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唐都是盛世,不仅是文治武功,而且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也是封建王朝的顶峰,最近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言论认为大唐盛世是假象,其重要的依据就是唐朝开元盛世的时候全国仅有户820万,不及隋朝开皇之治时期的890万户,认为唐朝的经济水平没有超过隋朝。

假如李建成当了皇帝,能够达到李世民的水平,开辟大唐盛世吗?

假如李建成当了皇帝,能够达到李世民的水平,开辟大唐盛世吗

唐武德九年,时为秦王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内发动兵变,诛杀了一母同胞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在逼退老爹唐高祖李渊成为皇帝之后,李世民为了给自己这段近乎“谋逆”的过往遮丑,开启了帝王“指导”史官工作的“先河”!在李世民的“精心指导”之下,息隐王、隐太子李建成成了真正的“隐”——陷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隐括不成曰隐、不尸其位曰隐、违拂不成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中国古代《谥法》对隐的解释)。

不显尸国、不尸其位……李世民给胞兄这么一个谥号,无非是在强调李建成无才无德,不配皇太子之位,自己才是“真命天子”!那么,李建成真的无才无德吗?假如他成了皇帝,能够达到李世民的水平、开创另一个“盛世”吗?行政方面李世民之所以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渊彼时已经结束了“纠结期”,坚定了让李建成接班的想法。

为了避免李世民尾大不掉、倒逼李建成,李渊已经在着手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为李建成将来顺利接班铺路了。著名的“张亮谋逆案”(不是麻辣烫、也不是爸爸去哪儿)其实就是李渊对李世民下手的第一步!说白了,彼时的李世民通过正常途径接班已无可能,而且已经被父亲逼到了墙角,所以才铤而走险发动了那场军事政变。换言之,李渊对李建成的能力还是比较满意的。

李渊曾经为立储的问题纠结过,如果李建成真的无法胜任皇太子乃至皇帝的角色,李渊似乎不太可能仅仅因为拘泥于“嫡长子继承制”就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别忘了,隋炀帝杨广和李渊可是表兄弟!隋王朝二代而亡的教训历历在目,选错接班人的严重后果李渊不可能不清楚!而且,在李渊太原起兵之后,李建成就担起了留守大后方的重任,大后方的行政性事务和前方大军的后勤保障几乎都是李建成负责的,他干得非常好!这起码说明,李建成的行政能力和总揽全局的功夫还是比较到位的,这不正是当皇帝所需要的吗?至于上马打仗,历朝历代有几个皇帝“御驾亲征”过?因此,李建成如果当上皇帝,行政方面几乎不需要作任何适应,驾轻就熟。

反倒是李世民,行政这一块其实是个短板,他个人更多地还是侧重于军事领域,行政方面主要还是得益于用人,如房、杜、长孙等等,都是行政方面的大才。军事方面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长子兼法定继承人,出于安全和稳定的需要,从太原起兵一开始便失去了上战场的机会。但是,这并不代表李建成缺乏军事才能。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李世民可以披挂上阵、李元吉甚至能和尉迟敬德打成平手,说李建成手无缚鸡之力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换言之,李建成很可能军事素养也是非常不错的,只是因为嫡长子这个身份,失去了表现的机会。

除此之外,李元吉敢于挑战悍将尉迟敬德,说明他这个人在武力方面还是颇为自信、甚至自负的。如果李建成真的一无是处,李元吉似乎不太可能甘心跟着他,不是吗?更何况,打仗并不一定要亲自披挂上阵,只要用对了人,同样可以达到目的。李元吉本身就是一等一的战将,在太原起兵之后也立下了不少军功,李建成只要用好了他,与自己亲自上战场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用人方面著名的凌烟阁功臣图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唐王朝就是李世民手下这帮人打下来的,李世民手下人才济济!其实,这完全是错觉,为什么?因为“玄武门之变”后与李世民不对付的人都被安上各种罪名灭掉了,哪里还有资格上凌烟阁功臣图?实际上,“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的天策府虽然拥有了与李建成的东宫一样建立官署的待遇。

但是,天策府的规模并没有超越东宫,充其量也不过就是打个平手。换言之,李建成手下也是有自己一派势力的,李世民手下非常著名的诤臣魏徵,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其实就是李建成的人!因此,如果李建成当上皇帝,手下未必就没有房杜之才、尉迟之勇!更何况,李世民能够将魏徵纳入麾下,李建成难道就不能把房、杜、尉迟这些人收编吗?很有可能。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大唐  盛世  被誉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