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讯兵分布比较广,一线作战部队中也有无线通讯兵,他们通常都跟在指挥员身边,而指挥员的位置通常要相对安全些。上了战场都面临危险,如果从危险性来说,通讯兵并不是最危险的。侦察兵更危险,即便是全身而退,也需要他们深入敌后,或者是前出到敌阵地位置,甚至是炮兵位置去侦察。在无人机之前,战场上的情报主要就是依靠侦察兵去侦察,因此,他们被誉为首长的耳目。

每一次作战行动都是依照侦察兵的侦察情报来制定作战方案。虽然它们属于隐蔽接敌,但身陷囹圄,危机四伏,同时侦察兵的危险性也来自于战俘待遇,按照战俘待遇,侦察兵行动时穿军装被视为战俘。但当过侦察兵的都知道,侦察训练科目中就有化妆侦察,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侦察一旦被俘,下场只有一个,死,这事非常普遍。另外,空降兵,一线步兵的伤亡率远高于通讯兵。

通讯兵主要是活动于一线后方位置,并不是先把电台或者是电话线提前架设到敌人阵地上去,需要步兵部队冲锋占领阵地后才能去架设电话线。无线通讯兵也是一个受保护的对象,另外,战场上人员数量相对比较少,即便是去抢修线路,也是零散人员去查线,因此,伤亡率并不高。所以,通讯兵算不上是最危险的兵种。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当军级部队开拔的时候,军部会位于什么位置?

1943年11月27日的深夜,第十军中将军长方先觉,接到了战区司令长官部“驰援常德”的电令。作为第九战区长官部直辖的机动部队,此时该军正驻扎在湖南衡山整训:第3师驻石湾、预备第10师驻龙头湾、第190师驻朱亭地区,方先觉率军部则驻于衡山县城。(方先觉剧照,时任预10师师长)方先觉接令后召开军事会议,决于11月28日全军出动,其开拔顺序为:周庆祥第3师为前卫、孙明谨预备第10师紧随其后、军部跟进、朱岳第190师断后。

作为军一级的高级指挥部,方先觉所部的行军队列一点没毛病,两个师在前面开进,然后是军部,再然后是后卫师。第十军经过急行军接近常德外围时,已发觉日军一部前来阻击,方先觉随即改变队形:以预10师为左纵队向常德南站搜索前进、以第3师为右纵队向德山方向攻击前进,军部置于后面的兴隆街指挥作战,再以第190师集结于牛路汰以北地区,作为全军之预备队。

(李玉堂)所以第十军的攻击部署也没毛病,两个师前出、军部坐镇其后、一个师为预备队,这也是甲种军(辖三师)的标准战术队形,实际上辖三团的“三角师”,在行军作战中基本也是如此。只不过第十军由于没有完成整训,各师普遍缺额较大,根据几名师长的回忆,各师兵力多在6000到7000人左右。军部直属部队计有辎重团、炮兵营、工兵营、通讯营和一个搜索营,第十军军部没有编设警卫营,搜索营也就成为了多功能的警卫部队,非万不得已不会拉上前线。

杂七杂八拢起来,“泰山军”的军部和直属部队有3000余人,全军总兵力时有23000到24000人左右,并非满编状态。关于第十军增援常德的作战经过,之前曾有专文介绍,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泰山军”战败的两大因素。其一是孙明谨经验不足,对日军的侦察和埋伏缺乏警惕,致使预10师遭遇日军两个主力联队的伏击,损失非常惨重,孙师长明谨战场阵亡,部队也被打散。

同样,周庆祥也是犹豫不决,只派一个团靠近沅江,由于夜间未能与常德城内的第57师取得联系,单方面认为余程万已经全师覆灭,没有第一时间全师突进常德,踌躇间被围城日军发现,第3师由此也遭日军包围。激战中该师前卫团损失殆尽,不过撤出来相当一部分,所以前面展开的两个主力师长都犯了错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预备队第190师的战场抗命,使第十军的预备队突然不见了。

原来在第190师进驻牛路汰后不久,师长朱岳就接到了薛岳的越级电令,要求他准备协助另一路援军暂编第54师的作战,因此该师未经请示军部,即拔营而出。战斗全面打响后,鉴于前方两个师均受重创,方先觉命令朱岳立即出动,前往增援和接应,然而第190师却以接到战区长官部直接命令为由,按兵不动没有及时救援,遂使第3师残部和预10师只能一路败退,在日军的追击下损失进一步加大。

战后方先觉因此对薛岳、对朱岳都怒火冲天,跋扈的薛长官干脆撤了他的军长职务,1944年衡阳保卫战之前,方先觉其实是以代理军长之职临危受命的。把时间倒回去,在1941年9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当李玉堂第10军、萧之楚第26军和陈沛第37军,皆被日军在长沙以北地区击破时,薛岳匆忙急调第74军北上增援。该军其实是军事委员会直属的“攻击军”,属于战役期间临时划归第九战区指挥,中将军长王耀武认为这是“添油战术”,心里并不情愿。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警卫  兵变  北平  两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