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主要靠水军。赤壁之战时,曹操内部矛盾日益加剧。第二,再看赤壁之战,是先上图。赤壁之战后,曹操力量折损过半,但实力犹存。所以,赤壁之战时,“王佐之才”荀彧在曹操的老窝里据守。孙权为什么会和刘备联合,其实关节就在这。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不打荆州?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不打荆州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而言,整整损失了荆州五个半郡,仅剩南阳郡,及南郡的江北地区;孙权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得到一个半郡,即江夏郡及南郡的江南地区;刘备妥妥地囊括荆州江南四郡,即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实现从小混混到小霸王的逆袭! 造成刘备此番暴富的直接原因,是曹操与孙权低看了刘备本事。不然多抬一脚,刘备不死也残!当然,诸葛亮在谋取江南四郡过程中的运筹帷幄也至关重要!诸葛亮凭此转正,第一次有了官职,被刘备封为“军师中郎将”!应当说,赤壁之战是属于刘备的! 逃到江陵的曹操,并非没有收获荆州失地的打算,以及一雪前耻的冲动!赤壁之战兵力损失的一半是原投城的荆军,并未有对曹军主力伤筋动骨!而且主要战将几无损失,只要从后方速调大军,云集荆州,重新对阵孙刘,应该说胜算颇大!赤壁之败,只是曹操一时诗情满怀,误算黄盖投降诚意,疏于防范,才让那场东风成名! 当然,意外获得的荆军精锐水师的全军覆灭,对预备雄跨江南的曹操而言,有点割肉的感觉!现在直接去攻打荆州的江南诸郡,面临长江天险,已无水军可用!何况“前方大败,后方必惊”,而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曹操深谙此道,必须要稳住后方! 所以,曹操从江陵返回许都,调集大军未有杀向荆州,而是回到老家谯县,干吗呢,一是重建水军,二是审时度势!无论是江陵胶着战事,还是合肥嚣张围攻,放不进曹公眼里。

他心里自有乾坤,体现出特有的军事个性:越是困境越具智慧!曹操虽然身在谯县,却是胸怀世界!他很清楚,赤壁之战带来的苦涩,刚刚开始!荆州的得失,放在现时的整个棋盘上,太小了,甚至微不足道!至于以后的重要性,还要先度过眼前难关再说!由于赤壁打破了曹操前阶段“不可战胜”的神话,国内外形势极为复杂,各色各样的阶级敌人蠢蠢欲动!可以说是,暗潮汹涌,危机四伏!虽不敢说达到不可收拾地步,至少是不容装睡了! 本来收拾了荆州,放眼天下,仅有江东敢怒不敢言,其余像益州凉州雍州等地皆言顺归!现在好了,荆州刘备与孙权是勾肩搭背公开抢劫;益州刘璋撕毁投降协议,开始反叛,与刘备眉来眼去;西凉马超韩遂公然蔑视曹操,自我感觉特好,反叛只是时间问题;汉中张鲁积极扩军,号称十万之众,何时出祁山,都无人意外!挟天子以令不臣,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外部的明患,说白了,一时两时他们还没有那个生吞庞大曹军的本事,但是内部的暗疾却渐渐生发致命的效能!好在赤壁之战唤醒了曹军的斗志,三军用命,体现出惊人的战力!赤壁刚败,庐江营帅雷绪叛乱,曹操派夏侯渊前去镇压,雷绪直接带几万精兵投奔刘备;近期又有庐江人陈兰、梅成在庐江叛乱,曹操亲自带兵前去镇压!接着又是太原商曜叛乱,被夏侯渊屠了!江陵保卫战处于相持阶段,周瑜中箭;合肥一纸退吴兵,孙权蒙羞!接下来就是要收拾西凉马超与韩遂了,彻底清除内部的暗疾,确保“攘外必先安”!至于荆州的刘备孙权,暂且让他们快活两天吧! 三国时确有这样现象,打山地战蜀军占优,打水仗吴军倨傲,打野战魏军称霸!赤壁后,曹操未有坚持“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的俗套,去攻打荆州,是极其明智的!在曹军水师未有真正成长之前,贸然强攻荆州,更像在赤壁伤口上撒盐;而且,只顾自我情感宣泄,全然不顾四周的垂涎“图利渔翁”,只能算是匹夫之勇! 赤壁之后,曹操恰似真正的武林高手,绝不会被情绪所左右,特别是在巨大挫折面前,淡化“对酒当歌”文青色彩,还原为内功深厚的军政奇才!他缓缓地拔剑四顾,确定着明暗对手所在,精算着自己的出手次序,然后将其对手一一击败!所以未有出现,像官渡之战、夷陵之战那样,对失败方集团造成难以复原的致命打击!曹操集团依然保持强大的军政优势,至于暂缓一统步伐,已是赤壁最小的战败创伤,必须承担之重!。

 1/7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赤壁之战  曹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