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氏的栾盈与范氏的范鞅同为公族大夫,但是两人不和,也因此引发了晋国又一次内乱——栾氏之乱。“栾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怀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桓子卒,栾祁与其老州宾通,几亡室矣。怀子患之。祁惧其讨也,愬诸宣子曰:‘盈将为乱,以范氏为死桓主而专政矣,曰:‘吾父逐鞅也,不怒而以宠报之,又与吾同官而专之,吾父死而益富。

死吾父而专于国,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其谋如是,惧害于主,吾不敢不言。’范鞅为之征。怀子好施,士多归之。宣子畏其多士也,信之。怀子为下卿,宣子使城着而遂逐之。”(《左传》)于是栾盈被迫逃往楚国,而后范氏又杀了众多栾盈的党徒,“知起、中行喜、州绰、邢蒯出奔齐”,于是不久后,栾盈也从楚国去了齐国。“晋将嫁女于吴,齐侯使析归父媵之,以藩载栾盈及其士,纳诸曲沃”,栾盈以魏舒为内应,攻入晋都,范鞅派斐豹击杀“栾氏之力臣督戎”,而后“用剑以帅卒”,故栾氏退,栾盈逃往曲沃,晋兵攻破曲沃,杀死了栾盈,自此,范氏消灭了栾氏,而赵氏、韩氏、中行氏、知氏、魏氏等相继兴起的大族也与范氏相好,并称为“六卿”。

而晋国国君也已经是有名无实了。“六卿”共同掌权了几十年,到了鲁定公十三年,晋国内乱又爆发了,这次则换成了范氏和中行氏。“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午许诺。归,告其父兄,父兄皆曰:‘不可。卫是以为邯郸,而置诸晋阳,绝卫之道也。不如侵齐而谋之。’乃如之,而归之于晋阳。赵孟怒,召午,而囚诸晋阳。

使其从者说剑而入,涉宾不可。乃使告邯郸人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遂杀午。(《左传》)于是,赵午的儿子赵稷和涉宾“以邯郸叛”。由于赵午是荀寅的外甥,而荀寅又是范吉射的亲家,于是范氏、中行氏也一同作乱。赵鞅被迫逃往晋阳。“晋人围之。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文子欲以为卿。

韩简子与中行文子相恶,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于是,知氏、赵氏、韩氏、魏氏联成一气,范氏、中行氏逃到了朝歌。晋兵围攻朝歌,但由于齐、鲁、卫等国的捣乱,未能消灭范氏、中行氏,而邯郸也未降,于是联合朝歌的范氏、中行氏。“冬十二月,晋人败范、中行氏之师于潞,获籍秦、高强。

又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而后赵鞅又带兵劫了齐国送给范氏的粮饷,加紧围攻朝歌,荀寅逃到邯郸。赵鞅又急攻邯郸,邯郸投降,荀寅逃到鲜虞。齐国会合鲜虞人,将荀寅送入范氏的柏人,晋兵转攻柏人,荀寅和范吉射最终逃到了齐国,自此,范氏、中行氏之乱才平定。范氏、中行氏灭后,知氏、赵氏、韩氏、魏氏共分二氏领土,势力愈大,其中,知氏最为强盛。

知伯向赵氏、韩氏、魏氏索要土地,赵氏不肯,知氏便邀合韩氏、魏氏围攻赵氏,“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于是赵氏、韩氏、魏氏三家合力,灭了知氏。所以,晋国政权归入赵氏、韩氏、魏氏三家。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後而三分其地,这就是“三家分晋”。自赵盾得政,到“三家分晋”,晋国的大权从始自终都掌握在卿族手里。

九年义务教育是否可以分重点班与普通班?

不少答主朋友赞成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分重点班与普通班,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在班级授课制的现实条件下,想要真正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这些答主朋友却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义务教育的目标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而他们讨论是否需要分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前提,依据的却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非常片面而且有违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

笔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绝对不允许分重点班和普通班,理由如下:1、 如前所述,划分重点班与普通班仅依据学生考试成绩,维度过于单一,并不能真正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人的天赋才能是多方面的,考试能力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就给某些孩子贴上“劣等生”的标签,很可能会对他的人生带来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

2、划分重点班与普通班,打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幌子,本质上却是对大部分学生的冷漠放弃。优质的师资、小班制、先进的教学手段,全部向重点班倾斜。却并未对普通班量身定做合适的课程,而是用相对更差的教学资源来敷衍。很多学校只关注重点班,对普通班的成绩根本不作要求,任其自生自灭。3、 划分重点班与普通班有违国家政策,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正如我们反对一些地方办重点校、反感择校热一样,办重点班更是赤裸裸地挑战教育公平。为了孩子能进重点班,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可能给权力寻租带来机会,给有权有钱者留下暗门,却把底层民众堵死在门外。4、 划分重点班与普通班势必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再美丽的借口也是借口,掩盖不住拼成绩、出政绩的本质与目的。

五十元的汾酒放十年与现买的三四百多的汾酒哪个更好?为什么?

50元的汾酒放10年与现买400元汾酒哪个更好喝?为什么?从三个方面讨论本题:第一个,酒质的区别50元的酒和3、400元(以下简称400)的酒,差距好大,起码在两个档次:50的低档大路货,400的中高档。如果是传统酿造的酒,最多三个档次:优质、一级和二级。如今的档次不这样区分,用价格来区分:百元以下的是低档,千元以下的是中档,千元以上的是高档。

看着也是三档,其实性质变了,主要是白酒的生产工艺变了,评价标准也跟着变了。也就是说,现在的商品酒,不再是传统工艺的原浆酒,是原浆酒基础上的勾兑酒,确切的叫做合成酒。原浆酒里加水加香精,低档酒还要加酒精,然后合成商品酒。第二个,年份的区别理论上,陈放10的白酒,指定好于新酒。或者说,二级酒陈放10年,要比一级新酒好。

如果都是一个级别,那就不用多说,陈酒醇于新酒多。当下400元/瓶的酒,不可以用过去的标准衡量,因为不是原浆酒。按目前行业通行标准,所有商品酒都不是原浆酒,均为酒精、原浆、香精勾兑而成。价格高低也不在酒质,而在三者不同的比例。价格越高,原浆比例越大,酒精酒比例越小;反过来价格越低。当然原浆酒里还有老酒部分,新工艺里叫做调味酒,做菜用味精一样调味,用量也是极少。

当然还有个关键因素,汾酒是清香型白酒,新酒比老酒适口。有人不信这个,说所有白酒都是陈酒好喝。可是汾酒偏偏新酒好喝,这也是汾酒更容易勾兑的原因,新勾兑出新鲜味,市场表现就比其他的香型出色。第三个,什么样的酒按照过去的市场价格,1968年的模板,65度1.2斤/瓶的汾酒,当地批发价2.62元/瓶,零售价2.88元/瓶。

不说价格高低,确定是原浆汾酒。现在的价格都知道。但是,原浆价格还是不高,合到600-800元/斤,只是厂家不卖,商品酒里没有原浆酒。之所以提到这个内容,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酒才可以陈放,放成陈酒好喝?答案是:原浆酒才可以陈放,放成陈酒好喝。因为原浆酒具有生命活性,陈放期间,酒体里的酯类醛类酸类与乙醇不断发生反应,表现为酒体香味发生着变化,越来越香醇。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九次  太原  九年  划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