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二:壹教。这一点很容易理解,统一思想,摒弃儒家提倡的仁义学说,用一种思想、理念来教导百姓,即鼓励他们忠君爱国、奋力耕战,以此将资源高度集中,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安居乐业。方法三:剥夺个人资产,驱使人们保持前进的动力。“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以奖惩刺激人民耕种、作战,让他们从中获利,逐渐变得富有。

而国家财富也在这个过程中随之增加,实力自然增强。对于富人使用奖惩,鼓励他们掏出财物换取功名爵位,这些人自然会随之变穷;而他们手里没钱了,必然会拼了命的投入到农战大业中去。说白了,就是让人们保持危机感,随时处于劳动、打仗的状态。方法四:辱民、弱民、贫民。其实跟上述理论有重合之处。《商君书·弱民第二十》中有这么一段话:“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可以这么理解:拉大不同爵位之间的待遇差别,爵位越低越没什么尊严、越高越有面子,人们自然会为了更高爵位拼命;相反的,如果不同爵位的之间差别不大,人们就会对这些虚名毫不在意,从而失去奋斗的动力。

老百姓害怕法令,自然会尊重执行法律的官员,如此则能保证法令的顺利推行;反之,如果人人轻视官员、藐视法令,那一个国家就会乱套。人性趋利避害,所谓穷则思变,越是贫苦的人就越渴求富贵;相反,一旦人们长期习惯于富有的生活,将会瞧不起君主给予的赏赐,帝王的威严就会荡然无存。方法五:杀力。“夫圣人之治国也,能抟力,能杀力”,可以理解为既要能积攒力量,更要会释放、消耗力量。

积攒力量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对外作战、释放力量,一来可以杀伤敌国、掠夺财富,进一步扩充国力;二来可以为人们提供建功立业的渠道;三来可以消耗本国的强民,避免“无事生非”;四可以通过战争增加人们的恐惧感,反过来更加团结。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国家信奉这一理念,随时处于对外作战的姿态,其目的不难理解。综上可见,对于商鞅所代表的法家理论,我们应当以更加全面的角度来评判:一方面,它具备积极意义。

用国家法令替代以往的宗法制、贵族世卿世禄制,主张不分亲疏远近、职位高低、出身卑贱,把政治利益、荣华富贵完全跟爵位挂钩,而爵位的获取只有一个渠道——农战。短期来看,这一理论瓦解了周礼所维系的阶级固化,摧毁了贵族特权,强化了君主集权,充分调动了全体百姓的积极性,秦国正是以此而走向强盛。此外,虽然封建时代的“法”是为了强化君主权力,但用法律条文取代特权、自觉性,时至今日仍具备积极意义。

以西方世界为例,他们之所以更加遵守公共秩序,并不是因为“素质高”,而是出于对法律的惧怕。人性永远是自私的,仅仅靠自觉不可能形成社会公德心,所谓的高素质都是罚出来的,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另一方面,它的局限性也一目了然。它过于信奉惩罚、利诱等刺激性手段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了人们的动物性,扩大了人们对物欲的追求,却忽视了个体的不同需要以及在精神层面的需求。

辱民、弱民、贫民等理念,毫无感情色彩,把人们当成了君主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为了让人们惧怕法令、尊重朝廷,法家崇尚轻罪重罚,以血腥的手段惩罚那些违背了国家意志的百姓。据说当初为了推行变法,秦国出现了“号哭之声动于天地,畜怨积仇比于丘山”的惨状,商鞅也给后世留下了“刻薄、少恩”的印象。总而言之,法家的理念是直接、干脆、赤裸裸的,虽然短期内很有效,但它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封建王权,容易沦为封建帝王作恶的工具;同时,由于过于严苛,让整个社会随时都形同一根绷紧的弦,一旦失去敌人就很容易丧失动力,之前一直被压抑的个体需要随之爆发,政权难以实现有序发展。

你认为商鞅是带着《商君书》到秦国的,还是到达秦国后创作了《商君书》?

商鞅法家著作应该是汇编的,商鞅又名商子,出生于卫国,国君的一个远亲,称公孙鞅,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左商,以后人们称他为商鞅。商鞅年幼喜欢法律,在魏国相公叔手下做过家臣,熟悉魏国变法。秦孝公广求人才之际,商鞅于是带《法经》到秦国,开始在秦国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商君书,记载了商鞅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提出了社会发展、四个阶段。

你觉得商鞅是带着《商君书》去的秦国,还是到秦国后创作了《商君书》?他去秦国是去干什么的,成功了吗?

《商君书》,顾名思义,是商鞅变法的总结,商鞅去秦国前不可能有这么一部书,应该是后人根据商鞅变法整理而成。从名称中也可看出,用了商鞅的封号商君,以示尊敬。至于商鞅去秦国干嘛,当然是去寻找工作机会了,魏王不用他,他就失业了,听说秦孝公求贤,他就去面试了,只是他的确有本事,变法成功,建立了不世之功。不可以以商鞅之死论商鞅之法的成败,他个人的遭遇是人的因素,但商鞅变法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运动。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宝具  英雄  全攻略  商鞅  传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