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公孙敖等六员大将二出定襄攻伐匈奴。渴望建功立业的霍去病主动向武帝请缨,要求随军出征,汉武帝用人一向不拘一格,立即颌首同意,卫青奉诏任其为“嫖姚校尉”。 霍去病告别了舒适安逸的宫廷生活 ,从此开始走上了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历史舞台。汉军此番出塞,目的是与匈奴右贤王争夺水草丰美的河南地(今内蒙、宁夏之河套地区)。

霍去病虽然第一次参战,但初生牛犊不惧猛虎,他主动请求大将军卫青,愿自率800骁骑 ,远离汉军主力数百里之遥,寻找战机,单独作战。霍去病挑选的都是年轻精干的勇士,率领他们孤军深入,迂回穿插到匈奴后方,以狐狸般的狡黠、猎狗般的嗅觉、饿狼般的勇猛,终于捕捉到了有利战机,不待大军赶到,就一举捣入右贤王的大营 ,打了匈奴人一个猝不及防 。

据《史记》记载,是役共斩首两千余级 ,单于祖父籍若侯产被汉军击杀,单于叔父罗姑比、匈奴相国、当户等四十余贵人都成了汉军俘虏。河南之战,是霍去病处子之战,第一次出战即大获成功,斩首掳获无数。就在霍去病千里奔袭,奋勇杀敌,屡建奇功时,大将军卫青麾下的六位宿将表现却相形见拙,前将军赵信(原匈奴小王,后降汉)兵败投降,右将军苏建(苏武之父)作战不利,弃军逃跑,其余四位将军虽未大败,但皆战绩平平。

霍去病首战告捷,武帝大喜,封其为“冠军侯”。之后,在汉军凌厉的打击下,匈奴主力被迫远遁漠北,河西走廊的匈奴右部势单力孤。公元前121年春,年青的霍去病被晋升为“骠骑将军”,率精骑万人出陇西, 攻伐匈奴右贤王(匈奴辖西部地区最高统治者,相当于副王)诸部,霍去病再次使出绝招:长途奔袭,用6天时间连续攻破5个匈奴部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差一点就生擒伊稚斜单于(匈奴最高统治者)太子,浑邪、休屠二王见汉军如此生猛,惊恐万状,督促将士日夜筑垒以提防汉军正面进攻。

霍去病并非死打硬拼的蛮勇之夫,他见匈奴人防备严密,就令勇士们口衔竹箭,包裹马蹄,摘掉响铃,悄无声息地沿焉支山(甘肃山丹东南)往东疾驰一千余里至皋兰山(甘肃兰州以南)下,与卢侯、折蓝二王的军队遭遇,随即短兵相接进行肉搏。彼时,汉军因长途跋涉,早已人困马乏,但霍去病一声怒吼,跃马冲阵,身先士卒,接连斩杀匈奴兵于马下。

汉军见主将奋不顾身,士气大振,人人奋力冲杀,一举斩杀卢侯、折蓝二王及其部众近9000人,生俘浑邪王子,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同年夏天,霍去病携合骑侯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出北地郡(今甘肃永昌),兵分两路征伐匈奴右贤王部,战略目标是彻底歼灭盘踞河西走廊的匈奴有生力量。由于沿焉支山北往西挺进的公孙敖部迷了路,未能按期会师,霍去病并未慌乱,他随机应变,率部越过居延海(内蒙西北),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大漠腹地达两千多里,从祁连山麓出其不意地猛攻浑邪、休屠二王的侧翼,霍去病果然是军事奇才,不仅有勇,而且善谋,关键是他果敢决断,一旦获取最佳战机即迅猛出击,从不犹豫 。

因为事发突然,浑邪、休屠二王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汉军斩杀三万余人,损失惨重,已无力再战,迫使匈奴人彻底退出河西走廊,遁入更荒寂苦寒的极北之地。匈奴人失去了世代游牧的河西之地后,哀恸不已,为此悲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由于匈奴单于以作战不利,丧师失地,欲将浑邪、休屠二王治罪,二王恐惧,决定归降汉朝。

武帝惟恐匈奴人诈降,命谋勇兼具、机智灵活的霍去病率万骑前往受降。霍去病还没抵达受降地,休屠王果然已经反悔,决意降汉的浑邪王情急之下,刺死了休屠王,兼并其军。风云突变,霍去病立刻决定改道渡过黄河,令一万骑士在四万匈奴军队前一字排开,列阵紧逼。浑邪王的一些部属本无意投降,见汉军像是要发起进攻,纷纷拨转马头欲逃跑,导致阵营大乱,大有顷刻间土崩瓦解之势。

霍去病当机立断,立刻纵马突入浑邪王的部众中,控制住被部下裹挟的浑邪王,稳住了惶惶不安的匈奴诸部。经过谈判,逼浑邪王处死八千作乱的匈奴官兵,派人将浑邪王护送至长安,自己带三万多匈奴降兵降将,缓缓退到汉塞,大功告成。汉廷将归附的匈奴人安置在陇西等边塞五郡附近,又沿祁连山到罗布泊(古称盐泽)构筑边防烽燧。在原匈奴浑邪、休屠王驻地设置武威、张掖二郡,与酒泉、敦煌并称河西四郡,不仅迫使匈奴人远遁,还基本打通了通往西域(新疆、中亚)的古老商道。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封天傲  天黎仙  加点  解析  技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