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吴入侵长沙,也有几个证据:(建安)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第五、刘备的地盘不够大,于是刘备跑到京口求见孙权,要求孙权重新划地盘,毕竟打荆州他也有功劳。关于东吴在南郡大战期间侵入武陵郡,有几个证据可以证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战争中,是攻城掠地重要,还是摧毁敌方意志重要?

在现代战争中,先攻城略地才能摧毁敌人的意志,所以从先后铺垫的顺序来看,还是攻城略地相对来说要更重要一点。但是,从整个战略层面来看,摧毁敌人意志并最终让敌人臣服实际上的意义要远胜于攻城略地,因为即使打下再多的城市,没有摧毁敌人的意志是难以永久的在占领区立跟的。图为被占领的柏林市日本在二战中的南京大屠杀就可以视为一种摧毁意志的表示。

从南京大屠杀后各种伪政府的建立和平民对日本侵略的麻痹就可以看出,摧毁占领区内人民的意志是非常有利于后续的占领区工作的。而在摧毁意志后就需要对占领区内麻木的人民进行思想和文化入侵,日本在二战中的日语和大和文化的涌入就是文化入侵的体现。图为正在进行思想灌输的日本教师只有攻城略地,摧毁意志和文化入侵全部做到才可以将一个国家彻底征服,而日本在二战中面对的相当基数的抗日力量就是摧毁意志和文化入侵没有做到位的体现。

一场南京大屠杀不足以摧毁所有地区内中国人民的意志,而文化入侵更多的只是为了向高层展示的形象工程,这才导致了日本一直都面临着很严重的敌后武装泛滥。图为已经被奴化的朝鲜此外,民族性格和历史因素也决定着意志摧毁和文化入侵的效果。朝鲜和中国被侵略后的云泥之别就是最好的证明。朝鲜在十五世纪倒向了元朝,接下来又倒向了明朝和清朝,已经习惯作为他国附属国的朝鲜自然而然很容易接受日本的统治,而中华民族向来就不会向外敌屈服,无论日本如何用软硬兼施的方式尝试获得中国人的人心都是徒劳的,所以民族的因素也决定着战争最终的结果。

赤壁之战东吴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但蜀汉却得到的好处最多,是这样吗?有什么依据?

赤壁之战中,刘备和周瑜是同盟关系。虽然这个同盟是刘备主动请求的,但是孙权也需要刘备的力量,双方确确实实是同盟,刘备不是孙权的隶属。赤壁之战后,曹操带兵退回南郡,刘备和周瑜分别带兵在后追击。后来周瑜攻江陵,关羽负责阻击襄阳增援江陵的曹魏援军,两家一起合作拿下了江陵城(大半个南郡)。并不存在周瑜在前面啃骨头,刘备乘机在后面摘桃子的现象。

并且周瑜也没有因为刘备拿下荆南四郡而动怒。相反,周瑜还主动拨给刘备地盘,因为这是刘备该得的。先介绍一下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是怎么瓜分荆州七郡的。南阳郡:官渡之战前,张绣投降曹操,南阳郡大部分归了曹操。赤壁之战前,曹操又赶跑了据守新野的刘备。至此,整个南阳郡就归了曹操。南郡:赤壁之战前,曹操拿下整个南郡。

赤壁之后,曹操败走南郡,但是魏军在退兵途中遭遇了瘟疫,死伤惨重。于是曹操干脆便退回襄阳,只留曹仁镇守江陵。随后周瑜和刘备展开对江陵的围攻。血战一年后,曹仁带兵退回襄阳,江陵归了周瑜。然后,周瑜将南郡的在长江以南的地盘划给了刘备,曹刘孙三家瓜分了南郡。江夏郡:曹操南下前,刘表、孙权各据江夏郡的一部分。后来曹操侵入江夏,刘备被曹操赶到江夏后,江夏郡便被曹、刘、孙三家各据了一部分。

不过,江夏郡的太守是东吴大将程普。武陵郡:赤壁之战前,武陵投降了曹操。周瑜围江陵时,武陵太守投降了刘备。但是黄盖和周泰也出兵占了武陵的一部分,并且黄盖还是孙权委任的武陵太守。所以,武陵郡被刘备和孙权瓜分了。关于东吴在南郡大战期间侵入武陵郡,有几个证据可以证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诸葛亮传》按照诸葛亮传的记载,刘备收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负责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钱粮,但唯独没有武陵郡。这说明当时武陵并不在刘备手上,而是在周瑜手上。(周泰)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于赤壁,攻曹仁于南郡。荆州平定,将兵屯岑。 ——《周泰传》根据周泰传记载,江陵大战期间,周泰受周瑜军令,屯兵在“岑”。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城掠地  试练  新手  好玩  国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