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以孟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对于战事多贬斥之言,并认为所谓义战,必用天子之命,所以说“征”乃是“上伐下”。地位相同的诸侯国互相征战,那就是藐视天子,目无王法,是“擅兴之罪”。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战争就被儒家鄙夷,齐桓公“尊王攘夷”,天子不敢得罪,以礼相待,后世看来觉得是周天子太“没用”了,只能做个傀儡国王,而儒家则认为齐桓公引众诸侯来朝进贡,此乃仁义之举,齐国“召陵之师”是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功遏制了荆蛮楚国的扩扎,维护了中原诸国利益,所以也是符合道义的。

但这并不能改变“礼乐崩坏,人心不古”的混乱局面,所以孟子说虽然“彼善于此,则有之矣”,然而终究还是“春秋无义战”。三、战不可避,只能自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孙武看来,战争需要“仁义”,但是并不把"仁"放在首要地位,因此《孙子兵法》一方面讲“仁”、"礼",但又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另一方面是重功利,在兼并战争中,大国争霸,小国谋存,这些都是“重功利”的表现,因此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孙武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可以看到,“智”、“信”都在“仁”前面,为何?因为战争是为贵族服务的,但参加战争的主体却是黔首,平民百姓不懂文化,又何谈“仁义”呢?因此孙武在讲将领的五德时,把“智”放在首要地位,而把“仁”的要求放在次要地位,是十分自然的。而且此“仁”也非孟子倡导的“仁政”,而是将"仁"用于对士卒的管理和教育方面,即“视卒如爱子”等。

在孙武看来,为国家而战,视民如子便是“仁”了。而春秋时期的战争,皆是因周王室衰微,天下需要一个新的“共主”,各国互相攻伐,小国被大国吞并,都是为“和平”而努力,因此春秋时期的战争也是有“仁义之战”的。众人对“春秋无义战”的说法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周王室自讨苦吃,当其衰微,自然需要通过战争确定新的“天子”,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也有利于民族迁徙,文化融合,经济、政治等发展,这些都是“仁义”之举。

光武帝刘秀如何从河北展开帝王霸业?

光武帝刘秀如何从河北展开帝王霸业

刘秀者汉光武帝,白手起家,初到河北没有一点根基和兵马,他如何能在一年之内聚集强大的可以争夺天下的实力,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刘秀拥有招抚之名。王莽新朝灭亡后,刘玄凭借绿林军在长安称帝,建立更始政权,山东赤眉军军建立,而河北则形成“三王”、铜马、尤来等形势复杂的割据势力。百姓在战乱之后日益思念汉家政权,所以刘玄更为百姓所拥护。

刘玄派刘秀到河北招抚,由于刘秀个人能力过人,所以很快赢得河北乡绅和当地割据势力的支持。第二、刘秀与河北真定王实现政治联姻。刘秀到达河北后,前西汉缪王之子刘林拥戴王朗称帝,而另一位西汉王室广阳王之子刘接也在河北起兵呼应刘林。王朗的势力由此席卷整个河北地区,河北州郡纷纷归附。正在河北招抚的刘秀处境危险,正准备返回长安,河北真定王刘杨联系到刘秀,并将外甥女郭胜通嫁给刘秀,刘秀因此得到刘杨十万部众的拥护和支持。

刘秀作为投机者,开始便选择拉拢王朗,结果在刘秀实现政治联姻后又协助刘秀破邯郸,解决王朗等人,刘秀因此在河北立足。第三、刘秀在河北广结豪杰。平定王朗之时,渔阳和上谷两郡骑兵立下奇功,这与豪强耿弇和吴汉功不可没。长安的刘玄看到刘秀实力大增,便派人赴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并让其交出兵权,回长安受封。耿弇献计,河北未平不宜回长安而拒绝,并击杀宣命之人,刘秀得以掌控河北。

河北的掌控为刘秀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河北地处中国东北部。中国的地理格局像一个不规则的围棋盘。在这个不规则的围棋盘上,关中、河北、东南、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东、湖北、汉中是四边,中原是腹地。四角之地都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能够进可攻、退可守,有优越的经济条件,足以供养、支撑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集团;有一定社会基础,易于形成一定政治力量。

刘邦如何能够短短7年时间里当上皇帝?

40多岁的老光棍刘邦。其实并不是单身,和村里好几个女人有性关系。而且在没有崛起之前,吕太公已经把女儿嫁给了他。短短几年能够登上皇帝宝座。主要是三个原因。首先是刘邦的个人能力和魅力。刘邦在村里能够获得庭长的位置,还能够让萧何。曹参这类县里的干部和他交往,可见其魅力所在。而且后期刘邦表现出的领导力几乎完美无缺。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国战  霸业  风火  帝王  记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