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伟大时代随着公元180年马可·奥勒留的去世而结束——这位罗马皇帝一改之前选贤的养子继承制为依据血缘的亲子继承制。问题在于个人的威望、人品和才干是无法遗传的,抛弃选贤的原则而依据血缘选择继承人给罗马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马可·奥勒留之子康茂德无视自己作为帝国首脑的职责,沉迷于赛车和角斗赛。公元193年康茂德遇刺身亡,而他之后的罗马皇帝中也不乏不称职者。

罗马帝国首任元首奥古斯都为保护首都安全而创立的禁卫军开始干预朝政、架空皇帝——几乎每一代皇帝上台都必须依靠禁卫军的支持,上台后必须极力搜刮民脂民膏以赏赐禁卫军,如果赏赐不能令禁卫军满意的话就有可能酿成军事政变。从公元235年至公元284年罗马帝国有过近24个皇帝,可只有一个是自然死亡。除了朝政的混乱外,罗马文明的发展遇到了天花板——事实上任何文明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天花板,当文明发展到天花板时就必须通过改革进入一个跨越式的新时代。

中华文明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是通过变法创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文明体系,而罗马文明尽管一度繁荣昌盛,但这一文明始终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罗马文明终于遭遇了天花板:一个通过不断压榨奴隶劳动来获益的社会自然会倾向于不断压榨人力资源成本,而不是通过技术和体制创新来开辟新的利润空间。在罗马文明的早期阶段可以通过不断开疆拓土,不断获得新的奴隶作为劳动力,因此罗马的生产力一直在不断发展。

问题是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大,相应的治理成本也会增加,然而罗马的领土扩张却无法一直持续下去——以那个年代的生产力和交通条件根本无法支撑一个帝国无限制地向全球扩张,所以当罗马扩张到一定阶段后就遭遇了安息帕提亚帝国,恰恰正是这一帝国的存在阻止了罗马进一步向东方扩张。事实上就算罗马能成功征服安息帕提亚帝国,在东面还有贵霜帝国和汉帝国,所以罗马是不可能无限扩张下去的。

历史正是如此:当罗马征服了整个环地中海地区后其扩张势头就停息下来了,与对外扩张同时停止的是罗马国家的发展,从此罗马文明进入了停滞状态。中央朝政的混乱和文明天花板的问题也影响到了曾令罗马引以为豪的罗马军团,尤其是边境的守备防御被大为削弱:公元226年萨珊波斯帝国兴起,取代安息帕提亚帝国成为罗马东部最强大的外患;多瑙河北的哥特人于公元251年将御驾亲征的罗马皇帝戴克尤斯击毙并南下攻占小亚细亚和爱琴海地区;法兰克人在公元256年越过罗马边境,进入高卢、西班牙等地;阿尔曼人甚至深入意大利中部......蛮族入侵已威胁到帝国首都罗马城的安全。

和外患相伴随的是此起彼伏的奴隶和农民起义:公元206~207年意大利爆发起义;公元238年北非发生暴动;公元263年罗马造币工人暴动;公元274年埃及爆发起义......整个三世纪罗马出现了农村枯竭、城市衰落、内战连绵、帝国政府全面瘫痪的混乱现象,这被后世史学界称之为三世纪危机。直到公元284年戴克里先被手下士兵拥戴”黄袍加身“才暂时终结了罗马帝国的混乱局面。

戴克里先可以说是历代罗马皇帝中权势最为显赫者——在此之前罗马皇帝的正式称号其实是罗马元首,元首尽管类似于皇帝,但毕竟无皇帝之名。至少从形式上看:罗马元首依然要受制于元老院。事实上戴克里先才是第一位真正称帝的罗马统治者,从此罗马的统治者不再经由任何选举程序产生。他从东方的波斯引入了跪拜礼仪,从此大臣们面见皇帝必须匍匐在地并亲吻皇帝脚边的泥土。

然而就是这位权势最为显赫的罗马统治者,却拥有历代罗马统治者中最卑微的出身——他是一名奴隶的儿子,只因曾进入罗马军团并立有军功才一步步得以升迁高位。戴克里先接受的是三世纪危机后遗留的烂摊子,他为应对此起彼伏的起义和外患而将罗马军队扩充了一倍使其达到40多万人。这支军队也成为戴克里先加强中央集权的后盾支柱,维系中央集权的另一后盾支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理念以培养臣民们的忠君意识。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戴克里先在帝国朝廷中枢排挤元老院和贵族势力,强化君主中央集权;但在地方治理模式上却采取了较为另类的四帝共治模式:公元286年戴克里先任命其心腹大将马克西米安为奥古斯都(正皇帝),两人成为共治者。293年又任命君士坦提乌斯和加列里乌斯两位年轻军官为凯撒(副皇帝)。他本人驻守尼科米底亚(今土耳其伊兹密特),统治色雷斯、亚洲诸省、埃及和昔兰尼加。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154  全本  副本  热门  在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