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角”,《国语.周语中》云:“夫辰角见而雨毕。”韦昭《注》:“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这也是所谓“辰龙”之来源。如“亢”,《尔雅.释鸟》郭璞《注》:“亢即咽。”等等,限于篇幅,不多赘引。由此可知,甲骨文及以后汉字中的“龙”,所摹写的,不是现实中的某一种动物,而是古人夜观天象,根据星宿,想象出来的“神兽”。

东汉末年,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曰:“四方皆有七宿,各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西首而东尾。”(汉瓦拓四象)在距今6500年左右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以蚌壳塑列的形象图。居中的是“北斗”,左右为龙、虎,即后来所说的“青龙”“白虎”。此时,南“朱雀”北“玄武”大概还没被当时的人们所“认识”、总结。

中国的先民,认识世界的重要对象是日月星辰。这既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观象授时”所需要。居于地球北半球的中国先民,很自然地望向了天空的北方。于是,首先注意到了“北极”,即北部中央天域的“北斗”。然后,又认识了日月升落的东西方的“龙”“虎”。(北斗)在公元前四千纪的时候,“龙”“虎”二星官,恰好处于“二分”,即“秋分”“春分” 点上。

这“二点”,是春耕秋收的时令,远比后来的“二至”即夏至、东至更为重要。这是“青龙”“白虎”比“朱雀”“玄武”更早被认知的重要原因。“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二十八宿系统,是中国上古天文观测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二分二至”时空统一体系的准确建立。但此时,这一成果也走下天空,与地上和人间的许多区域、地理、人文、生产、政治,甚至谶纬结合在了一起。

(汉画黄龙)其中,关于“龙”的各种说法,不仅日益增多,而且与王权结合在了一起——帝王成了真龙天子,从黄帝开始就能够驭龙升天;祝融、夏后启、蓐收、句芒皆“乘雨龙”;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等。这也恰好证明,龙本生活于天上。这些,从先秦古籍开始,即不绝于书。汉代,则到达顶峰。有人说,龙的形象定型于宋代,这大约不对。

汉之前,已将龙分为四种——有鳞称蛟龙;有翼称应龙;有角称虬龙;无角称螭龙。汉代王符《潜夫论》说,龙“头似蛇、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鳞、口旁有胡须、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自此,龙的基本特征——巨口、有角、鳞身、四足、有爪,就形成了。

后世虽有变化,但均未脱出以上诸特色。(汉画应龙)尽管帝王们死劲想垄断“龙”,但实际上“龙”已经深入民众人心,因为“星宿”和气象不可能被王侯将相垄断。后来,“龙”的图腾意义逐渐淡化了,但文化和信念却长久流传了下来。汉代,即已有“四灵”之说,“龙”居其中。“龙”,在文化传承中,不只归于帝王所有了,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符号。

你怎么评论《封神演义》原著里面的苏妲己(本人)?

你怎么评论《封神演义》原著里面的苏妲己(本人)

所有人都知道《封神演义》中最恶毒的人就是苏妲己,那么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女人。 一是对苏妲己本人的简介。 苏妲己为冀州候苏护之女,天生美貌、聪颖过人,但在去往朝歌途中,被轩辕坟千年狐狸精摄去魂魄,人已死亡,狐妖借其肉身,用其姓名,制造了一位新的苏候之女,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苏妲己的一生有两个阶段:真正的苏妲己和被狐妖附身并死亡的苏妲己。

这里的苏妲己,就是指被狐妖附体的苏妲己之名。 二是苏妲己的恶毒作为。 她蛊惑纣王,劳民伤财,酒色沉醉,误国殃民。曾制虿盆、铸炮烙、设酒池肉林、筑摘星楼、挖叔父比干心脏等,祸乱后宫、残害忠良,是个真真实实的恶贯满盈之人,是个做尽坏事的恶毒之妇。 三是苏妲己最终得到的处置。

奇怪的事情是,她做了这么多坏事,却没有得到及时的因果报应,各路仙家没有一位来消灭它,只有云中子到后来才送上一把破剑,却更助长了她嚣张的气焰。且其中,却有那么多神仙并不真心灭掉苏妲己。一种解释:女娲后来和元始勾通了,说我在那派了三妖,其实也是暗中助武王伐纣一臂之力。所以,只至最后也未达到众望所归的处置。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封神  升品  碧海  九天  蓝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