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西面的晋国和韩国,还有秦国,更是山高路远,沟河阻隔,更不能图谋攻占。唯有宋国西南面临近楚国的郑国可恨,一个小小的郑国的国君郑文公,竟敢违背宋国的意愿,投靠楚成王,让郑国归属于楚国,真是岂有此理!不攻占郑国,决不罢休。攻占了郑国之后,再讨伐楚国,找楚成王算帐,以解心头之恨。然后,再图谋霸主地位,成就霸业。

泓水决战公元前638年深秋,宋襄公亲率宋国、许国、卫国等国的联合军队,大举进攻占了郑国不少地方。郑国告急,郑国国都危在旦夕。郑国国君郑文公眼睁睁看着大片国土被占,国都难保,心急如火,只得向楚国告急,求救。楚成王听到消息后,勃然大怒,心想你宋襄公真是胆大包天,敢碰楚国的归属国,我要让你知道楚国的厉害,知道我楚成王的厉害。

楚成王的厉害之处,也是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出兵直接到郑国阻击宋国联军,在郑国国土上打仗,而是采取了攻宋以救郑的办法,亲率大队人马去攻打宋国。宋国得知消息后,内部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意见。宋襄公准备应战,大司马等人想以讲和的办法平息,这场战争,不同意应战。大司马劝阻宋襄公说:“商朝不得人心,宋是商的后代,你要想复兴它,很难。

再说,楚强宋弱,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很大,我方很难取胜,以讲和从郑国撤兵为上策”。但是,宋襄公不听劝阻。因为,一是宋襄公要报捆缚之仇,以雪耻解恨;二是宋襄公认为,楚国距离宋国一千多里,楚军长途跋涉,来进攻宋国,一定会疲惫不堪,正如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透薄绢一样,打起他们来,不堪一击。于是,宋襄公让一部分联军驻扎在郑国,自己革领宋国军队回到宋国,驻扎在泓水北岸。

大司马见宋襄公执意要战,只得顺从。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宋襄公,谋划策略,制定应战措施,又在宋国各地招兵买马,集结兵力,在涨水摆下阵势。涨水,是春秋时的一条大河,西北东南走向,在今柘城县城西北、睢县城东南。这条河,虽然比不上黄河、长江那么大,但也不小。民谣说:“泓水宽,燕子也要飞三天。

涨水无风三尺浪,有风要翻船。”这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但从中也说明涨水是一条大河。楚国在宋国的西南面,在泓水以南,宋国在泓水以北。楚军进攻宋国,必定先到泓水南岸,然后渡水到达北岸。如果宋军在北岸严密把守,并采取恰当的战术,很有可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司马非常明白这一点,他想凭借涨水这一天险阻击楚军,打败楚人。

楚成王也非常了解涨水地势险要,因为三年前他曾图谋伐宋,但到泓水考察后,他打消了这一念头。这次攻宋,他十分小心谨慎,做了周密的部署。决战未开始前五天的下午,在涨水北岸等待楚军的宋襄公,大司马和目夷,站在兵车上,透过树林,向河南岸眺望,看见有十二个人各骑一匹马飞奔而来,停在南岸。他们从马身上跳下来,又从马身上卸下竹竿和绳子,扛在肩上,有四人向上游跑去,四人向下游跑去,四人留在中间向水边跑去,然后分别试着,探着,或蹚水,或洑水,到达北岸,各自在岸边,在水中,插上竹竿,扯上绳子。

做完之后,又都骑上马飞奔而去了。大司马转过头来,对宋襄公说:“他们作的是渡水标记。他们要按照作好的标记,兵分三路渡水。”宋襄公问:“他们是不是有诈,在迷惑我们呢”?大司马说:“楚国曾几次跟别国打仗,都是事先在河中作渡水标记。”宋襄公点点头,然后说;“咱们把标记给拆掉吧”?大司马说:“不必。咱们在作标记的地方加重兵力,拦截他们”。

宋襄公又点了点头。楚人在泓水中作过标记之后,一连几天不见动静。这可能是在麻痹宋军,松懈宋军的斗志。宋襄公和大司马也确实等得不耐烦了,但他们却显得很平静,一点也没有流露出急躁的情绪,他们怕影响士兵。他们要求将士们好好休息,准备好迎击来犯之敌。平时,宋襄公在士兵面前总是表现出一副长者仁慈的面孔,关心士兵的生活。

士兵们对宋襄公也很有好感。士兵们按照宋襄公的要求,耐心等待楚军的到来,决以死战。春秋时,泓水一带的气候,跟今天的气候显然不同。那时,这里一进入深秋,天上就飘起大雪来。宋襄公和将士们一直等到决战前一天的下午,仍不见楚军的踪影。至黄昏时分,天上飘起雪花来。风雪中,泓水南岸突然出现了一队骑兵,停下来,向北望了望,然后从马身上跳下来。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睢县  有个  看吧  城南  商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