舒尔哈齐,然后他自己统帅新建红旗。后来改红旗为黄旗。于是,最早的八旗雏形就出现了。一共只有两个旗,两个旗主,即清太祖努尔哈赤和他的同母弟舒尔哈齐。

两人在当时被时人并称为“二酋”。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各自统领的属人、阿哈是一样多的。这两个旗的旗色没有准确的记载,但是按照推断,努尔哈赤的旗色应该是黄旗。而舒尔哈齐的旗色应该是黑色,后改为蓝色。(据说是由于黑旗在夜间不便区分,于是就改作了蓝旗。具体什么时期由黑旗变改为蓝旗,有待考证)三旗时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征服了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

他把哈达部的人丁编为一个旗,让自己的长子褚英和哈达部的首领吴尔古代(哈达纳拉氏)共同管理。这个哈达部的旗,旗色为白色。这便是正白旗的由来。不久后,褚英废除吴尔古代的首领地位,他自己独自成为旗主。同时,舒尔哈齐的正蓝旗得到了进一步扩充,这些蓝旗新归附的人丁,被封给了太祖的次子代善。所以这一时期,代善是正蓝旗里的“小旗主”。

这个时期的三旗旗主分别是:正黄旗——努尔哈赤;正蓝旗——舒尔哈齐,代善(小旗主);正白旗——褚英;四旗时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正蓝旗旗主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幽禁。正蓝旗的格局就因此发生了变化。注意了,下面的内容很重要。在正蓝旗中,原属于舒尔哈齐的佐领,一多半被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继承。剩下的原属舒尔哈齐,但没有划归给阿敏的佐领,则划归到了代善的名下。

代善之前在正蓝旗中的原班人马,加上新划给他的人马,一起脱离出正蓝旗,独立为一个新旗,旗色为红旗。后来屹立二十多年不倒的正红旗也就是这么来的。正红旗成立后,也就有了四旗。这个时候的四旗旗主分别是:正黄旗——努尔哈赤;正蓝旗——阿敏;正白旗——褚英;正红旗——代善;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1年),努尔哈赤将自己的长子、正白旗的旗主褚英幽禁,所以正白旗也发生了变化。

正白旗大部分佐领被封给了皇太极。而剩下的一部分佐领,被褚英的长子杜度继承。于是皇太极就成了正白旗的旗主,而杜度则是正白旗的“小旗主”。这个时候的四旗旗主分别是:正黄旗——努尔哈赤;正蓝旗——阿敏;正红旗——代善;正白旗——皇太极,杜度(小旗主);八旗时代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下令将四旗扩充为八旗。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八旗  网站  制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