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中举荐贤才无一走眼,为何却看走眼了马谡?

诸葛亮出师表中举荐贤才无一走眼,为何看走眼了马谡?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 ,即“马氏五常"之一,三国时期蜀汉战略家、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征南冦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正行军之次,忽报天子差使命至。孔明请入中军,但见一人素袍白衣而进,乃马谡也——为兄马良新亡,因此挂孝。

——谡曰:“奉主上敕命,赐众军酒帛。”孔明接诏已毕,依命一一给散,遂留马谡在帐叙话。孔明问曰:“吾奉天子诏,削平蛮方;久闻幼常高见,望乞赐教。”谡曰:“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孔明叹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于是孔明遂令马谡为参军,即统大兵前进。马谡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在孔明以后七擒七纵南蛮孟获中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以后伐魏奠定了蜀国后方安定基础。后来马谡也献计反间司马懿。从此,甚得诸葛亮的器重,认为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至黑夜。

诸葛亮把刘备临终嘱咐:“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看之。”丢得一干二净,认为马谡不仅有才能,还有谋略,是一个值得重用的人。全然忘了马谡没有实战经验,而只停留于纸上谈兵!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听说司马懿出关而来,大惊:“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街亭是诸葛亮北伐的要道,也是运送粮草的必经之路,所以一定让有才能和谋略的人其镇守才能挡住司马懿的攻打,因为司马懿也深知街亭对于诸葛亮的重要性。

于是诸葛亮派出了马谡,但是仍然有点不太放心,又让上将王平同去,“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可马谡觉得诸葛亮经常询问自己关于军事的意见,自己的意见非常重要,那么自己如果听了诸葛亮的话,不是显得自己没有本事吗?为了证明自己的才能,他急功近利,根本不听副将王平之言,不当道扎寨,而是选择带军驻扎在山上,最后被张郃围山断水,一败涂地,丢失了军事要地街亭,最终导致诸葛亮精心策划的北伐大计失败。

诸葛亮对马谡的才能,始于南征,南蛮之地,其人不习王化,马谡进言,降其众不如归其心,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时候诸葛非常赏识马谡,后来为了北伐,又因马谡之反间计,得以使对手司马罢官归田……可以说,如果司马懿不再被起用,诸葛亮北代的成功性大大增加。再者诸葛知道,蜀中诸将,除了王平外,皆平庸之辈,而王平,又不识几个字,他平身所学,没有人可以继之,而受刘备重托,鞠躬尽瘁要匡复汉朝只能是一句空话。

把唯一可以继承的人,寄托在马谡身上,然而马谡没有功劳,其资历不能服众,因此,诸葛亮也是有意培养马谡,让其建功立业,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在关键时刻,这个“才器过人,好论军计”的“准接班人”竟然只是“书生”。诸葛亮不是神,他是人,所谓人无完人,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可谓用心良苦。可是马谡不明白诸葛的苦心,致使战略上的失误,导致蜀军全面败退。

假如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能成功吗?对此你怎么看?

假如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不仅第一次北伐成功,而且很快就会灭掉魏国。一统天下,也是指日可待。01马谡守住街亭的前提是具备足够的兵力。豹眼一向认为,诸葛亮派遣马谡守街亭那就是战略错误,因为之后历次北伐,诸葛亮再也没有去守街亭,难道街亭就不重要了吗?就只有第一次北伐,街亭才重要,非守不可吗?不仅马谡守不住,任何一位蜀将都不会守得住,因为兵力不足以对抗张郃五万大军。

抛开街亭有没有必要死守不说,就说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世上没有绝对的事,但街亭却有绝对守得住的可能,那就是马谡必须有足够的兵力。给马谡五万、十万兵力,街亭还守不住吗?街亭是一座孤寨,而不是孤城,并没有其他的优势可以依赖。即便是五万对五万,马谡不被打败,想战胜张郃也很困难。因为马谡在内,粮草、水源需要外部供给;而张郃在外,粮草、水源补给就容易一些。

马谡想要与张郃对抗下去,不要说战胜张郃,就是不被打败,马谡恐怕至少需要跟张郃对等的兵力,且不说马谡的智谋是否还需要在张郃之上。张郃那是经过屡屡战阵磨练出来的战将,不会在马谡之下。即便如此,诸葛亮去哪里给马谡派遣五万大军呢?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02诸葛亮没有足够的兵力,即便马谡守住了街亭,也毫无作为。既然马谡都能守住街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有啥事不能做到呢?否则,还是诸葛亮吗?其实,这都是一厢情愿。

诸葛亮没有那么神,即便马谡守得住街亭,诸葛亮一样毫无作为。诸葛亮能够派遣五万大军让马谡去守街亭,不管出现啥情况,就算马谡守住了街亭。那么诸葛亮就得有十几万的兵力吧,这十几万的兵力,诸葛亮从哪里弄来?草船可以借箭,但诸葛亮本领再大,也不能撒豆成兵。蜀汉根本不具备与曹魏对抗的能力。从以后诸葛亮历次北伐的情况看,诸葛亮几乎没有多大的成就。

如果第一次伐魏时,马谡守住了街亭而赵云败了,这对战局会有何影响

个人以为赵云这一支军队的作用远比马谡的作用大。马谡败了,诸葛亮只是不能继续进攻陇右,需要退回汉中,而赵云一旦败了,曹真乘胜追击的话,那大本营汉中就危险了。这里简单的推演一下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由汉中通往关中,只有5条道路可走,由西向东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谷道。赵云率郑芝带领少数军队作为诸葛亮的疑兵,由褒斜道进军,占据箕谷,作出一幅要进攻长安的架势,从魏国方面来看,因为刚开始无法叛断蜀军的主攻方向,必须守住箕谷,并且其它几个重要关口也都加强戒备。

于是曹真率魏国主力与赵云对峙,而曹魏皇帝曹睿则坐镇长安。当诸葛亮率军在陇右出击时,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投降,消息传来,魏国显然知道了诸葛亮的意图,立马让张郃率军5万救援陇右,张郃在街亭遭遇蜀军,历史上是张郃击败了马谡,假设马谡守住了街亭,那么魏国能有哪些动作呢?先看局势:陇右五郡已投降三郡,还有两郡:陇西郡和广魏郡在坚守,同时在诸葛亮的后方,雍州刺史郭淮被蜀军困在上邽,而在箕谷口,赵云与曹真在对峙,整体局势对魏国来说,有一定的危险,但危险不是很大。

因为蜀魏已经开战,很明显魏国已经知道蜀汉主力在陇右的诸葛亮手中,那么只要守住陇右,并且截断诸葛亮的退路,那么诸葛亮必败无疑。分析一下,蜀汉国小兵少,已经两路出击,很大程度上不可能再有第三路军队,击败诸葛亮的关健就是截断诸葛亮的后路,截断后路有几个办法,其中之一是从街亭进军,因为题目假设了马谡守住了街亭,那么魏国除了在街亭与蜀军对峙外,兵分两路,一路从安定郡进军陇右,一路从陈仓道南下截断诸葛亮的后路,并且曹真在判断了蜀军的主力后率军进攻赵云。

这一招很历害,诸葛亮必须退兵,不退兵后路就会被魏军截断,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而赵云这一路显得相当的重要,不仅仅是充当诸葛亮的疑兵,而且是防守曹真南下的最重要的军队,要知道褒斜道是关中进入汉中最重要也最近的一条道,赵云退到赤崖后,是烧掉了栈道才勉强阻止曹真大军的追击,如果赵云这一路失败至全军覆没后,被曹真乘胜追击到汉中的话,那么整个诸葛亮北伐军团将全军覆没,因为蜀汉汉中的军队大部分都被调云北伐,汉中空虚。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马谡  攻城掠地  111  街亭  诸葛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