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三国时代为什么诞生那么多人才?三国时期人才多吗?多于其它朝代,我看未必。其主要原因不是三国时代就出那么多文臣武将,该说其它朝代不亚于三国时代,有的是有过而无不及。三国,在中国历史上是猛将辈出的时代。诗云:三国肯定火,战国很寂寞,故事容易懂,历史难琢磨。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对西晋扫灭东吴的历史有记载,而参与了这标志着三国时代彻底结束的大会战的一众将领中,有两个人将是今天讨论的对象。

战国为什么没有三国火?

不得不说,这是文学作品的功劳,是罗贯中的功劳。从历史角度解读,三国战国完全无法相提并论。战国时期从三家分晋,到七雄争霸,再到一统天下。上承诸候春秋,下接秦皇一统,武则纵横捭阖,文则百家争鸣。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阶段。商君变法奠定了延续至今的集权统治模式,废井田,开阡陌,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百家争鸣开创了绵延百世的中国文化繁荣。

在思想领域里就出现了一个十分活跃的、后世十分少见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农家等等)。庄周孟轲韩非子墨翟韩非孙膑,学术成就登峰造极,名人大家数不胜数,流传至今的圣贤经典,大都成形于战国时期。天文历法几何力学,多学科逐渐成形。战国期间,通过吴起变法,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成文法。

军事上就更精彩了,现在有关战争的成语,很多出自战国时期。而反观三国时期,抛开《三国演义》塑造的角色,基本没有能和战国时期相提并论的人物和事迹。除了建安七子尚可一提,几乎没有流传至今的影响。但不能否认,三国的很多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这必须要归功于罗贯中。正是由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众多精彩人物,亦虚亦实,深入人心。

如果说历史是枯燥的,而故事则经常是多彩的。我们了解的战国,大部分是历史,而我们心中的三国,则更多的是故事。历史无法伪装,但故事多加粉饰。有句歌词: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历史上,关羽就是关羽,孔明就是孔明,各安其位,各谋其政。但在故事里,关云长可以单刀赴会,诸葛亮可以谋定天下。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罗贯中塑造的高大全人物正好符合公众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更容易被人接受。再加上历朝历代因为统治需要,对这样一个“忠义千秋”的故事人物不断粉饰加码,最终造就了武圣武候的神话。这个神话,导致了《三国演义》的流行,也导致了三国的大火。诗云:三国肯定火,战国很寂寞,故事容易懂,历史难琢磨。

三国时代为什么这么有魅力?

风雷激荡之时,更显英雄本事。大动荡之时人如何生存,如何谋发展,如何克服诸多困难,这些比太太平之时更难。也更考验人。动荡之时也是考验人性之时,更是考验智力、毅力之时。动荡出英雄但也出奸雄和狗熊。人性经受着考验,能脱颖而出者其经受的考验更多。刘备之名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其毅力。关羽之名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诱惑的抵御和对人性中可贵处的坚守。

吕布勇于张飞但吕布的负面评价要高于张飞。张飞的很多小细节反倒被人们夸大赞颂只因其对目标的坚守。时代有魅力,归结起来还是使人受益良多之由。三国,在中国是智慧的代名词。三国,在中国是忠义文化的代名词。三国,在中国历史上是白手起家的最好诠释。三国,在中国历史上是猛将辈出的时代。三国,在中国历史上是谋士的最佳代名词三国文化在中国的深入人心和影响历久弥新,大概唯此一段。

若论乱,五胡乱华之时最为乱。但不为正统,其乱也没有入史太多。若论繁,八百诸侯最为繁杂。但太久远,史料也只是选择其中的要点简单记录。唐之一统,其戏剧性略差了些,简单概括起来可以说是一个牛人领着一帮牛人吧其他小牛收拾了的历史。宋之半统,其戏剧性不及唐,且能力也不及李世民。宋之半统有类曹操之统一北方,干了一半,遇到对手了,停了。

元代历史几乎就没有戏剧性了,一边倒,摧枯拉朽。明代历史有类唐,不过是穷人的发家发迹了。清代也是发家史,民族发迹。唯有三国,就其丰富性而言,可以说各类人才群英荟萃。各种智者、猛将、达人层出不穷。以二十四孝为例,陆绩怀橘、王祥卧冰、孟宗哭竹,都出自三国。即便是三国中的小人物,也大有来历,以江夏黄祖为例,那也是二十四孝主人公之一——扇枕温衾的黄香之后。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三国  时代  明白  日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