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为了保住他“忠肝盖地”的美名令誉,在自己喝了皇帝赐给他的毒酒后,赶忙召来李逵,骗他喝了毒酒,不惜以结义兄弟的生命,来换取皇帝对他的信任和褒奖。果然在他死后,皇帝不但追封了他自己,而且“上皇准宣宋江亲弟宋清,承袭宋江名爵。……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待有子嗣,朝廷录用。” 达到了“光耀门楣”的政治目的。

三、李俊与宋江的江湖义气,是服从和服务与他的政治目的的。江州三霸之首混江龙李俊,野心勃勃。不满足于揭阳岭地痞恶霸地位,为了追随闻名江湖的“及时雨”宋公明,处心积虑在揭阳镇周边逡巡多日,终于在李立酒店里救下了宋江,与宋江结拜了生死兄弟。横行一方的李俊,巴结上宋江,其政治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追求更高更实惠的社会地位。

所以,李俊虽然不是朝廷降将,不是朝廷官员,但他并不反对招安。他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分子。当李俊发现朝廷对梁山泊人众的态度以后,立即与宋江分道扬镳,带同童威、童猛毅然决然离开了宋江,什么江湖义气,什么生死兄弟,立即丢弃一边,去追求他自身荣耀去了。江湖义气明显服从和服务于他的政治目的。施耐庵说他后来到化外为王,成了暹罗国之主。

《水浒传》里的江湖义气,基本上都是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吴用从追随晁盖,转而追随宋江,是因为在科举考试上功不成名不就。练习武功虽然有一定造诣,但也没到极高境界,只能投靠宋江,企图通过招安,被朝廷重用,从而达到做高官显宦的政治目的。阮小七与晁盖、刘唐等人的聚义,同样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水浒传》里,阮小七身穿方腊的衣冠,绝不是偶然的。

《水浒传》中,哪个好汉最能做到功成身退?

《水浒传》里功成身退的例子屈指可数,比较有名的大概是混江龙李俊、入云龙公孙胜、浪子燕青、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等,其中又以混江龙李俊最是过得风生水起。现在待我把他们的结局一一道来。第一名,混江龙李俊。平定江南后,李俊看出朝廷对梁山好汉的险恶用心,便诈称中风,带上童威童猛归太湖隐居。其不恋荣华富贵,不存侥幸心理,十分值得赞赏。

也许是福缘深厚,他后来反抗当地官府暴政,和弟兄们乘舟出太湖,至海外,南征北战,最终打败当地土著,建立了暹罗国。人们常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气好的时候走路都能捡到金子。李俊就是交了老来运的人!当年舍身忘死忠心报效大宋朝廷,却要被朝廷所猜忌,随时面临冤死的下场。当他不存富贵之心,毅然退隐,偏能够干出事业,功耀千秋,成为流芳千古的英雄豪杰,好像真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这个说的正适合李俊。第二名,入云龙公孙胜。公孙胜的经历和张子房相似。像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一样,他积极辅佐宋江征方腊、平江南,立下了汗马功劳。然后谨记老师的教诲,毅然决然告别带头大哥宋公明入山归隐,修习长生大道,追求仙人的境界。他之所以能善始善终,是因为一直就看轻富贵功名,辅佐宋江建功立业不过是入世修行而已,那也是以后修习长生大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公孙胜和张良一样拥有相同的心态,直把富贵看作浮云,可谓大智大慧之人也。第三名,浪子燕青。征方腊胜利后,燕青得知朝廷的要迫害梁山好汉,立刻请求卢俊义和他一起挂冠归隐。卢俊义贪恋荣华,心存侥幸,不听燕青的忠言,落得悲惨殒命的下场。而燕青收拾了一些金银财宝,回家过起了世俗财主的生活,虽然没有赫赫声威,却也前呼后拥,得以善终,不可谓不明智也。

第四名,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的格言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他追求无拘无束和问心无愧,并且身体力行。朝廷要给梁山弟兄论功行赏时,鲁智深无心做官,不听宋江的挽留,毅然远离朝廷,归隐深山老林,终于成了得道高僧。鲁智深的优点在于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和率性任真的性格,那是他得以趋吉避凶的根本。第五名,行者武松。

武松是《水浒传》里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其拳脚功夫堪称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翘楚,其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事迹至今还在民间广为传颂。千年之后还有如此影响,除了行者武松,还有谁呢?林冲比不上,李逵比不了,就连宋江也无法和他相比,这三人虽然名声赫赫,但都不得善终,实在悲催得很。武松在征方腊的时候,孤身一人抢回柴进的尸体,自己失去一条手臂,这使得他心灰意冷,不听众兄弟再三挽留,飘然离去,退出江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海行者。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无极  水浒传  柴进  更强  晁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