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归晋。《三国志》是一部很不错的反映三国的史志,在当今正本清源的大潮中,也成了驳斥《三国演义》虚假的最主要凭据之一,那么为什么不把陈寿的《三国志》拍成电视剧搬上屏幕呢?一是故事情节零乱,很难连贯起来。我觉的拍的最好是是《三国演义》。

你支持重拍《三国演义》吗?为什么?

我支持拍《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但对于很多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不会想要去看一本又厚又晦涩的书,相反的互联网等各种电子产品深深的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网上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有几个年轻人会专门搜出《三国演义》来看,不都是看的最近最热门的电视连续剧嘛!如果重新拍三国,它自己就自带流量,加上好的演员好的导演,不愁没人看,(这个时代不缺好演员,流量演员也可以成为好演员!个别的极其没有天分的就算了。

),让只知道三国名字的年轻人,最起码明白《三国演义》我们的国粹到底讲的是什么!我们也有一部分的人反对翻拍《三国演义》,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怕翻出来的又是让人失望的作品,这些人是老版的忠爱粉,我们尊重他们心中留下的“净土”,但每个时代有它对《三国演义》不同的理解(就跟小时候看的偶像剧一样,男女主本来就是有男女朋友的,非要用真爱抹黑他们的男女朋友,小时候看的热泪盈眶,长大后……只能说,年少轻狂!),我们现在的人力物力财力比那个时代强多了,为什么不给这个时代一个有机会呢,如果拍不好,那就再重新拍,有一部作品能让人们反复的拍下去,说明有它存在的价值,总会有一天拍出来的东西会让大部分的人满意,可能就是下一部!在成品没出来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他是好还是坏,但如果带有消极的态度,肯定拍的再好也不是好了。

为什么没人拍陈寿的历史真实的《三国志》?

宣传教育性、可看性和欣赏性,是拍电影电视剧所必备的三要素,如果没这三要素,一部书就很难被搬上屏幕。特别是对当今唯利是视的电影电视业界,没有可看性和欣赏性,那是绝对不愿拍摄的。《三国志》是一部很不错的反映三国的史志,在当今正本清源的大潮中,也成了驳斥《三国演义》虚假的最主要凭据之一,那么为什么不把陈寿的《三国志》拍成电视剧搬上屏幕呢?一是故事情节零乱,很难连贯起来。

《三国志》属记传体史书,它分魏书、蜀书、吴书三大部分,每部分都是对本国人物一个一个的立传,这些人物传记互不连贯,如果想把事件情节按时间顺序连贯起来,那是要花费编剧导演很大心血的。二是对多个版本的人物事件,不知应该相信那一个更可靠。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对一些人物发生的事件,搜集过来不只一个版本,而是两个以上版本,他在记述时,在这个人物传记里是一个版本,在另一个人物传记里却成了另一个版本,他自己存疑,让后人自己分辨哪个更可信。

三是人物事件描写过简单,没经过艺术加工。如对赤壁之战的记述描写,说曹操带军南下,占领荆州,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战于赤壁,因北军不服水土,温疫漫延,再加孙刘用火攻,曹操受损严重,引军北还。去掉了蒋干中计、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情节,如此了了几笔,赤壁之战的地点,主要人物事迹,事件发展过程等等都没有详细介绍,搬上屏幕有意思吗?再如长坂坡之战,如果去掉赵云、张飞的生动表现,还有意思吗?大写刘备如何逃跑,曹兵如何猛追,如何残杀百姓?有谁喜欢看这些呢?四是减去了很多表现武将勇武的单打独斗场景。

《三国志》里很少有记述描写武将如何勇武退敌,如何有万夫不挡之勇,如何单打独斗等的场面,只是简单记述了一方战胜了另一方,缺少了可欣赏性。五是缺少斗智斗勇的具体计谋策划、实施、结果等的精彩情节过程,和人物性格特点及心理描写。《三国志》中确实也有很多智谋非凡的人物,如曹操、荀彧、郭嘉、诸葛亮、法正、周瑜、陆逊等,他们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事件经过也往往按着他们谋划的发展,但只记述了他们的计谋和事情结果,怎样制定实施的精彩过程没有,只能凭空联想了。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三国  拍灭  每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