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打好比赛,就能够克服困难,就能够把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二、“环境恶劣”会对比赛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做好自己就能把影响降到最低所谓的“环境恶劣”,我认为有一定的夸大成份。《大明风华》把朱棣传位描述地惊心动魄,吸足了观者的眼球。

朱棣死之前是怎么安排传位的呢?

朱棣死之前是怎么安排传位的呢

《大明风华》把朱棣传位描述地惊心动魄,吸足了观者的眼球。本来,帝王出征在外驾崩,皇太子健康欠佳,几个诸侯王又飞扬跋扈、虎视眈眈,没有故事发生也不太合乎常理。尽管皇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没有出现意外,但这个过程绝不轻松。01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喜爱,被朱元璋诏令立为燕王世子,确定为燕王的继承人。

但朱棣对于朱高炽并不是很感冒,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朱棣每次出征,都把朱高炽留在后方监国。朱棣曾经怀疑太子有不轨行为,就命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太子的行为。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了成见,但胡濙被太子的诚实所折服,”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由于胡濙的劝谏,朱棣才打消了对朱高炽的怀疑,取消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但是,朱棣对其次子朱高煦却颇为欣赏,认为他更像自己,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也曾许下诺言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其言外之意,就是说太子恐怕活不了很久,他之后太子之位就是你的啦。朱高煦也冲着朱棣这个话,屡屡与朱高燧一起谋篡太子之位。但由于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及大臣胡濙等的极力维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是保住了。

但朱高煦等人的觊觎之心,却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消失。02朱棣在北征途中突然驾崩,给帝位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变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为了稳固北疆,朱棣留下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御驾亲征,第五次远征蒙古。就在得胜回师的途中,到达榆木川时(今内蒙古乌珠穆沁),突然得病身亡,享年六十五岁。据《明史·成祖本纪》记载:(七月)十六日,临时住苍崖戍,觉身体不适。

十七日,到榆木川,病情突然加重。留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尊从高皇帝遗制。十八日,成祖死,终年六十五岁。当时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秘密商议,决定秘不发丧,用锡融化后制成内棺,装殓成祖遗体,用龙车运载,所到之处,早晚饮食同往常一样,安排地方官吏依照礼制照常供给。七月十九日,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飞马回京向皇太子报丧。

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北京,皇太子朱高炽于当天派遣皇太孙朱瞻基,奉迎成祖灵柩于开平。七日,住在雕鹗谷,皇太孙到军中发丧。十日,到北京近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后殓入灵柩。之后,葬于长陵,庙号太宗。03朱高炽顺利登基,政权实现平稳过渡。从成祖本纪与朱高炽传记的一些资料来看,朱高炽得知成祖驾崩时间的记载并不一致。

成祖本纪记载,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京城,皇太子朱高炽派遣朱瞻基赶到开平奉迎成祖灵柩。而朱高炽传记资料则说,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才得知朱棣之死,皇帝的代表带着传位遗诏到达北京,这个时间有差距。朱高炽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与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商议。随后下令加强京城治安,并派大太监王贵通去南京镇守。

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如何

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如何

大家可能还记得2009年俄罗斯向法国采购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最后法国毁约赔付俄罗斯近12亿欧元(约85亿人民币),只能感慨昔日的海洋大国在经历了苏联解体之后的阵痛还没有完全恢复,军工研发实力一落千丈,沦落到2万吨级的战舰也要进口的程度。外购不如意再加上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修复入役遥遥无期,对于两栖攻击舰的需求自然更加迫切。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28日报道称,俄罗斯将于2020年开工制造两艘全新两栖攻击登陆舰,首舰计划于2020年5月开工建造,预计将于2025和2026年交付使用。该型两栖攻击舰排水量2.4万吨,可以搭载16架卡-52攻击直升机、卡-29运输直升机、卡-27多用途直升机,500-900名陆战队员以及50辆装甲车辆及10辆坦克。

船坞中还可以容纳6艘登陆艇,性能上和法国西北风级类似。 该型舰航程约11000公里,武器装备包括76毫米AK-176M火炮、30毫米AK-630近防炮、铠甲-ME防空系统等。性能上还是相对中规中矩,虽然这次是实打实确认研制及服役周期,但以俄罗斯目前的造舰水平估计要打点折扣。以往苏联时代航母随便造,现在只能造点护卫舰在人员和工艺方面的损失不是短期内可以弥补,当然大国海军还是要点像样的战舰支撑要老式舰艇服役年限越来越长的情况下,抓紧时间造两栖攻击舰成了最近切要求。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大斗魂  降到  远征  神圣  最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