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原名叫郑森,他和母亲一直生活在日本平户。凭什么是郑成功,而不是施琅?且不论郑与施个人家国情感的影响,只要看厦门这座小岛与他们的关系便可知。郑成功的名气大,所以很多人认为郑成功很厉害。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收复台湾,之间只差了22年。

郑成功和李定国谁更厉害?

郑成功的名气大,所以很多人认为郑成功很厉害。其实以历史背景来说,评价一个人物要结合当下背景,郑成功为什么名气大呢,因为他符合当下两岸分离的背景,是以一个收复者的存在而光芒万丈的。当然这并非否定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只是说郑成功的历史地位在不同时间段是有着不同的定位的。反观李定国亦是如此,所以不能以当下背景来过度的提高或者贬低李定国。

虽然很多人以李定国的存在没什么意义,破坏了mz团结,来贬低他,其实是纯粹的事后诸葛亮,最起码李定国在自己的那个时代,坚持了自己的理念,为了复兴明朝耗尽了所有,这份精神是值得肯定和钦佩的。以个人能力来说,宋安之还是倾向于李定国厉害一些。因为李定国的战绩是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可以是自万历年间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对清军最辉煌的战绩了,本来李定国可以再进一步,奈何孙可望在背后搞小动作,所以只能不了了之。

如果李定国不受制于南明内部的斗争,不说光复大明江山,怎么说也可以打下划江而治的局面,奈何自己这边窝里斗太严重,明朝气数已尽,所以并没有扭转乾坤。其实李定国的战略规划还是不错的,曾经计划与郑成功强强联合的,只不过因为郑成功想保持自身一定独立性,所以最后并没有合作,使南明最后一次的翻盘机会错失。而郑成功呢,能力的确不错。

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为啥康熙又要收复?

我是鸣镝,我来回答。郑成功收复的台湾是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一部分),而康熙皇帝收复的台湾是被郑成功的后代郑氏家族控制下的台湾。这两件事不可同日而语,又密不可分。17世纪,欧洲的荷兰是比较早的开启“大国崛起”模式之一的国家,荷兰的崛起依靠的是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当时荷兰的商船遍布世界各大洋,频繁的往来于亚洲美洲和欧洲之间,通过强大的海上贸易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是荷兰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有实力的商团。随着海上商路的扩展,荷兰殖民者在亚洲迫切需要一个可以长期为商船提供淡水、给养、休整的殖民地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于是他们盯上了台湾。当时的台湾岛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岛内居民以原著民为主,人口稀少。于是台湾就被荷兰殖民者占领,修筑了城堡和港口,成为了荷兰人的殖民地。

郑成功本人也是海商后代,明朝末期,随着中国同日本之间贸易往来的增多,有许多中国海商活跃在中日之间。这些海商大多在日本长崎有固定居所,还娶了日本妻子。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这样的海商(武装海商),郑成功的母亲就是日本人,郑成功本人也出生在日本。郑成功七岁以后随父回到中国,接受了系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同时也随父经营家族产业。

这些经历都让他文韬武略集于一身,这些条件也为他日后能在海上开疆扩土提供了先决条件。适逢满清入关,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在郑成功打造了庞大的海上帝国的同时,陆地上已然换了世界,大明朝被大清取代了。郑成功的家乡也被清军占领,家中的母亲也惨死于清军之手。自由接受儒家教育的郑成功自然不能接受满清王朝的统治,于是他竖起反清复明的旗帜,接受南明永历政权的指挥,走上了抗清的道路。

因被永历赐国姓“朱”,封延平郡王,郑成功在民间被称为“国姓爷”。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经过近八个月的围困作战,荷兰军队人困马乏,郑成功最终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

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其实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要收复宝岛台湾,维护祖国领土完整。背后还有另外两个深层次的原因,一是为了摆脱清军的军事威胁。郑成功的军队以水师为主,驻防地在厦门、鼓浪屿一带。当时的清军在陆地上几乎是一种无敌的存在,郑成功的军队在同清军的几次战斗中只能依靠水战取胜,一旦陆战就失败。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郑成功  郑克爽  收复  台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