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1年夏天,葵丘会盟,周天子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这时候,齐国无比强盛,齐桓公有以管仲和隰朋为代表的“五杰”,齐桓公几乎就是个甩手掌柜。一门心思做他的酒色之徒,齐桓公有三位夫人,六位如夫人,别的妾室不计其数。后半生昏庸而饿死周天子的承认让齐桓公开始骄纵起来,同年秋天,再次葵丘会盟,很多诸侯国已经开始对齐桓公不满意。

而齐桓公也不怎么听取管仲的建议,有些一意孤行。到了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齐桓公问管仲谁可以替代管仲的位置,他说出了三个人:易牙、开方、竖刀,都被管仲否定了,管仲认为这三个人都是谄媚小人,不可大用。然而管仲死后,齐桓公还是重用了这三个人,齐国乌烟瘴气。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他的儿子们开始争权夺势,齐桓公没有嫡子,曾和管仲定下立公子昭为太子,然而到了晚年,又确定不下来,以至于其中的五个儿子争得不可开交,谁也顾不上照顾齐桓公。

他们将齐桓公隔离起来,任何人不得擅自面见齐桓公,而五人又没有心思照顾齐桓公,以至于齐桓公饿死,即使饿死了也没有让五个儿子停止争斗,反而让他们开始更疯狂的夺位之争,终于公子无诡取得胜利,成为齐侯。而此时,齐桓公饿死在床上已经67天,《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户。传说他死的时候拿衣袖遮面,想必是无颜去另一个世界见管仲吧。

成吉思汗的子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曾有这么一句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在位二十几年间,几乎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都被成吉思汗收入了囊中。成吉思汗从小就是一个丧父的孤儿但他不仅打下了无数江山,更留下了数不尽的子孙后代。这里我们就说一下他的子女们最终的结局。蒙古族有一个习惯,不管你有多少妻妾,可以算作是真正子女的只能是正室所出。

成吉思汗作为一代枭雄,后宫充盈,但正室只有一个即孛儿帖。《元史》记载,孛儿帖的一生一共为其诞下四儿三女。孛儿帖年长铁木真一岁,二人恩爱有加,然而,成婚之时遭遇敌人突袭,孛儿帖被掳走。孛儿帖被掳九个月后,成吉思汗一直等待时机,终于救回了爱妻。但是此时,孛儿帖已经身怀六甲。后来,孛儿帖生下来他们的大儿子――术赤(1177-1225)。

正因为前面的插曲,所以他的血统问题,一直困扰着成吉思汗。但当时并没有亲子鉴定,而且按照古人十月怀胎的算法,极有可能是亲生的。然而质疑并不代表孤立冷落,成吉思汗在立储之时,他曾有意将汗位传给术赤。于是召集了他的四个嫡子商量,可还没等他开口,二儿子察合台就说术赤是野种,不配继承皇位。这一指责,使成吉思汗十分为难,若是传位给老大,老二不服,舆论不服。

若是传位给老二,自然与老大离了心。于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三儿子窝阔台得到了储君之位。术赤能征善战,多次出征金国,西夏和中亚地区,战绩显赫。1219—1225年间,成吉思汗将第一次西征中所占领地封给了三个儿子。分给术赤的领地为术赤汗国,亦称钦察汗国。钦察汗国是当时最远的一块领土,术赤去往封地后,久久未与成吉思汗联系。

成吉思汗曾经要召见他,打算带他出兵,他因有病在身拒绝了,随后便有人挑拨离间,说他故意装病,就是在和成吉思汗对立。成吉思汗大怒,于是企图西征术赤。然而,未等出发,便传来了术赤的死讯,也就此放弃了西征的念头。虽然术赤48岁便去世,但其后代仍然战绩卓越。二儿子察合台(1183-1241),察合台自幼与术赤不和,和其弟窝阔台交好。

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随后与术赤,窝阔台奉命进攻花剌子模,陷其首都玉龙杰赤城。后来受封畏兀儿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间的草原地区,建立了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死后,察合台遵守成吉思汗生前遗愿辅佐窝阔台为汗。察合台是一个博学且公正的人,十分熟悉蒙古法律――《扎撒》,并且严于执法,所以即使窝阔台地位更高,却仍旧对他十分尊敬,凡事都会与之商讨后执行。

1241年5月,察合台逝世。死后,其后代子女仍得到了历代可汗的尊重。三儿子窝阔台(1186-1241)。受父亲影响,打小就随父出征,在战争中成长为一代将才。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1229年登基成为“窝阔台汗”。关于他,除了以上所说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为元朝所打下的基础。察合台即位后,蒙古帝国在他的治理下,继续子承父业,扩张领土。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出特戒  王城  漫画  霸主  宝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