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当通讯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部队当通讯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部队当通讯员的几乎是百里挑一的,第一相貌堂堂仪表整洁,能让连营首长带的出去的人,换句乡下人的说法就是干部身边的警卫员和贴身保镖。第二言语表达干脆利落,口齿伶俐。第三聪明能干,反应能力强。第四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第五积极向上,多面追求。我79年下半年到部队后,经过3个月的新兵集训,被南京军区军事训练先锋连挑选为通讯员兼司号员,一直在连首长身边担任通讯员2年多,然后还在连首长身边担任军械员兼文书,不仅入团入党立功,还被团师军树为标兵称号。

为什么电视剧里打仗时是团长带兵打仗?

这个当然是有讲究的,正常情况下,部队的作战编制中“团长”是个节点,团以上为“战役级”作战单位,团及以下为“战术级”作战单位,作为战术级指挥员冲锋陷阵也好、深入敌后也好,都是份内之事,或者说可以理解;而如果是战役级指挥员,他的岗位是指挥部,职责是运筹帷幄,再轮起大刀白刃战就有点不像话了。《亮剑》中所以将国共双方的主角都人设为团职,一个是八路军386旅独立团团长,一个是晋绥军358团团长,第358团有四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说是5000多人的加强团,其实晋绥军没有这样的大团,阎老西完全可以整编成为一个“混成旅”了。

但是一旦成为旅长,按常理,楚云飞在剧中的活动必然受限,再跟李云龙联手闯寿宴、毙杀宪兵队长平田一郎可就不方便了,而且与李云龙级别也不对等。满编的步兵团长一般军衔为上校,比如楚云飞,再以上就是将军了,这也是“战术单位”和“战役单位”另外一个标志性的区别,将军的决胜地不是沙场肉搏,而是在指挥部里斗智斗勇;陈赓在长征时是红一方面军干部团长,“土城战役”中也曾经率队冲锋,不过成为386旅旅长后,再上去跟鬼子拼刺刀就不伦不类了,因为他要对386旅若干团、成千上万名战士的生命、战役的成败负责。

王近山成为太岳分区二分区司令、后来的二野纵队司令时,仍然改不掉亲自上阵或者指挥所过分靠近前沿的毛病,没少被刘帅批评,这与勇敢与否无关,因为中级和高级指挥员的任务和职责是不一样的。侵华日军情况也差不许多,日军的联队是单一兵种的最大战术单位,之上的“旅团”或“师团”都是合成编制,步兵联队长一般是大佐军衔,比如《亮剑》里的坂田。

但是由于日军联队编制人数较多,已经接近4000人,基本跟中国军队的旅级或简编师类同,所以联队长一般呆在指挥所里,带队冲锋的主力大多为大队长或中队长。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被打死的著名的夜战部队“加藤大队”大队长即是如此,加藤被当场击毙,所携战役文件被缴获,薛伯陵高兴大叫:一纸虽轻,胜过万挺机枪!日军大佐一旦战死,基本也追晋陆军少将。

在以前的战争前线通信兵危险大吗?为什么?

兔哥回答:谈谈个人观点,现在的军用通讯技术逐步过度到无线通讯,在卫星技术支持下可以实现远程作战通讯,军队作方式也逐步进入信息化体系,形成陆海空天电网作战指挥模式。过去的战场通讯技术也是由落后逐步发展而来,战场通讯始终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环节。战场通讯主要有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两种方式。至于危险性肯定会有的,战场本身就是一个生死之地,危险如影相随,通讯兵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至于危险性来说,看和什么兵种比,总体来说通讯兵的危险性并不是战场上最高的。过早的我们不说,就拿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来说,通讯兵同样身临一线,但通讯兵的损失依然少于一线作战步兵,这是战场性质决定的。有线通讯需要架设通讯线路,这些都需要人工架设,军队中都有通讯部队这个兵种,通常分为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兵。有线通讯需要架设连接各指挥部的电话线路,而最前沿的通讯终点通常是连部以上指挥部。

有线通讯兵的危险主要来自于战斗中电话线被炸断时的抢修,会被炮火威胁,但电话线都处于前沿阵地连以上指挥所后方。我们知道有线通讯部队中有很多的女布线兵,也说明危险性低于前线步兵部队。有线通讯兵即便是现在依然是种有效的通讯手段,有线通讯的优点是通讯保密性强,不容易被侦听,通话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缺点是需要架设通讯线路,战场上受地形限制布线难度大,高烈度战争上电话线容易被炸断,撤收费工费时。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警卫  兵变  北平  两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