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黄巾军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从此走入了三国时代。真正的历史中,张角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呼风唤雨的本事。三国时期没有科举,但豹眼认为罗先生称张角为不第秀才,没啥大毛病,算不得漏洞。这种黄老思想虽然比不上当时儒家思想在东汉的地位,起码不是什么歪门邪道,也能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

三国时代张角起义是为了什么?

东汉政权后期政治愈来愈黑暗,逼得广大民众无法生活下去。从汉安帝时开始,农民到处发动武装起义。起义的原因,用汉安帝自己的话说,就是“万民饥流"、“百姓饥荒,更加噉食"。从汉安帝到汉灵帝时黄巾军起义以前,全国各地发生民变六十七次。张角,钜鹿(河北平乡)人。他用太平道(太平青领道的一派)分别在青、徐、幽、冀、兗、豫、荆、扬八州开展活动,发展教徒,有骨干七、八千人。

许多破产农民纷纷参加太平道,总计有众达三十万人。为了便于指挥,他将道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首领。公元184年(中平元年,甲子年),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在他的号令下,三十余万太平道教徒在八州同时并起,张角称“天公将军",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分别称“地公将军"、“人公将军"。

他们为区别于官军,头裹黄巾,故称为“黄巾军"。黄巾军起事后,“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朝廷命各路官兵对黄巾军进行围剿,同时又号召地主豪强和地方官坤组织武装,修筑坞壁,配合官军镇压起义。黄巾军的主力部队坚持战斗八个月,由于没有统一指挥,又缺乏作战经验,最后在官军和地方豪强的围剿下,各支义军先后遭到失败。不过,在黄巾军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从此走入了三国时代。

三国时期的张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东汉末年的政治腐朽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农民与地主、豪强之间的斗争愈来愈尖锐,宦官外戚的纷争也日趋白热化。遭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各地纷纷爆发了农民起义。随着起义军势头迅猛发展,出现了头戴黄巾为标帜的起义军队伍,史称黄巾军,队伍的首领叫张角,冀州巨鹿人。一开始以宣传宗教太平道和治病为主,自称“大贤良师”。

主要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经过十多年的宣传教化,信徒达10万多人,遍布八个州,各地分设分坛,由他进行统一指挥。张角并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公元184年初,张角率领徒众起义。起义队伍达数十万人。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数日之间,天下纷纷响应,震动了朝廷。

汉灵帝忙四处调兵勤王,围剿黄巾军。各地豪强地主如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也蠢蠢欲动,纷纷出兵,配合朝廷大军镇压起义军,起义初期,黄巾军一路攻城夺地,打了胜仗。但黄巾军也有农民起义军的致命弱点,各自为战,造成了兵力的分散,也缺乏战斗的经验,最后被优势的朝廷军队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在张角病死后,起义军被残酷镇压,但正是农民起义,它直接动摇和打击了腐朽的东汉王朝,使其摇摇欲坠和名存实亡。

如何看待《三国演义》里张角这个人?

▲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张角是钜鹿(今河北邢台市平乡县)人,他信奉黄老学说,之后有幸偶得奇书《太平经》,其全称为《太平清领书》。据传由方士于吉所著,其在曲阳泉水上得此神书。还有一些传闻,于吉在东吴的地盘上用符水给病人治病,在当地很受老百姓、甚至官吏们的崇敬和爱戴,对此,孙策怕这个蛊惑人心的方士给他出乱子,就把他杀了。

看来小霸王孙策还是挺明智。▲一本奇书《太平经》《太平经》内容很广,涉及天地、阴阳、五行、灾异、神仙等。所谓太平,是指阴阳和顺、国富民安、社会公平无私。它包含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黄老学说治国方针;百姓对明君清官的拥护和向往;要求平等,反对过度剥削;劝善思想;还包含丰富的中医中药知识;重视符咒,用其水治病等内容。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张角字  三国演义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