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对此后秦国以及秦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云梦出土的《秦律》就是在这个变法的基础上修订、补充、累积而成。《秦律》也多处讲到连坐法,例如户籍登记有隐匿或不实,不但乡官要受罚,同“伍”的也要每户罚一盾,“皆迁之”(即罚戍边)。《秦律》也把镇压“盗贼”放在首要地位,并对轻罪用重刑。例如盗取一钱到二百二十钱的要“迁之”,盗取二百二十钱以上和六百六十钱以上要分别罚作刑徒,盗牛者要罚作刑徒,盗羊或猪的也有相当的惩处,甚至偷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的也要“赀徭三旬”(即罚处徭役三十天)。

对五人以上的“群盗”则追捕处罚更严。同时《秦律》还有许多对各种逃亡者追捕处罚的规定。秦国在经历商鞅两次变法之后国力空前强大——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前348年韩昭侯亲自前往秦国,与秦孝公签订停战盟约。

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然而此时的秦孝公依然有一块心病未能去除。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早在秦献公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河西地区发生多次战争,其中秦国在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石门山(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三场战役中取得胜利。

经过商鞅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具备了收复河西地区的能力。然而变法积攒国力是需要过程的,一个大国的崛起决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此时秦国收复河西失地所要面对的对手是昔日的天下霸主魏国,虽然此时的魏国正处于国力衰退阶段,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秦国已初步具备和魏国分庭抗礼的实力,但还不具有彻底战胜魏国的绝对优势,所以秦国需要一个有利的时机。

工夫不负有心人,秦国苦等的机会来了:秦孝公八年(公元前354年)赵国入侵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漆及富丘(均在今河南省长垣县)两地。 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出兵助卫,包围赵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赵魏开战正是秦国苦等的良机,在此之前秦国集中精力变法改革,一直对魏国采取容忍姿态,如今秦国再也不想忍下去了: 秦孝公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大败魏军,歼灭守军七千人,并占领少梁。

同年秦孝公命公孙壮率军攻打韩国,包围焦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但没有攻克,占领上枳、安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山氏(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北)并筑城,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秦孝公九年(公元前353年)齐军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围攻魏国的襄陵(今河南省睢县)。 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但在桂陵之战被前来救援赵国的齐国军队击败,楚宣王也派大将景舍率兵救援赵国,夺取了魏国睢水、濊水之间的土地。

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于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任命商鞅为大良造,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魏惠王急忙派军队在上郡要地固阳(即定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以东修建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黄河),以阻止秦军的进攻。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围并占领固阳。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赵、齐、楚等国都牵制了魏国大量兵力,秦孝公抓住有利时机痛打落水狗。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魏惠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休战。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魏国陆续与各国和谈后,集中兵力向西反攻,夺回安邑并包围固阳。

为争取时间在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秦孝公于前350年与魏惠王在彤地(今陕西省华县西南)会盟修好,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魏惠王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泗上十二诸侯举行会盟,图谋攻秦。秦孝公下令加强防守,并采纳商鞅“尊魏为王”的策略来改变魏国进攻秦国的意图。秦孝公于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派商鞅游说魏惠王,劝说他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十二个小国外,还要向北联合燕国,向东攻打齐国,迫使赵国屈服;向西联合秦国,向南攻打楚国,迫使韩国屈服,这样霸业可成。

 4/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沙龙  网攻  哥们儿  迷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