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大唐的“杂胡”安禄山,到底杂在了哪里?

天宝十四载(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反唐,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而在安史集团中,活跃着一批来自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的“杂胡”,安禄山与史思明亦出自这个群体。营州。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何为“杂胡”,唐代的“杂胡”从何而来,“杂胡”为什么会聚集在营州呢? 杂胡的由来杂胡,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曾受命救援陶谦,当时刘备所率军队,除本部兵一千余人外,还有幽州乌丸杂胡骑。胡人陶俑。来源/网络“杂种”一词,在今天是骂人的话,但“杂种”的本义并不是指混血或通婚,也不含有明显的贬义词性。最早《后汉书》中出现“杂种”一词,主要用于指代羌人,后来泛指周边民族。《后汉书》在记述有关羌人的内容时,常有“别种”“诸种”“种人”等词语混用,由此可见,这里的“种”即种族、民族之意。

“杂种”与“别种”等词混用,含义大体相同,即指羌人间的诸多部落,并不带有伦理、血缘等意义,只是众多族属、诸多部落之意。至于今天的“杂种”,则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从形容种类繁杂衍生出“混杂”“混种”“混血”的含义,应用语境也随之变化。“杂胡”的杂,体现在名目繁多上。通常来说,杂胡部落实力比较弱小,部众比较稀少,不过也不是所有杂胡部落都如此。

如上文中提到的幽州乌丸杂胡,人口比较多。在汉桓帝时期曾出步骑兵2万余人进入东汉境内,协助东汉政府平叛。以当时的人口兵力比例算,此时的乌丸人口不在十万以下。而且也不是乌丸全部兵力,所以实际人口数还要更多。但乌丸仍是“杂胡”,可见是否被称为“杂胡”并不与实力直接挂钩。乌丸长期受控于汉魏政府,由护乌丸校尉统领,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部落联盟,而是以分散的部落形式出现在中原史家视野中,故为“杂胡”。

胡商俑。来源/网络杂胡虽然曾用于指代羌人等民族,但这并不是它的唯一用法,西域诸民族也曾被泛指为杂胡,《三国志》中曾经出现“西域杂胡”一词,这些人群中最主要的就是粟特人。至唐代,“杂胡”也逐渐衍生出了“混血胡人”的含义。 唐代的混血杂胡唐代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朝代,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不断增多,对不同民族的称呼也常有混杂。

唐代史书中对周边民族的称呼中,“胡”“蕃”二字最多,其中胡人常指西域粟特人,蕃人则多指突厥、铁勒等族,但并不绝对。特别要说的是粟特人,他们居住在丝绸之路的干线之上,往来东西的商品在此交汇,也打造了他们精于通商的特性,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商。昭武九姓(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的粟特胡商们,由于他们“利之所在,无不往”的特点,经常深入东亚各地经商,中原汉地与漠北草原上都曾经留下他们的身影。

粟特胡商们来到游牧民族的领地,以聚落的形式分散居住,他们不仅向游牧民贩卖异乡货品,也亲身参与到草原政权中。比如北周时一个名叫安遂迦的粟特人,最出名的事情是与都蓝可汗的妻子——北周千金公主有染。隋灭北周后,安遂迦、千金公主与逃亡突厥的汉人杨钦密谋,意图驱动都蓝可汗袭扰隋朝北境。后隋朝派长孙晟出使突厥,洞悉了这次阴谋,将其告知都蓝可汗,千金公主的复国计划随之告终。

粟特胡商们的绘画。来源/网络除此之外,隋炀帝皇后萧氏也是在粟特人康苏密的带领下投降唐朝。隋炀帝死后,东突厥颉利可汗在妻子义成公主的鼓动下遣使窦建德,要求窦建德将萧皇后送至东突厥处,由颉利可汗庇护。窦建德畏惧突厥兵力,将萧皇后与隋炀帝孙子杨政道送入东突厥。贞观三年(629年),备战完毕的唐军主动出击突厥,次年正月李靖夜袭定襄,颉利可汗大惊撤退,显现败相。

而萧皇后、杨政道及一干隋朝遗民,则在康苏密的带领下投降唐朝。康苏密身为粟特胡人,与突厥人语言、文化、相貌皆不相同,但能够拥有自己的部众,隋朝皇室余脉和遗民也在他的看管之下,可见康苏密本人深受颉利可汗重视。康苏密投降唐朝后被封为北安都督府都督,按照唐代以本族首领为羁縻府州首领的习惯,康苏密手下的部众也是以粟特胡人居多的。

甚至东突厥内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颉利可汗亲近粟特胡人,疏远突厥本族,导致突厥贵族离心离德。突厥骑兵。来源/网络漠北草原与西域中亚等地,自古以来就有沟通交流的传统,匈奴时就曾以西域诸国为右臂。传统的交流习惯与长期的混居生活,以粟特人为主的胡人在草原政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缔造了一批混杂有不同民族血统的人。

这些混血儿兼有不同地域的两种或多种民族的血统,在体貌上与单一种族并不完全一致,由于这一特点,体格、面目不一的杂胡,在当时或被人称作“胡”,或被称作“蕃”,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他们亦蕃亦胡的特点,中原汉人认为其面目不清,所以使用“杂胡”统称。 杂胡的不同认同混血杂胡来自与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在文化与种族认同上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景象。

由于中亚胡人面对草原民族的文化优势,所以唐代的混血杂胡在姓氏、宗教等方面,常体现出中亚胡人,特别是粟特人的特征。而在生活方式上,由于长期居住在游牧民族中间,游牧社会崇尚武功、精于骑射的特点,也难免对其产生影响。至于具体倾向于哪一方面,则更多地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这一点在安史之乱的两个始作俑者——安禄山与史思明身上体现的比较明显。

突厥石人,面貌特征与粟特人迥然不同。来源/网络安禄山出身“营州柳城(辽宁朝阳)杂胡”,根据史书记载与学者研究,安禄山母亲是突厥人,是阿史德部落中的一位贵族女子,而他的父亲是突厥军队中的一名粟特军官,可能出身于今鄂尔多斯一带的粟特人聚居地。史思明则出身“营州宁夷州(辽宁朝阳)突厥杂胡人”,父母身份不见于史书,但考虑到姓氏等原因,也当与安禄山近似。

两人出身一地,种族构成上也相同,都是中亚胡人与突厥人通婚生下,但在文化认同上大相径庭。安禄山。来源/网络史书中记载,在一次宴会上,安禄山曾经对同席参加宴会的哥舒翰说:“我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你的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我们两个人血统相近,为什么不互相亲近呢?”哥舒翰则反讽道:“听谚语说,狐狸对着自己的洞穴嚎叫,是种不祥的征兆,因为它已经忘本了。

你现在这么被皇帝(唐玄宗)宠爱,怎么能不为国家尽心尽力呢?”安禄山听出了哥舒翰话语中的讥讽意思,转而破口大骂:“你个突厥人敢这么说话?”影视剧中跳胡旋舞的安禄山。来源/电视剧《大唐荣耀》片段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安禄山与哥舒翰两人出身上比较接近,在种族归属上本是有一定共同语言的,但安禄山以胡人自居,对于自己的胡人身份完全认同。

安禄山在听出哥舒翰的弦外之音后,以“突厥”回敬哥舒翰,以此显示他对于哥舒翰的蔑视,可以看出,安禄山虽有突厥血统,但他的意识中是将自己视作粟特人,是与突厥人不同的。安禄山也曾被记作“轧荤山”“阿荤山”,是粟特语“roxsan”的转写,意为“光明”,也体现出他的粟特认同。而史思明则完全相反。史思明子史朝义兵变弑父时,部将骆悦、蔡文景曾拉拢史思明禁卫曹将军,在他的协助下包围史思明行帐。

史思明发现军中有变,夺马准备逃跑,骆悦部将周子俊一箭射中史思明手臂,将其击落坠马。史思明被骆悦等俘虏后,先问是谁指使兵变,得知是史朝义后变表示:“我之前说错了话,理当如此,但不能这么早杀我,至少到长安再动手。”随后大喊史朝义的名字,高呼“可以囚禁我,但不要杀了我背上弑父的骂名。”在此之后,史思明回头骂曹将军:“你个胡人害了我。

”虽然曹将军具体姓名不详,但根据姓氏与史思明话语判断,这位曹将军是一位出身昭武九姓的粟特人。史思明虽然有胡人血统,却反以“胡人”骂曹将军,与前文中安禄山的行为正好相反,由此可见,史思明是将自己视作突厥人的。安禄山与史思明的故事是两个个例,却也折射出在当时的杂胡群体中,虽然在血统、来源上多有相近之处,但民族认同上却不一致。

由此可见,唐代的“杂胡”群体,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认识,他们并不是一个像突厥或契丹一样的明确民族,而是一个在政商往来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体,“杂胡”也不是他们的自称,而是来自中原汉人的他称。 营州的杂胡安史之乱的爆发,将杂胡群体推上了历史的中心。安史集团中,来自不同族属和地域的杂胡构成了叛军的主力与核心。

虽然从数量上看,杂胡在其间并不具有优势,但由于两位首领出身杂胡,加之杂胡也拥有相当的凝聚力,走向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而安史之乱的策源地营州,何以成为往来胡蕃的驻足地,聚拢一批杂胡群体,这些杂胡又为何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营州所在位置示意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营州会成为杂胡落脚点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是营州便利的交通因素。

营州位于辽西走廊的咽喉要道,从营州出发,向东可达靺鞨,向西进入突厥,向北则连接契丹,营州既是丝绸之路东端最重要的中转站,又是中原与东北的陆路交通要道,在历史上一直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里不仅有东北民族沟通中原,还有中亚胡商不远万里到此经商,唐代中原和边疆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营州以其沟通东西的独特地位,被列为通往四夷的各条道路的首位。

如果营州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当地的杂胡可能会将经商持续下去,但到了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松漠都督府下的契丹与奚部落在首领李尽忠与孙万荣的率领下反叛,唐朝与叛军在此反复争夺,商道断绝,营州当地的杂胡们陷入被剥夺生计的地步,不得不另谋生路。在此之前,由于与周边契丹、奚等族长期交往,营州当地的杂胡开始以畜牧为生,但陷于战争而难以为继。

在这种情况下,杂胡身上的“粟特性”开始显现,他们继承了先人“利之所在,无不往”的秉性,或内迁避乱,或出走契丹与奚,或者干脆就地为盗。开天(开元、天宝)年间,唐朝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宰相李林甫在边地重用蕃将,放任其自募兵员,在此前提下,营州一代的破产杂胡找到了新的去向。安禄山、史思明大概就是在这一时间中逐渐兴起壮大。

安禄山势力坐大后,起用大量的蕃兵,其中不乏昭武九姓者,这些人的祖先应为来自于中亚的胡商,早年辗转来到营州,在柳城等地居住,以经商为本业。契丹与奚反叛后,受到战争的影响,这些人也遭遇到了和安、史近似的命运,在唐朝廷蕃兵蕃将政策下选择从军谋生。在这些人中,不乏有杂胡的身影。安禄山影视形象。来源/电影《妖猫传》截图安禄山在边地意图壮大势力,手中不能不有一支心腹队伍,而他杂胡的身份与经历,成为拉拢营州附近杂胡的最佳手牌,而归附安禄山的杂胡多为身份低微的寒人,在无军功傍身的情况下难得晋升。

就这样,安禄山重用杂胡、凝聚杂胡成为了双方都乐意看到的情况,安禄山甚至以杂胡八千为假子,蓄养起一支精锐队伍。随着安禄山势力不断坐大,其野心也在日益膨胀,最终走向了进军长安的道路。安史之乱后,散落各地的杂胡失去了政治核心,被包围在异族的广阔海洋,消失在历史的海洋中。 参考资料:钟焓:《安禄山等杂胡的内亚文化背景——兼论粟特人的“内亚化”问题》谢思炜:《“杂种”与“杂种胡人”——兼论安禄山的出身问题》李志敏:《魏晋六朝“杂胡”之称释义问题》王义康:《魏晋“杂胡”释义问题探析》许序雅:《粟特、粟特人与九姓胡考辨》蒲立本:《安禄山叛乱的背景》END。

安禄山的军队是怎么被打败的?他又是怎么死的?

安禄山死于政治谋杀。儿子安庆绪、谋臣严庄、宦官李猪儿,这三个安禄山最亲密的人,合伙把安禄山杀死了,而且杀得非常狠。安禄山的军队,被大唐和平招安了。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就这个牌面,得花多少代价才能灭掉?所以,大唐采取了成本最低的方式,即和平招安。首先讲一下安禄山为什么造反;其次讲一下叛军为何难以消灭;第三说一下安禄山为何会被政治谋杀。

1.安禄山为什么造反‍理解这个问题,只需要读懂一个政治背景,那就是是唐朝的政治斗争已经白热化。唐玄宗登基以来,大唐的权力斗争一直沿着不流血的方式展开。斗赢的,自可处庙堂之高,登峰造极如李林甫,别人还在数年头熬资历,这家伙竟当了19年大唐宰相,而且一直当到死。斗败的,也可处江湖之远,如宰相萧嵩,被李林甫揭发行贿牛仙童,而结果也只是贬为青州刺史,没多久又起复为太子太师,死后还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因为皇恩浩荡,所以输了也没啥大不了的。高级官吏当不了宰相,那就去地方做个刺史或节度使。这也不错。于是,大家不用关心结果好不好,只需在乎过程爽不爽,完全能够以游戏的心态来看待权力斗争。但是,公元746年以后,政治斗争发生了质变。因为开始死人流血了,甚至上升为大清洗。在公元746年到748年期间,李林甫接连斗败了两伙人。

这两伙人不仅统统性命不保,而且株连满满。第一伙人是李适之一党。权可认为是太子党,这些人都与太子关系甚密。骨干韦坚、皇甫惟明被处死,党魁李适之吓得自杀。从这时候开始,大唐的政治斗争开始流血了。第二伙人是杨慎矜一党。权可认为是财政党,杨慎矜是大唐的理财干吏。杨慎矜以及他的两个兄弟杨慎馀、杨慎名,一门三杰,被赐自尽。

人死了还没完,大量的朝堂显贵和顶级家族牵连入狱。等李林甫死了,大唐甚至选不出德高望重的新宰相。这完全是一场大清洗,同时也标志着大唐的政治空气已经紧张到恐怖。虽然李林甫一直赢,而且一直赢到死,但死后立即被杨国忠清算。李林甫本人,不仅被削去官爵,而且还被劈开棺木,挖出口内含珠、剥去金紫官服。同时,诸子被流放岭南、黔中,亲党五十余人被贬。

之后,就是杨国忠与安禄山的斗争。斗争的起因,没有那么多利益算计和党派矛盾,实际就是这俩人互看不爽。首先是安禄山死活看不上杨国忠;其次是被鄙视的杨国忠立即死磕安禄山。之前的政治斗争,已经流血了。所以,之后的政治斗争,只能继续流血。而且,安禄山与杨国忠的斗争,从一开始就是“核战”级的态势。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个节度使。

特别是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大唐最能打的部队就捏在安禄山手里。这时候,杨国忠还有什么什么牌?杨国忠的牌面也不错。首先是已处庙堂之高,当上了大唐宰相,而且“深得朕心”,背后有皇上当靠山。其次是也有硬实力,联盟哥舒翰,于是获得了河西、陇右两个节度使的支持,再加上遥控的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手里也有三个节度使。这是什么局面?安禄山和杨国忠这两个人的斗争,硬是裹挟进来了大唐的六大军区:一面是安禄山的范阳、平卢和河东,一面是杨国忠的剑南、河西和陇右。

这必须是“核战”级别了。当时的大唐,把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算进来,也才十个节度使。关键是一旦剑拔弩张,安禄山和杨国忠就全都没了退路。因为李林甫已经开启了流血模式,不仅谁输谁得死,而且谁输谁的一党也得死。那么,皇帝唐玄宗呢?政治斗争已经不容唐玄宗超然事外了。他必须表态,到底是支持杨国忠还是支持安禄山,而且几乎没得选。

随着斗争态势愈发紧张,安禄山死活也不敢进京了。京城长安是杨国忠的地盘。这时候,无论玄宗皇帝怎么站队,杨国忠都能玩一出先斩后奏。就说安禄山造反,然后杀了安禄山,唐玄宗还能替安禄山伸冤不成?朝堂的斗争形势,必须腥风血雨;安杨的斗争架势,俨然“核战”级别。这时候,安禄山除了起兵造反,还能入朝智斗杨国忠吗?这不是替安禄山洗地,而是在拔高格局。

安禄山是个坏人,坏人一定干坏事,所以安禄山造反了。这么分析历史,毫无意义。因为坏人框架可以解释历史上的一切人、一切事。秦朝灭亡了,因为秦二世是个坏人;汉朝灭亡了,因为桓帝、灵帝两个坏人;晋朝灭亡了,因为司马衷是个傻子。这么看事论事,还有什么意义?2.叛军为何难以消灭‍公元751年,安禄山败于契丹之役,六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同年,怛罗斯之战,高仙芝败于西域。还有,公元754年,唐征南诏之战,大唐败于南诏。这些标志性事件,都在暗示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的开疆拓土政策走不通了。以前打仗总能打赢,打赢了就能开疆拓土,开疆拓土了就能提升国力,提升国力了又能再去打仗。这是大唐帝国的正反馈:越是打仗、帝国越强;帝国越强,就越是打仗。

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增,新增投入带来新增收益。国家边际收益递增,武将节度使以及麾下的职业军人们,自然也会边际收益递增。对于武将和军人来说,战争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出去耀武扬威、回来加官进爵。但是,如果开疆拓土这条路走不通呢?边地节度使和麾下的职业军人们,既拿不到赏赐又领不到奖金。节度使别想升官、士兵也别想发财。

那么,接下来,武将节度使以及麾下的职业军人,还有什么存在价值?把他们都裁掉,不行吗?在古代,创业王朝裁军成功并不稀奇。因为王朝手中有可分配的资源,即土地。中期王朝,有哪个能裁军成功了?北宋的王安石算一个,其他几乎找不到。在唐玄宗时期,大唐已经把自己关进了职业军人的牢笼。边地节度使,拥兵数十万。关键是这些人不仅能打仗,而且以打仗为终身职业。

现在,对外打仗赚钱,这条路肯定走不通了。但是,对内打仗赚钱,还是可以走通的。所以,安禄山想造反,而他手下的谋臣将士或许比他还想造反。打契丹人、领朝廷的赏赐,肯定不如直接抢朝廷更来劲。如果没有这个深厚的“军心”支持,安史之乱也不会持续八年之久。我们对比一下就会清楚。武则天平李敬业扬州叛乱,才用了多久?一个多月,44天。

武则天可是要当女皇的,要干破天荒的大事情。而李敬业这伙人可是要恢复大唐皇室的,可是要勤王救驾的,这是多么名正言顺。然而呢?武则天秋风扫落叶,一个多月就把扬州叛乱给平定了。如果说李敬业这伙人是乌合之众,那么西汉七王之乱呢?带头大哥吴王刘濞,堪称富可敌大汉。麾下三郡百姓,统统不用交税。因为吴王刘濞全替他们交了。

这是多少钱?吴楚精兵,从吴越争霸时期就没怂过。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还有楚霸王项羽,都是响当当的名字。甚至,连沛丰集团都要算从吴国和楚国开出去的。而七王之乱的声势,也比安史之乱大多了。安禄山才多大地盘,七王之乱可是七个诸侯国同时开打。而开始的时候,是九王之乱,后来才变成七王之乱。即便是七王,也不容小觑。

这些人可都是诸侯王,比节度使的根基深厚太多。但是,七王之乱持续了多久?就三个月。周亚夫一战就给干残废了,然后诸侯王们集体认怂。那么,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持续八年之久?除了大唐皇帝各种神鬼莫测的战场操作外,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范阳兵太强,从前就强、现在也强,而且意志坚定、绝不认怂;二是节度使们各怀鬼胎,如果不打仗了,节度使怎么升官、职业军人怎么发财。

逼不得已,大唐皇帝只能祭出回鹘雇佣军。这伙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打仗真往死里打。只要钞票给够,那就只认票子、不讲政治。所以,往往是回鹘雇佣军冲锋陷阵,大唐节度使尾随跟进。郭子仪是百战老将。但打怂叛军的,不是郭子仪而是仆固怀恩。而仆固怀恩之所以能打怂叛军,是因为他是回鹘可汗的老岳父,手里捏着回鹘雇佣兵。但是,仆固怀恩为什么留了尾巴,为什么没把安史叛军彻底剿灭?仆固怀恩有私心,回鹘人有私心。

留着叛军,然后做长线买卖,这多好?同时,叛军并没怂,这也是必须正视的原因。指望一群回鹘雇佣兵去终结安史之乱,几乎不可能。所以,最后只能走和平招安这条路。叛军主要将领带着叛军集体投降,然后割据河朔三镇,安史之乱终于收场。安史之乱能够持续八年之久,也能反证安禄山造反绝不是他个人的野心膨胀。甚至,我们都可以认为这是范阳职业军人们的集体意志。

跟着安禄山造反,有好处。安禄山死了,那就跟着安庆绪造反;安庆绪死了,那就跟着史思明造反;都死了,那就跟着自家将军接受招安。3.安禄山为何会被政治谋杀安禄山被杀,不是刑事谋杀,而是政治谋杀。因为杀了安禄山,安庆绪才能上位,叛军集团才能重新洗牌。同时,这种政治谋杀接连出现。非但安禄山被谋杀了,谋杀安禄山的安庆绪,随后就被史思明谋杀了。

而谋杀安庆绪的史思明呢?跟安禄山一个下场,也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谋杀了。而史朝义的下场也不怎么样,众叛亲离,最后自杀了事。这就是叛军的调性。大唐没死,叛军内部竟能玩出三起政治谋杀:安庆绪谋杀安禄山、史思明谋杀安庆绪、史朝义谋杀史思明。而史朝义说是自杀,但跟谋杀也差不多。叛军将领一个接着一个的投降,史朝义连老巢范阳都回不去,而追他追得最狠的恰是投诚大唐的叛军将领李怀仙。

史朝义走投无路,只能自杀。自杀之后,李怀仙还把他的脑袋割下去,向大唐请功。所以,史朝义这个结局,跟被人谋杀有啥区别?那么,安史叛军到底是一伙什么人?“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这十六个字最能形容安史叛军。从安禄山到叛军士兵,全是这个路子。唐玄宗跑步逃往四川,安禄山快马直入长安。这时候,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会去斩草除根。

杀了大唐的皇帝,大唐立即分崩瓦解。而安禄山和叛军们建立的大燕国,就是华夏唯一政权,不仅拥有最强军事力量而且拥有最强政治力量。但是,安禄山并没有。他干什么了?唐玄宗跑路了,大唐国库被长安百姓洗劫了。于是,安禄山不能忍了:这可都是我的钱,是我安禄山的钱,你们这些“刁民”必须把我的钱都给我还回来。于是,安禄山和叛军向大唐百姓兴师问罪了,连日“追赃”。

这个神操作,足以晃瞎所有人的眼。“故上得安行入蜀,太子北行亦无追迫之患”,正是因为安禄山的这个操作太骚,所以唐玄宗才能安然入蜀、太子也才能坦然入朔方。安禄山是这个德行,他手下的将领也不怎么样。同罗、突厥从安禄山反者屯长安苑中,甲戌,其酋长阿史那从礼帅五千骑,窃厩马二千匹逃归朔方,谋邀结诸胡,盗据边地。

咱们的大燕国已经建立,咱们的安禄山已经登基,而且咱们还占了洛阳和长安这两座顶级城市。这时候,创业元老们应该干什么?必须跟刘邦的沛丰将领一个套路,“日夜争功不决”。然而,这个阿史那从礼呢?带着所部五千骑兵,就抢了两千匹好马,然后跑到北边当土匪了。如果刘邦手底下的沛丰功勋这么好对付,那刘邦也就不会犯愁了。

封雍齿为什邡侯,这件事还有必要吗?又是给钱、又是给地,还要让这家伙世袭吃红利,这多贵啊!就给两千匹马,你雍齿爱要不要。安史叛军全是这路货色吗?大体不差。而安禄山交的那些朋友,几乎全是损友,而且也被安禄山损了个遍。谋臣严庄,就是伙同安庆绪一起谋杀安禄山的那位。本是杨国忠的马仔,帮着现任宰相杨国忠清算原任宰相李林甫。

然后,你就说严庄的品性能好到哪吧?因为在长安没混好,所以投到安禄山麾下。安禄山牛气冲天的时候,这家伙是大燕国的丞相;等大唐势如破竹的时候,这家伙立即投降。另一谋臣高尚,道德品行上要多不堪有多不堪。脑子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怎么往上爬。老母亲无依无靠,只能讨饭为生。但高尚不管,拿出了不成功不孝敬的丈夫雄心,四处拜码头、四处找大哥,最后找到了安禄山麾下。

谋杀安禄山的,除了严庄和安庆绪,还有一个李猪儿。这家伙本是安禄山的身边小厮,因为太会来事儿,所以晋级为亲兵;还是因为太会来事儿,所以晋级为“太监”。安禄山实在喜欢他,所以亲手把他阉了。对于这些个“好朋友”,安禄山是真得相信,造反这么大的事情,都跟他们谋划。但是,安禄山也真没把他们当“外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而这些人呢?非常忠心。一是因为跟着大哥有肉吃、有酒喝、有官做;二是因为大哥身强力壮、气场无限大。但是,等大哥当上大燕国的皇帝呢?肉也吃了、酒也喝了、官也做了,但大哥还是不把自己当人看。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关键是大哥的身体也不行了。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

以疾加躁急,动用斧钺。安禄山眼睛看不清、身上还长疮,同时各种精神不正常。这时候,这些人还能受得了吗?受不了。受不了,那就换大哥。于是,安禄山被杀,安庆绪上位。安庆绪这位大哥身强体壮、年轻力壮,可就是能力太差。于是,接着换大哥,大哥成了史思明。史思明身强体壮、能力超凡,再一发力就能打到长安。然而,却精神不正常、为人太刻薄,连亲儿子都往死里弄。

这谁能受得了?于是,接着换大哥,大哥换成了史朝义。换来换去,还不如自己当大哥。于是,安史叛将纷纷自立山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还是再拜大唐为大哥吧。这就是安史叛军的调性: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大哥不中用了,立即换掉。所以,安禄山被杀,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岁数大了、身体垮了、罩不住了,关键还精神不正常,那留着还有啥用?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的道德水准直线下降。

唐朝安史之乱,史思明登基称帝,为什么被儿子所杀了?

(一)背景乾元二年正月(公元759年),史思明僭称大圣燕王。四月,更国号大燕,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史思明部下兵将是安史叛军中最残暴的队伍,每攻陷一城,都杀光老弱,抓壮丁为挑夫,把妇女奸淫殆遍,凶淫无比。魏州一役,史思明军一天就能杀掉三万多人,平地流血数日,称帝之后,他更扬言自己军士思归,诱使唐军决战。

大太监鱼朝恩想立大功,力劝唐肃宗下令各军进攻。不得已,时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李光弼及其麾下诸将出战,唐军大败,河阳、怀州等军事要地尽数归于史思明。(二)起因话说那史思明本欲乘胜进攻由河南西进长安的必经重镇——陕州,却被突然出现的唐军阻挡在姜子坂一带。出战不利,只得退守永宁。史思明下令筑三角城,计划一个月时间筑成,以储备军粮。

他的儿子史朝义率领军士埋头苦干,城筑好后,还没有来得及用泥抹外墙。史思明巡视到此,大怒,把负责工程的史朝义、骆悦等大将召至帐前,想杀掉他们以立君威。史朝义战战兢兢,深知他凶残如豺狼的老爹史思明的脾性,在他眼里可没有什么父子之情,在他的眼里全天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该杀之人,另一种是以后再杀之人。很明显,自己现在是他父亲眼里的第一种人。

意识到这点,史朝义向史思明哀求道:“兵士们太乏累,歇一歇的话,马上就能上泥的,请父亲暂且宽心。”史思明呵斥道:“你爱惜属下,就要违抗朕的命令吗!”于是史思明非要现在就让史朝义与骆悦等将带着兵士立刻上泥,史思明率着凶名赫赫的侍卫亲军并且亲自立马城下监督。害怕被杀,兵士们手忙脚乱,慌慌张张的把泥上完了。史思明这才罢休,但是临走,他还是破口大骂道:“等我攻克陕州,斩却此贼!”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也许这只是史思明的一句气话,也许他只是想发泄一下也没有特指是谁,更多的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君威,毕竟称帝了跟以前做节度使可不一样,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更可况说这话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呢?于是在城墙上的所有人都以为史思明说的是自己,各个直冒冷汗,最害怕的莫过于这次工程的负责人——史朝义。骆悦等大将此时不得不与史朝义同仇敌忾,谁也不想丢命,劝史朝义先下手为强。

史朝义不敢答应,骆悦等人就以投降唐军做要挟,史朝义没有退路,只好答应,于是史思明离地狱的深渊不远了。(三)结果正在准备战事,所以史思明在军营中夜宿,这给史朝义等人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史朝义与骆悦等人用强,迫使侍卫亲军统领曹将军参与反叛。夜半时分,史思明因恶梦惊醒,一时半会儿难以入睡。他平常特别爱听戏子们唱曲儿,吃饭时一直有几个戏子不离左右。

由于他为人残忍,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杀人,戏子们骨子恨他但嘴上不敢说。看见史思明突然醒来,几个戏子忙问原因,史思明说:“我刚才梦见河里的沙洲上有群鹿涉水而至,本是一副自然和谐的画面,突然一阵风过,鹿死水干,吓得我一身冷汗,由是惊醒。”话没说完,肚子一阵恶痛,史思明赶紧下床跑去茅厕。几个戏子偷偷说道:“鹿者,禄也;水者,命也。

此胡命禄到头了!”(史思明是突厥人)话音未落,骆悦等大将就杀进牙帐呢,不由分说几刀下去砍杀帐内数人,逼问戏子们史思明的下落,戏子们又惧又喜,齐声呼喊道:“史贼就在茅厕中!”史思明多年行伍经验,正在如厕中听见牙帐内骚乱响动之声,就知道事情不对,急忙翻墙而逃,然后跑到马槽处刚牵出自己爱驹来正准备夺路而逃,被赶来的军将发现,一箭射中史思明的胳膊,史思明翻身落马。

史思明老奸巨猾,忍痛向远处呼号道:“是何人反我?”军将答道:“是怀王(史朝义)起事,吾等从之。”史思明这才明白,喟然一叹:“都是因为我早说错话啊,才有今夜之劫!”然后哀求道:“恳请诸位将士不要这么快就杀到老夫,等老夫率尔等攻陷长安也不迟啊,那时候你们可以享有京城繁华富贵,如此可好?”史思明突然在人群中看见了低头不语的侍卫亲军首领曹将军,相交多年自然明白曹将军反叛了他,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手指着曹将军大骂道:“此胡误我也!此胡误我也!”看着大骂大怒中的史思明,军士们又想起往日的此人的凶残,不由分说将史思明捆了个结实,这才安心下来。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捋一捋安史之乱的前后详细过程,答案夹杂于其中。先了解安禄山有唐一代,十分开放,它的开放不仅在于内部,对外也很开放,比如在对待少数民族态度上,当时唐朝有很多官员都是少数民族的,同样少数民族出身的安禄山(胡人与突厥人所生)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始兴起,走向巅峰。安禄山虽屌丝出身,长相丑陋,但他也是有特别之处的,那就是特胖。

体重的优势加上出生于塞外,让他练就了一身力气,异常剽悍骁勇。得以此,安禄山被幽州节度张守珪所欣赏,成为其义子,安禄山自此有了一个跳板,开始了自己创业之路。安禄山在明面上靠自己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讨好朝中重臣,暗地里又拿厚礼贿赂往来官员,因此他在朝廷内有着不错的名声,唐玄宗也是特别喜欢他,到后来还亲自下旨让他成为自己爱妃杨玉环的干儿子。

安禄山实力安禄山自公元732年投入军旅起,一路上可谓是平步青云,到公元751年时,他已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成为唐朝最大的腕。要知道玄宗当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控制、巩固边防,于开元十年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节度使权力很大,相当于三国时期的刺史、州牧。《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记载:“(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节度使是雄踞一方的存在,而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实力可想而知。当时的唐玄宗为保卫边疆,实行的是外重内轻策略,他允许节度使率兵镇守边地,这使得后来边镇兵力达50万之多,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而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即平卢、范阳、河东三镇,拥兵20万,实力最强。安禄山在公元751这一年,实力剧增,随之一起上涨的是他的野心。

安禄山造反准备于是他开始密谋造反,首先是以抵御外敌为名在老巢范阳储藏兵器、粮食;接着亲信挑选出来代替那些“不听话”的官员;最后派出了探子前往长安获取第一手的情报。这在《旧唐书》中有记载:禄山阴有逆谋,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谷为保守之计,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高尚掌书记,刘骆谷留居西京为耳目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皆拔于行间。

而在安禄山做这些的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出了一二,就连大奸臣杨国忠都多次对唐玄宗上奏:禄山必反!可惜,玄宗当时已然被安禄山影帝般的演技所蒙蔽,当安禄山一副哭相跑到自己跟前抱怨时,他只觉得错怪了他,反而自己愧疚了起来,于是让他做了左仆射的高官,放他离去。公元755年,经过四年的准备,安禄山有了造反的实力,于是以讨伐逆臣杨国忠为命,从范阳起兵造反,顿时间朝野震惊。

造反的人数有多少呢?《旧唐书》记载:以诸蕃马步十五万,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腹心。《资治通鉴 》记载: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也就是说当时安禄山三镇的军力,加上各少数民族支持,启用了骑兵、步兵共十五万造反,号称是二十万。

安史之乱安禄山起兵后,由于多年没打仗,久疏战阵,加上造反过于迅速,唐军压根没反应过来,十五万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而这个时候的唐玄宗还不信,直到一周后才肯接受安禄山造反的现实。玄宗起用高仙芝为帅东征安禄山,不过我们在先前也提到唐朝当时已是内轻外重,节度使拥兵自重,精锐在边疆,还没有赶回,高仙芝也是临时募兵,得到的新兵压根无法与安禄山的兵相提并论。

高仙芝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坚守潼关不出,不过唐玄宗却因此,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了高仙芝。无奈,在安禄山造反当年年底,他攻下洛阳,称帝,国号大燕。玄宗再起哥舒翰为帅,起二十万大军,镇守潼关,与高仙芝一样,哥舒翰也是坚守,玄宗心急,催促哥舒翰出战,哥舒翰硬着头皮出战,结果中了伏击,被杀的大败,20万大军只剩8000,此战后潼关失守,而潼关是长安门户,潼关一丢,长安没过多久也没了。

安史之乱这时是最严峻时期。不过在李肃宗即位后,战争开始有好转,郭子仪与李光弼联手进军河北,击败史思明,收复了河北一带。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为重振旗鼓,以尹子奇为帅,率十三万人南下,扫荡河南。不过在睢阳之战中,被张巡给打败,叛军被歼灭12万之多,而睢阳保卫战牵制了、又消灭了叛军主力,为后来收复长安、洛阳奠定了基础。

后期安史之乱(这里本人特指安禄山死后)公元757年,安禄山起兵两年后,他被儿子安庆绪杀害,安庆绪继承帝位掌权。当时长安、洛阳已被收复,安庆绪仅率1300人败逃邺城。安庆绪衰退之际,史思明开始壮大,他在当时是守老巢范阳,并没有多大损失。公元758年,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继任“大燕皇帝”。

公元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由于多次内乱,叛军势力渐弱。公元762年,唐军骑兵与回纥军合围再次失守的洛阳,史朝义派10万精兵来增援,被打的大败,歼6万余人,俘其2万余人。自此后更是兵败如山倒。公元763年,史朝义率五千骑败逃回范阳。由于部下李怀仙已献城投降,史朝义不得入城,他只好逃奔广阳(今北京房山东北),又遭守军拒绝,史朝义在绝望之际自缢而死,安史之乱自此结束。

《新唐书》记录最终结局:朝义至范阳,怀仙部将李抱忠闭壁不受,朝义告饥,抱忠馈于野。朝义饭,军亦饭,饭已,军子弟稍稍辞去。朝义流涕骂承嗣曰:“老奴误我!”自渔阳回止幽州,缢死医巫闾祠下。安史之乱自公元755年从安禄山开始,到公元763年于史朝义手里结束,历经七年又两个月,大唐由盛转衰,下面则是藩镇割据时代。

夏目说:从以上可以看出,到了史朝义时期安史之乱已然是走下坡路了,基本一直在输,但他在最大一战,即唐再夺东京之战,依旧是能起精兵十万与唐一战的,所以巅峰时期势力还是非同小可。不过到了最后他输的一无所有,部将在史朝义大势已去之下都选择了降唐,不接纳他,比如田承嗣、李怀仙等人都闭门不出,田承嗣更是将史朝义母亲及妻子送于唐军以表忠心,史朝义是在无路可走情况之下,才于林中自缢而死的。

要说史朝义最后还有多少人,其实上要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说史朝义个人。他最终史朝义是众叛亲离,一人没有,自己在绝望中自杀。广义上则是史朝义为首的叛军。当时史朝义的部将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四人都因投降有功,依旧做了节度使,他们的势力没受太大影响,只能说是被招降了,明面上听命于朝廷,实际自主权力很大。

他们四人拥兵于河北,算是藩镇割据时代第一批人。安禄山时期的叛乱应该是威慑力最大的,虽然起兵时只有十五万人,但当时由于国内太久没战事,老兵在边疆,新兵蛋子多;加上出其不意;唐玄宗的瞎指挥不听高仙芝、哥舒翰等名将劝告,失去了洛阳、长安。好在之后有郭子仪、李光弼站出来,帮助唐朝止颓,加上抓住叛军内乱,最终打败叛军,将叛乱终结于史朝义手中。

安史之乱爆发一年多安禄山已死,为何此乱6年多后才彻底平定?

读书的时候,每每提起安史之乱,脑中想到的首先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其实,在安史之乱爆发两年不到,安禄山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了。按常理来说,首恶既然已经被消灭,那为什么直到六年多以后,这场影响整个唐朝历史走向的战乱才彻底平定呢?那么,就让我们去寻找下,都是什么原因,使得安禄山死后,安史之乱还持续了六年之久。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安史之乱。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从范阳起兵,史称安史之乱。战争初期,由于唐玄宗过于相信安禄山,没有积极组织防御,加之轻信小人谗言,阵斩大将封常清与高仙芝,大伤士气。因此安禄山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就攻入长安,唐玄宗被迫逃亡。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称为唐肃宗,借助郭子仪与李光弼的军力,开始着手反击。

安禄山在攻入长安城称帝之后不久,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害。唐军趁着这个时机,在寻求到回鹘兵的协助之后,击溃安庆绪收复长安,并且分兵在叛军老巢击败并招降了史思明。初步稳定局势,取得了初期的优势。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安庆绪被郭子仪率军围困,却因为唐肃宗的猜忌,迟迟没有进展。第二年春天,重新反叛的史思明组织兵力大破唐军,救走了安庆绪,并在不久之后杀掉安庆绪,兼并了他的部队,又一次攻陷洛阳,再次称帝。

这之后几年,唐军与叛军处于拉锯战状态,互有胜负。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史思明因为内讧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内部渐渐失去凝聚力。战局急转直下,局势对唐军越来越有利。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唐代宗继位,启用将领仆固怀恩,配合回纥援军,开始围攻洛阳。第二年春天,史朝义兵败自杀,其余叛将基本投降,至此,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统观整个安史之乱的时期,在战乱爆发一年多的时候,安禄山就已经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害,这本来是唐王朝结束战乱最佳的时刻,当时的决策者却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时机。放任安庆绪继续发展,在接受了史思明的投降后,又因为猜忌他与安庆绪还有联络,想先下手为强消灭史思明,未曾想计划泄漏,这促使史思明重新发起叛乱,从而使得安史之乱又持续了六年之久。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为何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漂泊于东南一带呢?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为什么在安史之乱”暴发后漂泊于东南一带呢?天宝元年,即七百四十二年李白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唐玄宗利用他出色的诗才,写点行乐的诗章,并不重用他。实际上是一位侍臣。李白既不安于充当侍臣,又因为他蔑视权贵,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这些人除高力士外,还抱括受宠的杨贵妃。不到三年,就被排挤离京。离开长安后,李白长期过着漂泊的生活,足迹遍及梁宋、齐鲁、幽燕,并门之多次组这于东越、金陵、宣城。

安史之乱后,李白本想隐居庐山,却被永王璘邀请参加了幕府。至德二年(757)年,永王璘被肃宗击败,李白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六十一岁时,太尉李光弼率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判军史朝义,这时李白仍然以极大的热情前往投奔。行至途中,因病转投当涂任县令的李阳冰,终因病在李阳冰家中病逝。李白热爱祖国的山河,他的诗歌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离奇,情感奔放。

他的诗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抒发个人抑郁、不平的胸怀笔酣墨饱,他爱憎分明,有强烈的艺述魅力。在政治思想方面,由于他蔑视权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因而一生受到打击和排斥。安史之乱后的李白,年事已高,他并没有一直漂泊东南一带,而是看到李光弼出师讨伐判军,目的是为国出力,发挥自已的智慧,投奔李光弼。

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有105位帝王在洛阳定都吗?有何史料记载?

谢谢邀请!洛阳丽景门洛阳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座古都,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非要具体说出有多少个帝王在洛阳定都,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还信誓旦旦地说有105个,就更是夸张了。二里头遗址我们就来具体数一下吧,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首先从夏朝开始说起,因为有二里头遗址,被很多专家认为是夏朝中后期的都城。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准确地说出,到底夏代中后期的哪些夏王曾经在二里头定都。传世文献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而这个斟鄩,唐代魏王李泰所著的《括地志》中说:“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所以,现在有人认为二里头遗址就是斟鄩。如此说来,夏代在洛阳定都的只有太康和桀。接下来说商朝,偃师商城被认为是商王朝早期的都城遗址,就是文献记载中的西亳。

但是,商朝前期,到底有几代帝王在西亳定都?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而考古材料更是没有办法去求证的。因为有学者认为太甲曾经被放逐的桐宫可能在今天河南偃师,我们就算商汤、外丙、仲壬、太甲四位商王吧。从太甲之后,到商王仲丁,司马迁并没有明确说他们定都在哪里。西周初年形势图西周王朝是第三个定都洛阳的王朝,武王曾经决定要“宅兹中国”,而成王“定鼎郏鄏”。

但是西周的正式首都始终都是镐京。要算西周的话,大概只有成王一个算是定都洛邑的。东周王朝所有的周天子都是定都于洛阳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东周从周平王到周赧王,520年,一共有29位周王。刘邦画像西汉初年,刘邦曾经一度定都洛阳,之后很快就迁都长安了。王莽的新朝,曾经想过要迁都洛阳,还派人到洛阳修建宗庙宫室,但最终他还没来得及到洛阳就被杀了。

王莽被杀后,更始帝刘玄起初也是定都洛阳,但很快就接受了郑兴的建议迁都长安。如果长短都算的话,刘邦和刘玄,都应该被算在内。光武帝刘秀画像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开始,一直到东汉灭亡,其法定首都都是洛阳,先后有十四位帝王定都洛阳。一般人们在数东汉的世袭,往往不算北乡侯刘懿和少帝刘辩,这两位也应该算在内的。西晋王朝疆域图曹魏时期,先后有五位帝王定都洛阳。

西晋的时候,有过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三位帝王定都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一直到534年北魏分裂,始终以洛阳为首都。在短短四十年的时间内,由于政局动荡,先后有十二位帝王在洛阳定都。北魏孝明帝去世后,皇帝如走马灯一般换个不停,短的不过几个月,长的十多年。隋炀帝觉着汉魏故城已经残破,于是另外兴建了隋唐洛阳城,隋炀帝肯定是要被算在定都洛阳的帝王之列的。

隋朝灭亡后,王世充在洛阳登基称帝,号称郑国。但不久后就被李世民所灭。唐朝后期的疆域图唐朝也被洛阳算在十三朝之列,但是唐朝真正来洛阳的帝王并不多,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昭宗、唐哀帝,一共八位。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等人也曾经在洛阳定都,但这些人在中国历史上都被看成叛逆,我们就不算他们了。

后梁疆域图五代时期,确信无疑在洛阳定都的帝王有:朱温、朱友珪、朱友贞。后唐有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后晋有石敬瑭。一共八位。如此数来,我们不管在洛阳定都时间长短,都算在内,也不过数出来八十九位帝王而已。假如我们标准再扩大一些,把安禄山等人也算上,不过是九十三位。要是再扩大一些,把战国时期的东周君和西周君都算上,一共九位,也不过是102,算上王莽才103。


文章TAG:史朝义在哪里  思明被史朝义杀  史朝义  在哪  在哪里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