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楚地知道治理国家从何处入手,同时他身上的政治家风范更使他从谏如流,广纳有识之士,广泛听取不同见地,尤以魏征最为有名,魏征死后,太宗感慨:夫与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与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与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魏征逝,吾失一镜也。李世民治下的唐朝,从机构,军事,疆域,治吏,民生,民俗等宏观控制,同时他以政治家的视野制定‘’轻刑定律‘’,主张预防教育为主,是历朝历代所不能及,据巜后唐书》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只有29人,贞观9年,全国死刑犯292人,并且春节期间放他们回去,过完年再来待秋后受死,开过年后,竟全部都返回来了!这不得不说是治律的成功,可能那些死刑犯都觉得自己该死。

唐朝也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印度,日本,高丽国等相继访唐并学习,开创了一个吐故纳新的政治外交繁荣景象。唐太宗李世民与历朝的帝王相比,他身上呈现的与众不同之处他是一个政治家帝王。故‘’贞观之治‘’所带来的繁荣也在情理之中。再说‘’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接手于武则天之后的动荡时节,先主为他创好的政治格局使他能轻易治理国家。

唐玄宗治国励志图新与他登基后一系列的动乱也有重大关系,在治乱中他锻炼出的果敢与魄力为他治国发挥作用,正是由于战乱使君臣民上下一心,都渴望战乱结束后国家能祥和富裕,所以戮力同心使国家迅速强大而富裕,他治下的疆土首次将东北三省纳入唐朝版图,人口增至八千万,对民的怀柔政策以及开明的执政思想,文化,经济都呈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假如李建成当了皇帝,能够达到李世民的水平,开辟大唐盛世吗?

唐武德九年,时为秦王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内发动兵变,诛杀了一母同胞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在逼退老爹唐高祖李渊成为皇帝之后,李世民为了给自己这段近乎“谋逆”的过往遮丑,开启了帝王“指导”史官工作的“先河”!在李世民的“精心指导”之下,息隐王、隐太子李建成成了真正的“隐”——陷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隐括不成曰隐、不尸其位曰隐、违拂不成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中国古代《谥法》对隐的解释)。

不显尸国、不尸其位……李世民给胞兄这么一个谥号,无非是在强调李建成无才无德,不配皇太子之位,自己才是“真命天子”!那么,李建成真的无才无德吗?假如他成了皇帝,能够达到李世民的水平、开创另一个“盛世”吗?行政方面李世民之所以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渊彼时已经结束了“纠结期”,坚定了让李建成接班的想法。

为了避免李世民尾大不掉、倒逼李建成,李渊已经在着手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为李建成将来顺利接班铺路了。著名的“张亮谋逆案”(不是麻辣烫、也不是爸爸去哪儿)其实就是李渊对李世民下手的第一步!说白了,彼时的李世民通过正常途径接班已无可能,而且已经被父亲逼到了墙角,所以才铤而走险发动了那场军事政变。换言之,李渊对李建成的能力还是比较满意的。

李渊曾经为立储的问题纠结过,如果李建成真的无法胜任皇太子乃至皇帝的角色,李渊似乎不太可能仅仅因为拘泥于“嫡长子继承制”就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别忘了,隋炀帝杨广和李渊可是表兄弟!隋王朝二代而亡的教训历历在目,选错接班人的严重后果李渊不可能不清楚!而且,在李渊太原起兵之后,李建成就担起了留守大后方的重任,大后方的行政性事务和前方大军的后勤保障几乎都是李建成负责的,他干得非常好!这起码说明,李建成的行政能力和总揽全局的功夫还是比较到位的,这不正是当皇帝所需要的吗?至于上马打仗,历朝历代有几个皇帝“御驾亲征”过?因此,李建成如果当上皇帝,行政方面几乎不需要作任何适应,驾轻就熟。

反倒是李世民,行政这一块其实是个短板,他个人更多地还是侧重于军事领域,行政方面主要还是得益于用人,如房、杜、长孙等等,都是行政方面的大才。军事方面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长子兼法定继承人,出于安全和稳定的需要,从太原起兵一开始便失去了上战场的机会。但是,这并不代表李建成缺乏军事才能。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李世民可以披挂上阵、李元吉甚至能和尉迟敬德打成平手,说李建成手无缚鸡之力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换言之,李建成很可能军事素养也是非常不错的,只是因为嫡长子这个身份,失去了表现的机会。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国学  大唐  盛世  升温  眼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