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无须过多解释,从关羽大骂孙权、周瑜、鲁肃以及江东诸将就可以看出来了!对于孙坚、孙策,关羽可能心存敬意,但对于孙权,关羽是从心底鄙视的!刘备漂泊半生,终于打下了一片天下,而关羽戎马一生,也打下了自己的辉煌成就,孙权呢,他可是坐享父兄的基业!这种落差感,导致关羽对孙权非常蔑视,因此说出了“虎女焉能嫁犬子”!周瑜,曾经在关羽面前汗流浃背;而鲁肃的鸿门宴,反倒被关羽秀了一把!总之,自孙权以下,不管是文臣是武将,都难入关羽之眼!4.诸侯阵营:关羽只瞧得起半个,就是吕布!吕布的武力,是关羽难以逾越的高峰!在吕布时代,关羽丝毫没有彰显狂傲的姿态,甚至在吕布面前,关羽要低调地叫一声吕将军!此外,讨袁术期间,吕布曾经邀请关羽赴宴,关羽欣往,次日才尽兴而归。

三国时期的关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谢谢邀请。关羽关二爷,那可是威震华夏,名扬四海的人物。被视作“忠义”的化身,敬奉在 庙里的,是“神”一样的人物啊。关羽的形象,那是在全球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的。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战长沙收黄忠,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那英雄事迹,光辉形象。是戏剧和评书里最受欢迎的人物。

然而,这都是演义。《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史书。那么,真实的关羽是怎样的一个人?咱们还是要从《三国志》等正规的史书中,去寻找答案。《三国志》: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这一段说明了,斩颜良的事实,也证实了关羽是“万人敌”的说法。说明关羽的武力,是不容置疑的,的确有勇有武。

《三国志》: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这一点也说明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确不为曹操的恩赏所动,谓之“忠义”。至于温酒斩华雄,还有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都是编造的。

华雄是死于与孙坚的乱战之中。《三国志*关羽传》中还记录了刮骨疗伤的段子,这也是关羽让人敬佩的地方。然而,同样,关羽的心胸狭小,也是赫然的。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嫉妒马超,瞧不起黄忠。这都正常,作为蜀汉的第一将领,他的高傲是可以理解的。关羽作为重要的将领,犯下的错误,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这是不争的事实。破坏了三分天下的基石,导致蜀汉的衰败:吴蜀联盟。这是整个战略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础,三分天下马上垮掉。关羽在荆州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联吴抗操。

关羽却缺乏战略高度,目空一切。在孙权主动放下架子,求取关羽女儿为儿媳时候,被关羽大骂:虎女焉能嫁犬子。孙权忍了,为大局利益,放弃个人荣辱。关羽犯了个最大的,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抢了“湘关米”。关羽在发动襄樊战役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立即不可一世了。在围困樊城的时候,军粮短缺。他居然放纵士兵去抢了东吴的粮草“湘关米”。

这个做法太流氓了。这一下子让孙权再也没法忍了。打人不打脸,这是打的东吴上下所有人的脸,侵犯了主权。正是这个举动,导致了东吴翻脸了。白衣渡江袭击荆州。才有了关羽的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也才有了夷陵之战,有了张飞喝刘备的身亡。引起了蜀汉走向下坡路。总之,真实的关羽,是个忠勇之人。也是个目空一起的莽夫。自恋、高傲、盲目自大。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结局你怎么看?

性格决定一切,除了忠勇之外,一无是处,如果没有刘备罩着,早就军法从事了,死的活该。一、情商太低。太自负,太骄傲,一身傲气,目中无人,刚愎自用。二、不能团结同志。除了跟刘备张飞亲近,其他人都看不起,这样的人,无论对敌对友都采取轻蔑的态度,岂能有好下场。三,不懂统一战线。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治,不懂政策。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关羽  ol  冷板凳  三国演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