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总兵有一个更明确的分工,清廷将总兵所辖的军队称之为“镇”,而在镇之下,还设置了协、营、汛等分驻单位,协设副将,营设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汛设千总、把总、外委等。在职位上分工明确之后,总兵在职权上也是要进行分工的,清廷将总兵下辖的一镇军队,分为了两种性质,一种是标营,一种是营汛辖兵,其中标营就是一些经过集中训练的官兵,可用于征战,而营汛辖兵主要是维持地方治安的,很少对其进行训练,就相当于是一群保安一样。

一般情况下,清廷为了防止总兵做大做强,所以对总兵的实权会进行限制,而想要达到限制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小标营所占比例,清朝时期的标营,原则上不允许超过一个镇总兵力人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一万人的一个镇,标营最多只有三千多人而已。清朝最巅峰时期,全国共计83个总兵拥有63万绿营兵,平均下来每个总兵旗下有7590人,但是真实情况下,总兵所辖的镇大小和重要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兵力也不会是平均分配,在比较重要的防守之地,总兵的兵力最高可达两万多,而在一些不重要的镇,总兵只有几百或者几千的兵力。

清朝时期总兵地位清朝时期的军事体系分为了八旗兵和绿营兵,其实八旗兵才是清廷最信任和重视的军事力量,因此在权力和地位方面,自然是比较偏向于八旗兵的,比如八旗兵中的驻防将军和都统,其不仅在官阶上属于从一品,比总兵的正二品高一个级别,其在军事实权和朝廷地位方面,也是远远高于总兵的,清朝时期全国总共才有14位驻防将军,其地位和实权自然不言而喻了。

可以说在八旗兵中,就是驻防将军和都统的地位最高,实权最大了,此外,还有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地位仅次于驻防将军和都统,但也比总兵要高,比如清末的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等,都是实权很大的,当然有时候也会设置抚远大将军,但是因为不常设,我们就不加以分析讨论了。在八旗兵之后,就是绿营兵,可是总兵在绿营兵中的地位,都很尴尬。

在绿营兵中,权力和地位最高的是提督,提督又根据水军和陆军的区别,专门设置了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清朝时期全国共有12个陆路提督,3个水师提督,提督自然就是绿营兵中实权和地位最高的了,其官阶也是从一品,比总兵高一个级别。综上所述,总兵虽然从明朝时期就开始设立,但是其在清朝时期的地位并不算高,不说和八旗兵的那些长官相比了,单纯是在绿营兵内部,总兵也受到提督的限制,权力范围很小。

结语总兵从明朝时期开始,到清朝正式成熟起来,在清朝时期,全国共有83个总兵,每个总兵的兵力几百到两万不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也还是比较风光的,可实际上总兵地位不仅比不上八旗兵中的驻防将军、都统,地方大员总督、巡抚,甚至连绿营兵中的提督也是总兵的上级,可发挥的空间并不算大!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二战时期日本的曹长是什么军衔,宪兵曹长为何能成为战犯?

感谢狼兄的邀请!日本的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军衔?曹长是日本军衔中的一种,日本的军官包括将官、佐官、尉官,准尉是预备军官,除了这些军官之外,还有士官,也就是曹长、军曹、伍长,其中曹长相当于上士,军曹相当于中士,伍长相当于下士,然后就是士兵。日本军事教育发达,在发动战争之前已经培养了大批量的军官,等到开战的时候,日本军人各就其位,军队得以快速膨胀,相对来说,中国尽管建立了保定军校、黄埔军校等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但是迫于国内复杂的环境,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数量还是不足,因此,士兵往往有很多即使没有读过军校也能当上元帅、司令什么的。

日本的军事体系是军校毕业生从准尉做起,而普通士兵最多能够做到士官这一级就很不容易了,士兵先升任伍长,然后再升任军曹,最后升任曹长,除非有进修的机会,不然是很少有机会升任尉官的。所以说,曹长是日本士兵所能仰望的最高角度了。那么,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呢?在日本陆军中,最小的作战单位是分队,相当于一个班,每个分队13个人;分队的上一级是小队,每个小队辖三个分队,一共54人;小队的上一级是中队,包括三个小队和一个中队部,180人。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弹弹  4399  军衔  等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