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节奏,很好灭的。小沛出一兵,去占寿春,庐江,找蒋钦,周泰,鲁肃。第四步、卞式到了许昌那个回合,所有人移动到许昌,除了陈宫,后面有妙用。第五步、下一回合修计略府,疯狂搜人,荀彧许褚可以直接登,其他人放弃,直到出郭嘉,也可以直接登,马上换军师,此时,计略府20日已修好了。第六步、重点来了,3月21日前,郭嘉会提醒,可以流言虎牢关,立刻流言,提醒多少人就派多少人,陈留的陈宫去登吕布,不要管军师说什么。

第二回合,虎牢关就收下了,吕布,华雄6个将,30000兵,20000马,20000弓,攻城器械若干,刘馥移动过去,不掉粮。第七步、和孔伷解盟,以许昌的兵攻略,引引兵,他的将都弱智,灭孔伷。第八步、等董卓烧洛阳,马上用虎牢关的兵占洛阳,招卢植、徐晃,夏侯渊,吕布,蒋钦,曹休,卢植5个弓s守住关口乱射就行了。

第九步、陶谦老头不会主动解盟的,等他出兵出海占江东空城的时候,解盟攻之。第十步、解盟孔融攻之。不用担心刘表,他最多占新野,绝不会过来偷袭许昌。袁术被董卓虐成狗,没时间解盟。此时,时间最多过去一年多点点。曹老板坐拥半壁江山,吕布在手,顶级战将十余人,一流战将一群,顶级谋士占了天下大半,纵横天下如入无人之境。

董卓只有5万精兵,为何值得18路诸侯一起讨伐?

诸侯们,不管有没有参加讨董,他们都想给董卓写一封感谢信,他们等待“董卓”已经很久了!诸侯们是来打酱油的?别被他们骗了!董卓废立天子,天下诸侯愤怒,纷纷宣布起兵讨董!一起搞事的诸侯有: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兖州太守刘岱、济北相鲍信。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曹操,没有地盘,不算一路诸侯,孙坚依附袁术(袁术给粮食不及时就打不了仗),也不算。刘备呢?在公孙瓒手下,公孙瓒都没参加,他当然连参加都没参加了!可是,在讨董战争中,真正出力去打的,除了早期王匡,就是“算不上一路诸侯”的曹操和孙坚,其他人压根就没有认真去打!打董卓的都不是诸候,是诸侯的都不打董卓。

尤其是二袁。董卓杀了袁太傅满门,苦大仇深吧!结果呢?孙坚打董卓,袁术还要在粮草上拖后腿。“盟主”袁绍更过分,不但不趁着孙坚破洛阳追击,反而派周昂去抢孙坚的地盘!这些诸侯,他们不是来打讨董的酱油的!他们本来就是来打彼此的!可是,另一方面,当时,“家家思乱”;“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这哪里是打酱油的样子,这分明是被放出五行山的孙猴子呀!可见,诸侯们不是在打酱油!他们都在把握这个等待许久的“历史机遇”!他们表面上把董卓骂得猪狗不如,实际上,心里给董卓写了无数感谢信!是董卓,揭开了束缚他们的封印!万事俱备,只欠“董卓”东汉这条大船,此时,已经是一艘装满了火药的大船,只待一点火花,就会燃起熊熊烈火。

东汉时期的豪强经济十分发达。随着经济的发展,自耕农破产者越来越多,这些破产的自耕农,土地被豪强获取,自己也成为豪强们的“宾客”(就是打工仔)。这些豪强们,在自己的庄园内就能实现广泛的经济交流,甚至无需与外界交易,经济上早已自成一体。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也组建了自己的武装。东汉害怕又出现像王莽时期那种豪强与农民起义一起联合造反的局面,在黄巾起义中对豪强更优待!豪强武装进一步做大!同时,他们中的“名士”在政治上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官员的推举、提拔都需要他们的意见。而像袁家这种长期担任大官的士族,他们则推举、选拔了大量的官员;同时,他们几代人攻读“易学”,招收门生。因此,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政治上的影响力十分惊人!东汉有不成文的惯例,各级州、郡、县的一把手,如刺史、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外地人担任,但各级政府的僚属全部都本地人担任。

由于一把手们多是当一当就调走,因此,各僚属基本上才是地头蛇!当时的俗语“郡县令,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因此,像袁绍、袁术这些在世族中盘根错节的大姓,以及那些获取了豪强们支持的地方官,他们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上都已经具备了独立的力量!可是,董卓之乱前,由于中央权力还没有“绝对衰落”,这些地方势力尚无法公开行动。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董卓  讨伐  袁绍  追随  关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