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吒的原型就是就是木叉。02在历史的演变中,佛教、道教、民间信仰是互相影响的。有的人物源自佛教,被道教吸收;有的人物源自道教,被佛教吸收;有的人物源自民间,被两教吸收;有的人物源自两教,被民间信仰。在唐朝的时候,在民间传说里,卫国公李靖就成为了多闻天王的化身(大概是因为他们都有军神属性),金吒和哪吒也顺理成章做了他的儿子。

不过,多闻天王的另外三个儿子并没有被民间信仰吸收。(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名字里没有“吒”?)金吒是老大,哪吒是老三,总得有个老二吧?僧伽的徒弟木叉因为名字相似,就补了位。宋朝之后,托塔天王李靖又发展成独立的神仙,和多闻天王分开了。但是,金吒、木叉、哪吒依旧是他的儿子,并没有和他断绝关系。03所以,哪吒被称作“三太子”,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三太子。

金吒本来就是大太子,当然也被称为大太子。木叉/吒的原型虽不是太子,但托两个兄弟的福,也是被称作二太子的。题主的这个问题是错的。金吒和木吒的名气比哪吒小很多。以哪吒为主角的小说、电视剧很常见,金吒和木吒却一般只能靠着兄弟的面子,做一个配角,供奉金吒和木吒的庙宇也远比供奉哪吒的庙宇少。题主对他们的了解不够,所以才会问出这个问题。

哪吒的父亲李靖明明不是皇帝,为什么别人还叫他“三太子”?

相信最近刷爆大家社交软件的一定有一部动漫,那就是关于哪吒的动漫电影《哪吒·魔童降世》。笔者和大家一样一路走来,见证过一代代哪吒的发展历程,关于这一代哪吒到底如何,笔者在这儿就不多叙述了。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另一个网友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是关于哪吒被称为“三太子”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夏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我国古代,“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小到最普通的称谓,大到国家的祭祀等,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讲究。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封建王朝中权力地位最高的人,皇帝所遵从的礼数更为严苛,在古代,皇帝所选定的皇位继承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太子。而其他儿子只能被称作皇子,更不用说王宫贵族和普通百姓了。那么李靖一个小小的陈塘关总兵,他的儿子哪吒为何敢称作“三太子”呢?笔者经过仔细查阅后发现,这应该还要先从他的父亲李靖身上说起。

托塔天王李靖,是《封神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有历史原型的。一个为唐朝的李靖,另一个为毗沙门天王。在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仪轨》中还记述说:天宝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军围困,毗沙门天王于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玄宗大悦,令诸道州府于城楼西北隅置天王像供养。

一时毗沙门天王声威大震,香火极盛。所以在唐朝时,唐玄宗封毗沙门天王为战神。而李靖,在《唐书》有传,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官拜西本军将奉祀,称唐时名将第一,在历代名将中能与韩信并提。而且李靖生前战功无数,特别以后期外战尤为突出,长期镇守唐王朝北门,他死后逐渐被军中供奉成为战神。所以经过民间也一番加工艺术化之后,一代托塔天王李靖就此诞生。

哪吒作为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本来就是叫哪咤,在本土化之后就成为了李靖的儿子李哪吒了。大家可能会问,就算他父亲是天王,可天王又不是皇帝,他凭什么称为三太子?大家可不要忘了,《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商朝,在这个时期并没有“皇帝”这个称谓。在秦始皇以前,那时候的皇帝叫“天子”,天子的嫡长子做为储君的人选,被称为“太子”。

太,指大,年龄长者,“太子”即是嫡长子。诸侯和藩王的长子这时可以称“太子”,也可以称“世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称谓。这时“太子”又可以是嫡子的统称,前面加序号以区分年龄大小,比如“大太子”、“二太子”等,依次类推。到了汉朝,称谓才有了准确区分,为了强调皇室的身份和尊贵,因此划分出等级,与诸侯的嫡子区分开来。

只有皇室继承人才可以叫做“太子”,以显其独一无二的尊贵身份,其他诸侯和藩王的儿子只能叫“世子”,是比“太子”低一级的身份。如果诸侯的儿子叫“太子”,则是冒犯了皇家尊严,轻者治过失之罪,重者以谋反罪论处。阶级在汉朝正式分化,等级制度正式明确。而哪吒的老爹是李靖,是手握兵权的陈塘关总兵,是有实权的一方诸侯,在商朝时其嫡子自然可以称“太子”,因为这时“太子”就是嫡子的代称,并没有划分等级之说,要与皇室继承人区分开来以显皇室独有的尊贵和尊严。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造梦  4399  三太子  打败  游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