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历史名人有哪些(注意:必须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李姓是大姓,名人很多。今天介绍几位新中国的李姓领导人和开国上将,他们是:△李济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1992年6月21日),湖北黄安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政治局常委。

△李富春(1900年5月22日一1975年1月9日),湖南省长沙市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工交办主任。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常委。△李达上将(1905年4月19日—1993年7月12日),陕西省眉县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防部副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李克农上将(1899.9.15~1962.2.9),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情报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李涛上将(1905.9.4—1970.12.20),湖南省汝城县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作战部部长兼第1局局长、工程学校校长、中央军委技术部部长、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政委等职。

△李天佑上将(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广西临桂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志民上将(1906年7月9日-1987年11月16日),湖南省浏阳县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陕西军区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政委、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志愿军副政委、志愿军政委、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委等职。

红旗河真能改变我国西部缺水,改写亿万人的命运,你支持吗?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412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63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国河流年径流量为27000亿立方米,蕴藏了巨大的水能,但是我们开发利于不足,利用率仅20%左右,大部分河水都白白注入大海,或者流入他国。我国年径流量排名第三位的国家:我国最大河流是长江,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我国排名第一位;第二名为珠江,年径流量为3338亿立方米;第三名为雅鲁藏布江,年径流量为1654亿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呈现南多北少,西南多西北少的特点。为了改变这种“尴尬”局面,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用水紧张问题。比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大入秦工程、引黄入晋工程、引碧入连工程等等。目前,这些工程都开始发挥各自作用,各司其职。当然我国专家还提出许多引水工程,而其中争议最大的要属“藏水入疆”工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旗河”工程,就是将我国第三大河流雅鲁藏布江等水引到西北内陆。

如果“红旗河”工程真能改变我国西部缺水,改写亿万人的命运,你支持吗?为什么?“红旗河”工程,也就是“臧水入疆”工程,可以缓解西北内陆旱情,彻底解决西北内陆的水资源问题。如果该工程成功,我国又多了一个“南泥湾”。此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果该项目开工,笔者绝对支持。“红旗河”工程,最早由“S4679课题组”提出。

该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等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预计全长6188公里,落差1258米,年调水量600亿立方米,平均坡降万分之2.10,主体工程投资约为4万亿元,建设周期十年左右,可提供1.5亿国民的发展空间,引发近2亿人的经济地位重构。

“红旗河”工程的具体方案如下:从雅鲁藏布江(国际上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大拐弯处”取水,沿途取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后沿青藏高原边缘穿横断山脉,经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白龙江、渭河等, 通过明渠、隧道、水库将河流相连,到达刘家峡水库,全程采取自流方式。“红旗河主线”是从刘家峡水库,进入河西走廊,绕昆仑山北面流入新疆的车尔臣河,后经且末河、若羌河、科里亚河,直到新疆阿克苏河地区。

三条支线分别是:支流一“漠北河”,从甘肃出发,往内蒙古方向走,最后的目的地为北京密云水库。支流二“红延河”,穿过黄河,绕经白云山和六盘山,直至陕北地区的延安。支流三“春风河”,从河西走廊出发,途径玉门关,最后目的地是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等。“红旗河”工程提出后质疑声从未间断,2015年国家水利部就曾出面否认启动“藏水入疆”工程,难道“红旗河工程”只是个骗局吗?曾经红极一时,网上充斥着“塑天大运河”、“大西线调水方案”、“红旗河工程”之类的消息。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水利  鼎禹  科禹  江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