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三阿哥胤祉又揭发了大阿哥用魇镇加害太子胤礽之事,康熙大怒之下将大阿哥胤褆囚禁,其就此退出争夺行列。而八阿哥胤禩同样遭到关押,但不久后便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由于四阿哥胤禩曾支持复立太子胤礽,康熙不久后加封其为和硕雍亲王。△康熙皇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由于胤礽复立之后,为巩固储君之位开始大肆结党营私,逐第二次被康熙废黜,并从此开始被圈禁,一直到死。

而三阿哥眼看局势混乱至此,主动退出争夺行列。胤礽二度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禩因结党营私引起康熙关注,在屡遭打压、自觉争夺无望之下,于是带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等八爷党,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而四阿哥胤禛在看到胤礽已无复立可能后,也开始加入到争夺行列,十三阿哥胤祥则成为其支持者。于是朝中开始形成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股势力。

△雍正皇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此时八爷党支持的是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则在京城。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日后八爷党人遭到清算旧账。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胤禛的韬光养晦在九龙夺嫡中,四阿哥胤禛其实只用了一招,那便是韬光养晦,他表面上虽然没有参与争夺,但却在暗中不断积聚力量,由于未过于暴露,他的力量并未在争夺中受到过多冲击,更未像八阿哥胤禩那样引起康熙的注意。

△八阿哥胤禩在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当时众阿哥纷纷参与争夺,胤禛不仅没有参与争夺,反而支持复立胤礽,有了废太子胤礽这块金字招牌,他的势力自然免于受损。而太子胤礽在复立之后,自然也将四爷一党当做了自己人,自然不会受到打压。胤禛为了避免参与过审,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不仅与太子一党搞好关系,与其他兄弟之间也维持着一团和气。

他不像太子和八爷那样大肆拉拢朝臣,而是重点出击,拉拢的人数虽然不多,却各个身居要位,关键时刻爆发出的能量同样不可估量。△十四阿哥胤禵在胤礽二次被废之后,虽然已经明确形成了四爷和八爷党之争,但胤禛即使已经亲自参与争夺,但却仍然保持着韬光养晦的做法,他的争夺并未显得有多么大张旗鼓,而是提出了整顿朝廷积弊的政治方针,与八皇子胤禩的仁义方针相对立,而胤禩的这一方针却正好对了康熙的胃口,其实康熙对自己晚年朝中的陋习并非没有发觉,只是没有精力去治理罢了,胤禛的这些做法,自然获得了他的好感。

胤禛的韬光养晦,使得政敌始终没有将其放在心上,没有集中力量对付他,而且不仅没有引起康熙的注意,反而获得了康熙的好感。这使得他的力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存,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等人在其继位的关键时刻,均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胤禛到底是如何继位的胤禛到底是如何继位的,是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还是运用了一些手段从而夺取皇位,一直以来便有争议。

其关键就在于康熙皇帝的“遗诏”,这份遗诏一式四份,分别收藏于台湾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但由于康熙遗诏是在雍正登基后颁布天下的,并非康熙真迹,使得这份遗诏根本无法证明雍正是否篡位。△十三阿哥胤祥关于雍正篡位之说,流传最广的无疑为“改诏”之说。根据说法,康熙遗诏的原文是要“传位十四阿哥”,而雍正(另说隆科多)却将其中的“十”字改为了“于”字,于是这份遗诏便成为了“传位于四阿哥”。

然而,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原因有两点,一是语法不当,这种传位诏书一般情况会采用“传位皇十四子”这样的写法,即使将“十”改为“于”,也无济于事。二是满文无法更改,这种重要的诏书,均采用“满汉”双文书写,即使修改了汉文,也无法修改满文,而且当时汉文的“于”字应该写作“於”,是根本无法修改的。△康熙遗诏那么是否就可以认定雍正继位毫无疑问了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这仅能证明诏书未经修改,却不能证明胤禛没有篡位。

原因就在于,这份诏书根本不是康熙真迹,有伪造的可能性存在。有隆科多、张廷玉、马齐等人在,胤禛一党要伪造一份康熙遗诏太过简单了,八爷党根本无能为力。综上所述,雍正到底是如何继位的,目前仍然是一个迷。不过,按照正统继位说学者观点,如果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证明康熙要传位于其他皇子,那么雍正的继位便是合法的。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档案局  党史  辽宁省  档案  发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