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新加坡比香港小人口比香港多为什么没有爆发住房问题

新加坡比香港小人口比香港多为什么没有爆发住房问题其实很多社会上的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我们国家高房价,早已让父辈们倾尽一生,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将房子压在身上,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可群众依旧要面临天价房子,而我国的香港更是国际经济中心,亚洲四小龙,住房问题,可想而知,20来平都能让人喜极而泣,可为何国土面积只相当于我国深圳市三分之一,比香港还小的新加坡,却人人有房住,房价也在所有年轻人的承受范围内呢?这就是世界闻名的“组屋”制度。中国香港,占地面积110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752万,新加坡,占地面积71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570万,只要你是新加坡人,成长到相应年纪,就可以申请办理政府部门建的组屋,价钱仅有商品楼的1/5左右,近乎享有永久产权,而取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的,满足相关标准,同样,也可以申请办理,这就特别厚道了,完完全全就是住有所居啊,假如,买来不住,再转手出去,这在新加坡是绝不可能的,它们有特别健全完善的相关规章制度,还有强悍的监管方法,新加坡的有钱人是不可以申请办理组屋的,只可以去买私营企业商品楼,价钱与中国一线城市类似,统计数据表明,新加坡市民80%申请办理了组屋,仅有20%买商品楼。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在1960年进行到现在,新加坡的建屋局一共创建了住宅120多万套,有80%的新加坡市民都是生活在这类组屋之中的,建屋局是新加坡公用住宅建设规划的中心,是直接由新加坡的发展部负责任的,司职于新加坡公用住宅的土地储备,建设规划以及运营管理。新加坡,被称作李家坡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这儿,不存在资产阶级敢捆绑政府政策的行为,仅有依附于政府部门的资格,其组屋修建的资金便是由新加坡国营企业与征收个人所得税得来的,新加坡国营企业特别强悍,世界非常知名的淡马锡集团公司,近乎把控了一整个新加坡的民生国计,再加上项目投资有度,为新加坡累积了巨额资本,其次,所得税是向全民征缴的,个人收入低的就收少,个人收入高的就多收。为此,建组屋的钱就源源不断的来了。新加坡为了更好地保障所有居民住有所居,采用“组屋”制度,年轻群体一个个买得起房,不存在什么生活压力,这真的是让人嫉妒啊,明显影响新加坡年轻群体努力奋斗的心嘛!或许国情不一样,但是,我们是不是,同样也可以,在一些地方或者城市试点组屋制度,学一学呢!背一生的房子,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还有何意义。

目录一览

2,新加坡房产相对于其他国家有何优势

1.国际大环境推动新加坡房产投资在新加坡国内来讲,房价的最大的支撑因素就是目前的负利率。欧美各国的利率依然处于历史低位,美国近年多次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资金流入新加坡的房地产业,导致新加坡房价一直处于大幅上扬状态。新加坡住宅地产的价格从2009年到现在上涨了51%。另外欧美经济面临严重的困境,欧美金融危机的外溢风险日益严重。日元持续走软成为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潜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亚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较高的租金和低利率以及市场价值和充足的当地资金,使得东南亚投资者的态度相对积极,东南亚房地产市场成为了外国资本和买家的投资热点。2.新加坡自身的竞争优势新加坡是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去年吸引到的固定资产投资创下历史新高,对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17%。新加坡全方位的优势包括健全强大的基础设施和宜居环境以及有利的投资条件、亲商的环境等带动国际买家对新加坡青睐有加。与盛行炒房炒地,房价高得离谱而且房产泡沫较大的香港比较,新加坡房地产市场表现的相当平稳,房价走势稳定上扬,房产泡沫成分少,且利率保持低水平,实乃当之无愧的亚洲最佳房地产投资地。中国买家认为:目前在新加坡购房性价比更高,不仅可以得到99年产权,而且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条件、安全的环境以及舒适的生活等。考虑子女的教育和未来,新加坡无疑最适宜孩子安定学习成长以及未来工作发展的国家之一。3、供需不平衡买房需求依旧不减新加坡政府日前公布人口白皮书,预计国内总人口数量在2030年将来到650万~690万。政府在鼓励生育的同时,还每年引进1.5~2.5万个新移民和批准3万名外籍人士成为永久居民。新加坡政府调控旨在打压房产需求,如果不增加供应,结果就是把大众(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外国买家)买房的需求向后延。一轮轮调控的出台,新加坡并没有在房源供应上增加很多。尽管接下来四年新加坡将有近20万个新住宅单位建成。但目前市场供需极度不平衡。大量的组屋在未来十年进入40年的年龄,但如果拆掉这些房子又重建,以目前的建房速度和供应量,这几年将无法满足现有的和未来增加的人口需求。新修订的额外买家印花税虽然减少了炒房客的炒作和投机,却也使大家意识到了房产的价值,更加不轻易卖房,这导致买房变得越加的困难,从而市场买房需求得不到满足。尽管现在预测降温措施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还为时过早,但并不排除新加坡政府的再一次政策干预,或将从购房贷款比例入手,届时房市入场门槛更高更难。眼下房地产市场的恐慌气氛逐渐在平息,是在新加坡投资房地产的绝佳机会,或将是最后良机。


文章TAG:新加坡为什么不打压房价新加坡  为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