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管是史书中,是当代影视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勤王两个字,那么,勤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小司徒这就来带您具体的了解一下何谓之勤王。(二)勤王的方式勤王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崇祯帝下诏勤王,只来了唐通一支军队,别的都没有来,主要是因为以下理由:1、有的受诏对象推脱不去勤王。

建文帝为什么不让沐家军勤王?

建文帝为什么不让沐家军勤王

其实不止云南沐家军,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整个靖难四年,不仅没有任何军队勤王,建文帝甚至都没有办法调动距离较远的军队。这也是到后来,朱允炆不得不抽调京营,导致南京护卫力量极弱,被朱棣一举攻克的原因。朱允炆身为皇帝,为什么却无法调动军队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朱允炆失去人心,天下人并不傻虽说朱棣起兵乃是造反,但从整个靖难过程来看,在人心向背的问题上,朱允炆甚至还不如朱棣。

这一方面与朱棣打着“遵祖训,清君侧”的旗号有关,但另一方面却与朱允炆的所作所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棣其实,朱允炆原本不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真正的皇太孙乃是朱标的第三子朱允熥。然而由于朱允熥母亲早逝,再加上朱允炆表现的极为“忠孝”,这才被朱元璋扶正,成为了皇太孙。然而就是这位“忠孝”无比的朱允炆,所作所为却令天下侧目。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六天之后,朱允炆继位。而就在朱元璋死后还不到一个月,尸骨未寒之际,朱允炆就在同年七月对自己的叔叔们下手了,以谋反之罪将周王朱橚废为庶民。△朱元璋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朱允炆又连续将齐王、湘王、代王三位亲王废为庶民,而湘王朱柏更是不堪受辱,举家自焚。

两个月后,岷王朱楩同样被废为庶民。你削藩就削藩吧,朱允炆偏偏还要“找”各种罪证,证明自己削藩乃是天经地义。天下人并不傻,在朱元璋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各地藩王就纷纷要造反了?尤其是湘王朱柏的举家自焚,更是让朱允炆“忠孝”的名声毁于一旦。因此,当时天下人对于朱棣的造反其实并不反感,这从朱棣继位之后,天下迅速平定就能看的出来。

失去军心,根本调不动朱允炆失去军心,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朱允炆继位之后的重文轻武,另一方面则是削藩所带来的影响。1、朱允炆重文轻武。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之后必然要提拔一批自己的心腹,朱允炆自然也是如此。他继位之后,迅速将黄子澄、方孝孺和齐泰引为心腹,这三位乃是鼎鼎有名的饱学之士,奈何却没有任何的执政经验,尤其是方孝孺,他竟然一心想要恢复“周礼”,今天改个衙门名称,明天改个地理名称,今天裁撤官员,明天大肆提拔官员,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

对于军事,朱允炆将齐泰任命为了兵部尚书,这怎能令各地将领心服,尤其是云南沐家、西凉宋家这样的功臣之家。△朱棣等藩王与武将关系更近2、削藩带来的负面影响。明初的王爷可不是闲散王爷,而是真正的实权藩王,这些藩王通常都有节制地方军政的权力,尤其是封地在北方的藩王们,因为北元的存在,他们曾多次奉命率领军队出征,在开国将领纷纷去世的情况下,这些新晋将领大多都是随同藩王出征后被晋升上来的,因此这些藩王与军队将领的关系要比朱允炆这个新皇帝要密切的多,这些因功被提拔的将领们,早已遍布全国各地,又岂是朱允炆能够调的动的?这同样也是朱允炆为何只能用耿炳文、李景隆、梅殷这些闲置京城的人带兵,而不敢用各地将领的原因,难道当时天下真的没有会打仗的将领了吗?其实不然,他不敢用而已。

崇祯帝诏天下兵马勤王,为何只来了唐通一支军队?

崇祯帝诏天下兵马勤王,为何只来了唐通一支军队

崇祯帝下诏勤王,只来了唐通一支军队,别的都没有来,主要是因为以下理由:1、有的受诏对象推脱不去勤王。比如山东总兵刘泽清自称从马上摔下来受了伤,不能带兵前来;平贼将军左良玉拟就了一份这个月怎么样下个月怎么样的出兵计划交给了朝廷,表面上看很积极,可是在这个危急时刻,还交计划等待批准肯定缓不济急,所以也是一种推脱。

2、有的受诏对象确实赶来了,但没有赶得及。比如平西伯吴三桂确实率军从宁远回师勤王,他的军队赶到玉田的时候京师已经陷落;史可法也自发率军北上勤王,还只到浦口就听到了京师失陷的消息。此外,靖南伯黄得功驻守庐州,没有推脱也未来得及出发,但即使赶来与史可法类似在客观上也来不及。说到底,勤王军队只有唐通一支入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时任宣化、密云总兵唐通距离最近,其他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他们中的有些将领不推脱迟缓,实际上也赶不及。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诏换  武德  热血  老祖宗  勤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