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说:“这些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吗?”周亚夫愤愤不平,给景帝磕了个头,转身就走了。景帝说:“如此怏怏情绪,不合适做年轻帝王的大臣。”这件事足以说明周亚夫是一根筋,不能忍耐,不能权变。是撞了南墙也不会回头的人,的确是不合适做年轻帝王的大臣。驾驭不了哦。从年龄上看,景帝(前188年--前141年)比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还小了十一岁。

但此时,景帝也已经四十六岁,身体状况也不很好,已经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周亚夫自尽两年后,景帝也病逝了,十六岁的汉武帝继位。联想到在细柳营的经历,以及“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事,景帝不寒而栗。作为帝王绝不会拿祖宗基业及子孙后代的安危作赌注,只能让周亚夫委屈了。结合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削藩,导致诸侯王责难,景帝毫不犹豫把晁错杀掉一事来看,尽管景帝以仁孝治天下,但杀人时也毫不含糊。

这就是伴君如伴虎。最后,由于周亚夫的儿子没跟他打招呼,私下购买了五百套盾甲作为殉葬品一事被揭发,以造反罪把他陷害入狱。周亚夫据理力争,但廷尉却说:“你不在地上谋反,也会在地下谋反的。”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皇权至高无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相权无论多么有权势,多么尊崇,但毕竟是辅佐皇权,是打工的。

跟帝王任性、耍脾气,后果很严重。周亚夫受此屈辱,难以忍受,绝食抗议,五日后吐血而死。周亚夫之死,看似是一场悲剧,从深层次上看是皇权与相权之间所存在的,不可协调的矛盾。是封建制度的弊病,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悲哀。君强臣弱或者君弱臣强,都是国家的灾难。但君臣共强,如果不能妥协,也不是好事,最终就会是一场悲剧。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要杀长孙无忌?

为人臣子,最好的结局会是如何?是身名远扬、名留青史,还是光宗耀祖,深得帝心?对于那些陪唐太宗李世民夺得天下,给他铸就繁华盛世的臣子们来说,他们能争取到的最高礼遇,便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在这二十四人中,位次最高者,便是人们常听说的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字辅机,鲜卑族,生于河南洛阳。作为李唐功臣、皇室外戚,长孙无忌算是大唐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长孙无忌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可惜父亲早逝,他便连同母亲、亲妹妹一同投靠舅舅高士廉。透过舅舅这层关系,长孙无忌少年时便结识了李世民,并与之交好。在高士廉的撮合下,李世民娶了长孙无忌的胞妹,二人成了姻亲。在李渊起兵反隋后,长孙无忌一直跟随在李世民身边。在玄武门之变前,他是唯一留在李世民身边的得力助手。

在李世民登基后,他先后担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刺史、扬州大都督、检校中书令。贞观十七年(643),他以第一位的殊荣,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太子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作为新皇舅父、辅政大臣,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起初,唐高宗对这位看着自己长大的亲人非常依恋和信任。在唐太宗刚刚在行宫去世的时候,年轻的李治除了悲痛就是慌乱,丝毫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

而长孙无忌一面劝说李治尽快从痛失亲人中走出来,一面安排李治回京,稳定了朝野。《资治通鉴·唐纪十五》曾记载,洛阳有个叫李弘泰的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结果高宗二话不说,直接将人斩首。李世民一家人对长孙无忌的信赖,可见一斑。然而,长孙无忌自己却在自己一次次被李家偏爱之后,有了骄纵的眉头。永徽四年(653),他奉命审理房遗爱谋反案。

本来这事是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和他的妻子、唐太宗第十七女高阳公主折腾出来的宫廷政变,但长孙无忌却公报私仇,将吴王李恪也牵扯了进来。最终,这场谋反的参与者房遗爱、高阳公主、荆王李元景、巴陵公主、驸马薛万彻、驸马柴令武都被斩首,李恪也被诬陷致死。《资治通鉴·唐纪十五》记载,李恪曾在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然而长孙无忌像是下定了决心,要将李唐皇室其他可能威胁到唐高宗的人赶尽杀绝。

不久后,与长孙无忌不和的江夏王李道宗、左骁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执失思力都被以参与房遗爱谋反案的理由被流放江南。他的这一番举动,让人们见识到了他对自己权势的滥用。永徽五年(654),唐高祖想要废除王皇后,另立武则天为后。王皇后和唐高祖的婚事,是同安大长公主牵的线,李世民亲自选的人。长孙无忌于情于理,都是站在王皇后这一边的。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白驼  少主  浪子  有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