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论荆州势力,还是益州势力都不会买诸葛亮的账。益州士族,托孤重臣李严,大将魏延,包括赵云是刘备的铁粉,诸葛亮若有不轨行为立即会被内部人诛之,别说胜利,连命也保不住。诸葛在组织能力,用人能上比刘备差得很远,不是一个级别。(四)当年的曹操,司马懿权倾朝野,兵多將广都不敢称帝,怕的就是汉朝士族,各诸侯群体而攻之,曹操为什么奉天子(也有人说挟天子以令诸侯),原因就是名要正言才顺,名应该是大于利的。

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刘縯为什么没当皇帝?他的结局如何?

刘縯是刘秀的革命领航人,舂陵起义的领导者。本来绿林四部推举皇帝的时候,刘縯应该是第一人选,但是下江、新市、平林三部不喜欢苛严的刘縯,背着他推选出了刘玄做皇帝,并逼刘縯承认。刘玄当了皇帝后,对曾经的竞争者刘縯非常忌惮,找借口杀害了他。不过,这只是史书上的描述,我们仔细梳理相关史料,还能给你一个大吃一惊的结论:刘縯落选一点不意外,他被历史刻意抬高了,他的死自己要负很大责任!刘縯其人及绿林推选皇帝始末王莽地皇三年,刘縯组织策划了由舂陵刘氏、新野邓氏、阴氏和宛城李氏,四大家族共同参与的舂陵起义。

舂陵军成立后,联合平林、新市二部,一路北上,相继攻克多个县城,兵锋直指南阳郡首府宛城。不料却在宛城郊外的小长安,被打了个伏击,损失惨重,全军退回棘阳固守。面对危机,平林和新市二部准备撤退,回到绿林山继续当土匪。眼看队伍就要一哄而散,刘縯积极奔走,先说服了附近的下江兵,继而由下江部首领王常、张卬出面,说服王匡、王凤等人,一起参与了由刘縯领导的蓝乡之战。

蓝乡之战,刘縯以出色的军事才能,一举消灭了新朝在南阳最精锐的十万人马,缴获大量物资。战后,声势浩大的绿林军迅速扩张到十几万人马,形成兵围宛城之势。随着队伍的扩张,四部分散管理的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形势,所以各部商议,决定成立政权,推选一位皇帝,公开与新朝分庭抗礼。本来作为领导四部打赢了关键战役的刘縯,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候选人,他也一直履行着对四部的统帅工作。

可是下江、新市、平林三部,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对刘縯苛严的管理方式非常不适应。于是三部背着刘縯,从平林部推选出刘玄这么个默默无闻的汉室后裔,然后召来毫不知情的刘縯,逼他承认刘玄。刘縯在威力威胁之下,被迫低头接受了这个不公平的结果。史书上描写的刘縯落选的原因以上就是史书的记述,后人的分析大多也基于此,促成刘縯落选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刘縯的个性过于强势,不被绿林三部接受跟绿林三部追求生存条件的低层次目标不同,刘縯是皇室后裔,士族地主阶级出身,他所组织的四大家族都是豪门士族,吃穿不愁,他们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推翻新朝,恢复汉室!因而刘縯在管理模式上,跟绿林三部截然不同,他的军队必须讲究严格管理。

事实上,联军之所以能取得蓝乡之战等一系列的胜利,没有军纪做保证是不可想象的。这些胜利也让刘縯的个人威望推向顶点,刘縯也把自己当做了联军当然不让的领袖。矛盾就来自于此,其它三部不干呐,他们本来啸聚绿林山,打家劫舍,官府来了打不过就跑,打赢了就分财物,逍遥自在,凭什么让你做婆婆?2.刘玄相对于刘縯的三个优势为何最后推选出来的皇帝是刘玄?刘玄在很多方面,比刘縯更有优势。

①首先,刘玄的身份也是汉室后裔,他比刘縯更接近嫡系。刘玄和刘縯都是汉景帝的儿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人。特地做了张图,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刘玄与舂陵侯的血缘关系更近,也就是说,按古代法律,刘玄比刘縯更有资格代表西汉皇室!②其次,刘玄出自平林部,正好可以代表三部的利益。选择刘氏为皇帝,对绿林来说也是迫不得已,因为那时候全天下的人都相信,天命“恢复汉室”,别人做皇帝都不合法。

巧合的是,刘玄刚好正在平林部担任安集掾(负责招降纳叛的文职人员)。刘縯当皇帝,最大的获利群体一定是舂陵部四大家族,而不是绿林三部。刘玄虽然也是舂陵刘氏,但是他毕竟是靠绿林三部起家,所以三部才是他的政治基础,只有他才能代表三部的利益。③最后,刘玄懦弱无能,他当皇帝更容易被控制这一点是绿林三部最看重的。刘縯手上有兵权,四大家族以他为首领,刘玄则不然,他仅是平林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能力也不见有突出的地方,性格懦弱,这种人好控制。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风云人物  战将  黄帝  风云  君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