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这里分娩。有人在这里酗酒。有人在这里死去。唯独,看不见明天。小索菲亚唯一活下去的念头,就是那每日按时分发的救济面包。比任何东西都要甜。她太饿了。长期吃不到干净的粮食,以至于后来,有人笑称她为“牙签妹”。为了生计,才不过10多岁的她,不得不去军人酒吧做服务生。待遇很差,客人很刁钻,索菲亚很累。但她,一直在坚持。

她要活着,为了母亲,也为了自己。很多年后,当索菲亚想起这段往事,总是泪流满面。“那些留在心里的事情,你永远忘不了,也忍不住。”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5岁。那时,葛丽泰·嘉宝红遍全世界,但她最终选择了息影。米高梅为了不让巨星陨落,在欧洲开展葛丽泰·嘉宝相貌大赛,寻找最像嘉宝的女星。奖品是35元美金和一张去罗马的车票,还有一些墙纸。

索菲亚去了,这或许是唯一摆脱贫穷的机会。小小年纪的她,已经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可是,一贫如洗的家,哪里有礼服让她去参赛?母亲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法子。最后,还是姥姥一狠心,将家里唯一的窗帘,一把扯下,做了件粉色裙子,让索菲亚去参赛。参赛的选手里,大多女孩身着艳丽的衣裙,画着精致的妆容。只有索菲亚,像是白天鹅里冒出来的丑小鸭。

怎么看怎么不合时宜。别人都以为她选不上,但是这次,索菲亚格外自信,她觉得自己可以,没有为什么。最终,她在摇曳生姿的姑娘群里,脱颖而出。评委的点评是:索菲亚有一种平静的神秘感。她拿了车票,去了罗马。而这张车票,改变了她的一生。如果说参加选美,是索菲亚人生的转机,那遇到卡洛·庞蒂,就是她一生的宿命。这个男人,让她的人生从柳暗迈向花明。

索菲亚刚进电影公司,没有人给她好脸色。他们总是调侃:“索菲亚·罗兰长得太奇特了,长鼻子、宽颧骨、肥臀,这样怎么能做电影明星呢”。有人甚至劝诫索菲亚去整容。索菲亚才不。她相信自然美。相信自己。无论外人怎么评价,她就是不为所动,绝不整容。她不改变形象,公司就不给她机会。她愈固执,公司就更加雪藏。一来二去,双方僵持不下。

本就贫困的索菲亚,不能拍电影,就没有收入。没了收入,就愈发潦倒。就在她以为自己坚持不下来时,命运一下子给了她馈赠。她遇到了卡洛·庞蒂,著名制作人和导演。所有人都认为索菲亚丑不堪言,只有他给她足够的信任。他相信她是美的。只是与“主流美女”美得不同而已。在庞蒂的引荐下,索菲亚出演了《暴君焚城录》。在里面,饰演个小角色。

人们一贯爱好温婉典雅的美女,索菲亚的异类美,便没有激起任何涟漪。在这荧屏首秀里,索菲亚一点也没被观众记住。她很沮丧,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庞蒂没有失望,在拍摄期间,他看到了索菲亚的潜力。有些演员,是要经过打磨才会发光的。在娱乐圈混迹多年的庞蒂,深知索菲亚潜力无穷。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品。后来,他给索菲亚找了许多小角色,都不轻不重的。

索菲亚每演一部,他就在旁边指点。再演一部,他就在旁边鼓励。但是,每一部,都没有任何反响。索菲亚难受极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庞蒂知道她所承受的压力,也了解她做过的努力,每次她哭,他就在旁边默默陪着她。偶尔,递上纸巾。又有时,安慰一两句。他那时不知道,自己这些无意间的举动,已经让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深深迷恋上了。

他比索菲亚大22岁,对索菲亚的照顾,弥补了她缺失的父爱。甚至,比父爱还温暖。但是,庞蒂没这心思,他是有家庭的人,还有2个孩子。索菲亚对他而言,只是导演与演员,导师与弟子。绝不是爱情。索菲亚不懂啊,她知道庞蒂有妻子,所以,只能将这段懵懂的爱恋,埋葬在心底。要想谋爱,先谋生。她继续做个乖学生,听从庞蒂一切安排。

他让她演什么,她就演什么。后来,她接拍了《阿伊达》,饰演公主阿伊达。剧中,她的长鼻子、厚嘴唇,被无限放大。一夜之间,人们被这个异域风情的女子征服了。她台词功底深厚,身段曼妙,模样与众不同。美得神秘而风情万种。人们开始接受这个独特的演员。庞蒂很会抓住机会,他又带着索菲亚参演了《偷自行车的人》。这部剧上映后,人们送了索菲亚一个称号“伟大女演员”。

因为有了过往无数参演配角的经历,她的演技愈发成熟。后来,她又拍了《两个女人》,凭借出色演员功底,一举夺下奥斯卡。要知道,与之竞选的,可是有奥黛丽·赫本的《蒂芙尼的早餐》。她成为了第一个凭借非英语影片得奖的影后。这次获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连她自己,也不敢相信。据说,颁奖那天,索菲亚并没有去。不是不想去,而是不知道。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战地  外服  炙热  炽热  游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