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是谁呢?李鸿章是也。李鸿章是主和派,听到镇南关大捷,觉得正好乘胜谈和。最后中法签了一个协议《中法新约》,这个协议正式放弃了中国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是吃了亏的,所以说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当然了,现在又有说法,认为李鸿章当时的作法也是有考虑的。这个脑洞老师就不深究了。只说冯子材接到命令,当然是很不爽啊,打法国鬼子的爽那肯定跟打太平天国不一样啊。

打太平天国顶多就是一功臣,这一打就是民族英雄!但没办法,民族英雄也得给功臣让路。最终冯子材是收兵回国。此后,冯子材也带过兵,当过封疆大吏。十八年之后,以85岁高龄去世。这是冯子材跟刘永福 。再讲讲广西的地理。聊聊两广的大哥大。两广就是今天的广东、广西,又称为两粤。跟湖广有点类似。那两广第一个大哥大是谁呢?湖广我们知道,以前是武汉,现在是双雄:武汉跟长沙。

那两广的老大哥是谁呢?可能有的亲说是广州。不好意思,广州现在虽然经济发达,是一线大城市,但广州只是广东大哥大。它的影响力到不了广西全境。那是广西的南宁?当然也不是,南宁现在虽然在建设东南亚中心,但这个东南亚中心也辐射不到广东。那是广西老中心桂林?也不是,桂林更多是一个驿站形态的城市,它是中原政令抵达岭南的第一站。

比较靠北,对南方的辐射力比较弱,这也是后面把广西省会搬到南宁的原因之一。真正两广地区的第一个大哥大城市其实是广西的梧州。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从两广的概念说起。两广的概念来源于明代宗景泰三年,当时明朝大臣于谦奏请设两广总督,统管两省,治所就设在了梧州。为什么设在梧州,而不是广州呢?这是梧州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两广地区有一条大龙脉,从大桂山到六万大山,把岭南分成了两块,一个是广南东路,一个是广南西路,这就是广东跟广西的地理分界。梧州就恰好处在两者之间。而且,梧州是桂江、桂江的交汇处,通过水路,可以连通两广,又是可以扼守两广地区的军事要冲。所以韩雍在《开设总府记》中就说道:维梧州介乎两广之中,水陆相通,道里适均,群山环拱,三江汇流,岭南形胜,无可比拟。

反正这个地方是两广最紧要的地方。“可扼百粤之吭,若于此建立总制衙门,则臂可指使,最为紧要”这样两广总督就设在了梧州,这一设,打通了两广,使两广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别的不说,在管理上就互补,怎么互补呢?用广东的钱,武装广西的兵。广东经济发达,钱多。而广西彪悍,兵员战斗力强,近代史三大省兵力较量,太平天国就是广西兵源,湘军是湖南兵源,淮军是江淮兵源。

到了后面,桂系也是民国军队重要的一脉。比如梧州也有一个很厉害的将领:李济深。李济深是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他曾经当过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这个有多牛呢?八路军下辖第四军,第四军是北伐主力,在汀泗桥、贺胜桥大胜吴佩孚,当时叶挺还是下面的一个团长。后面,李济深数次反蒋,被蒋介石三次开除党籍,八路军跟第四军的番号就没了。

再到国共第二次合作打日本,蒋公有点小心眼,把八路军的番号给了红军北方主力,所以红军主力就改编为八路军。而叶挺回来后,带领南方游击队,他主动提出改编成第四军。为了区别,叫新四军。现在李济深在梧州还有一个故居,山清水秀,一路上有农家乐之类的生态旅游点。有空可以去那里玩一玩。这就说远了,且说梧州成为两广总督的开府之地后,就坐上了两广大哥的龙头宝座,对内管着两广的治安,对外还要打打海盗什么的。

战略重要性不必多说,孙中山先生就很重视悟州,曾经数次到悟州来组织革命,他的女婿戴恩赛就在梧州任过要职。现在梧州有中国第一座中山纪念堂。建筑非常古朴。外面还有两座明代的石狮子,相当的萌。直到今天,梧州还有很多大哥的余味。比如有中国最大的骑街楼。很多人奇怪,梧州城不大,怎么有五百多座规模的骑楼呢?这是因为梧州因为是两广中心,又是三江汇聚之地,是广西物资外运的中转站,到了近代又开了通商口岸,成为一大物资集散地。

骑楼就是当年的商人修建的,可以挡风挡雨挡太阳。而历史的秘密就隐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里。梧州的小吃极为丰富,不亚于美食之城广州。从冰泉豆浆到纸包鸡从凉茶到龟苓膏从艇仔粥到沙河粉从回味无穷的六堡茶到越霉越正的豆腐渣你咀嚼出的不仅仅是味蕾的盛宴,也是两千两百年的厚重历史。而那些古老的故事至今传唱在街头巷尾的粤剧唱段里。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西林县  那劳有  那劳镇  中心小学  百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