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刘备而言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当时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会有的想法。诸葛亮的表现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内政,二是军事。论内政,诸葛亮是蜀汉政策的制定者,蜀汉政策无一不出于诸葛亮之手。而论军事,他北伐中原,充分展现了其军事能力。以弱对强,还能取得多次胜利。最终连对手都不得不赞叹他是天下奇才。有人说诸葛亮的主动进取是不对的,而我想说的是,如果他不主动进取,那么龟缩的蜀汉就等于是自取灭亡。

他是选择了最适合蜀汉的生存发展方式,当时只有主动进攻,才能让蜀汉更长久。怎奈何东吴方面配合的不到位,诸葛亮只能独木难支。司马懿:司马懿是真正的三国大赢家。从司马懿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一点,能耐大,不如活得久。我肯定司马懿的能力,他是杰出的文武全才,而且在曹魏末年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

他的战绩除了抵御蜀汉的北伐外,最大的战绩就是平定辽东。平定辽东之战,可以说是三国时代里面含有的对外作战,其历史地位是值得肯定的。而抵御蜀汉,司马懿充分的运用了“耗”字诀。这个“耗”其实也是《孙子兵法》的真谛,说白了就是等待敌人的失误。而司马懿等待的就是诸葛亮的死亡。虽然诸葛亮与司马懿没有你来我往的谋略交锋,但司马懿能够从战略角度,用最稳妥的方式对付诸葛亮,仅此一点就足以被人称道。

郭嘉人们提及郭嘉,就会说到郭嘉的十胜十败论。诚然,十胜十败论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包括对人心的揣测上,都被郭嘉准确的预测到了。而且,郭嘉的神预测不止一次。对付吕布、对付孙策、对付袁绍、对付乌丸,郭嘉每一次都能准确的预测人心。这是一个恐怖的对手,无论是谁都不希望有这样的敌人存在。而无论是谁,有这样一个谋士在身边,那都会如虎添翼。

但郭嘉的才干是奠定在强大实力基础之上的。他的预测人心可以影响战局,但无法左右战局。而且,他的能力仅局限于军事领域。换言之,郭嘉只有配上了曹操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他能够最好的利用格局,但他创造不了格局。庞统如果说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战略格局,那么庞统就是刘备开展战略格局所需要的信号弹。正是庞统的到来,让刘备在除了诸葛亮之外,又多了一个可以依靠并且信任的“智囊”。

如果没有庞统的到来,仅凭借诸葛亮,何时能拿下益州永远是个问号。庞统来了,刘备心里有了底。诸葛亮防守荆州,可以保荆州无虞。而刘备则带着庞统去图谋益州。按照庞统和诸葛亮的思路,益州应该是“骗”来的,而不是打来的。我很认同庞统和诸葛亮的想法。“骗取”益州,是实力不足的刘备可以用的最好办法。要真是那样操作,庞统不会死。

而庞统不死,在益州夺取之后,就可以由庞统到荆州前线与关羽共同防守,诸葛亮到后方参与到政治建设中。这样三国的格局或许能够改写。周瑜三国是一个出产少年英雄的时代。诸葛亮的出场是在20岁,司马懿的出场是在22岁,郭嘉的出场是在21岁,庞统的出场是在25岁,周瑜的出场更小,是在15岁。回首看,三国群雄在20岁左右已经显露头角,我们在那个年龄的时候还在上学。

而周瑜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我们才是中学。在周瑜的军事生涯里没有败绩。他是孙策临终之前,留给孙权最宝贵的财富。当东吴面临危机的时候,是周瑜的决断挽救了东吴,同时也奠定了三国格局。对东吴而言,没有人可以替代周瑜。结语如果从个人成就而言,无疑司马懿是最大的。要是从历史地位来看,那么诸葛亮则是遥遥领先。虽然说以这两个维度相比较,郭嘉、庞统、周瑜是远不如诸葛亮和司马懿。

三国中,如果庞统代替了诸葛亮的位置,是否对战司马懿能更胜一筹?

这个问题单从个人来看,诸葛亮具有战略眼光,在用兵上也不差,只是在后期能征善战之人太少,虽有几个人用,但独挡一面人少,还有降将不敢放手。同时过余的小心。如庞统如能做北伐总帅可能会好的多,庞在战术上不比诸葛差或有新的战术。而诸同北方打了几十年丈,新牌不多,出奇制胜难凑效了。从时局来讲,当时蜀要支持大型战争或持久战条件应不太成熟。

要是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就有诸葛亮、庞统、法正、徐庶和五虎,是否能争霸天下?

 8/9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邢道荣  庞统  天赋  大将军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