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龙山路26号建于1903年的的胶澳总督府旧址是青岛德式建筑中最气派的一个,是过去德国驻青岛总督和海军要员办公的地方,现为青岛市人大和市政协办公地。地址:沂水路11号建于1932年的圣弥厄尔教堂是青岛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和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可容纳教徒千人,建议避开人多的时间游览。

地址:浙江路15号建于1930年的花石楼坐落于八大关景区南端,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俄式建筑,既有哥特式尖顶,又有圆塔型柱楼,楼顶可俯瞰汇泉湾和太平湾。相传解放前蒋介石曾居于此,解放后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地址:黄海路18号建于1938年的圣保罗教堂为罗马式建筑,沿内部60级台阶可达24米高的钟楼。

教堂建筑面积1482平方米,可容纳300余人做礼拜。地址:观象二路1号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栈桥位于中山路南端,全长440米的桥身从海岸探入青岛湾深处,桥南端半圆形防波堤内建有两层"回澜阁",为“青岛十景”之一。如果你带着伴侣来青岛,一定要和他(她)去奥帆中心情人坝,坐在石阶上吹吹海风,看帆船和在头顶盘旋的海鸥,然后慢慢等青岛最美的落日上演。

合肥的地标建筑是哪个

一、大钟楼"大钟楼"是合肥人的通俗说法,其实它的全名应该叫作"合肥长话通信枢纽工程"。"大钟楼"于1975年动工建造,于1980年12月投入使用,是当时合肥地区的最高建筑。二、包公祠包孝肃公祠简称"包公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高地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后易名为包公祠。

这个高地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三、城隍庙合肥城隍庙昔为合肥著名道教庙宇之一。建于北宋皇佑三年(1051),重修于清同治十年(1871),传为遵照李鸿章意旨仿北京颐和园内戏楼式样建造。古时是演戏娱神之处;整个庙宇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大庙前有旗杆矗立,前方左右两侧有钟楼、鼓楼、牌坊与之对应,山门口有石狮相对。

山门3间,左右耳房共10间;戏楼5间,两旁耳房共8间;大殿3间,两侧耳房共6间;大殿和戏台之间东西厢房共24间,代表古代宣扬孝道的"二十四孝";大殿前有香炉1座。一楼分别设城隍殿、十王殿、三皇殿、元辰殿、龙王殿、祖师殿、福德殿、文昌殿、财神殿、灵官殿等道教核心殿堂。供奉北宋城隍孙觉及夫人、西王母、送子娘娘、慈航大士、十殿阎君、三皇、斗姆元君、龙王、张天师、福德神、文昌神、财神、王灵官、哼哈二将、牛头马面等道教众神像,并设立城隍、城隍夫人寝宫和阴司刑狱设施。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四水  归堂  建筑  地标  上虞  上虞地标性建筑哪个公司所建  建筑呈现‘四水归堂’的意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