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被税务稽查连查三次,为何总能查到我?

焦点财税:只为提供优质财税干货!点击右上角一键关注,获得更多精彩财税知识!如同每个人都不喜欢跟医生有频繁往来一样,相信没有一个企业会喜欢税务局老是来找自己,因为这就相当于你的公司有涉税风险,但是不愿意也没用,有些单位偏偏总是容易引起税务局的"关注",三天两头上门拜访,整个公司提心吊胆,却又无可奈何!后来有内部人士透露,原来是因为公司总是在这几个方面出现异常,于是引起了税务部门的关注,这种情况在金税三期上线之后表现尤为明显,有些公司直至被查处以后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一直以来的做法又是什么时候引发涉税风险的!1、未及时报税。

未按规定时间,向税务局报税,或报税不完整,就已经被金三监控,成为税局的重点"关注"对象。2、员工人数、经营场地与报表的收入规模不符。有些企业人员多,场地大,而报表上只有少量收入,不符合业务逻辑。或人员少,销售收入多,可能存在虚开发票行为。3、 收入利润等波动大每期收入利润、交税金额波动大,忽高忽低,又不符合行业规律,更可能引起税务局的注意。

4、预收账款、存货金额长期居高不下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存在少确认收入、少交税的可能。5、设备规模等与营业收入不配比如果设备多、用的水电多,而报表上的收入小,那税局就会关注是否少确认收入了。6、其他应收款、应付款金额大,长期挂账有可能是股东分红不交税,通过对其他应收款抽取公司资金。其他应付款金额大有可能是收入长期不入公户,而公司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在公户里面,股东通过其他方式向公户输送资金,挂其他应付款。

7、平均人员工资较市场上低,不符合逻辑即有可能为了少交个人所得税,将工资压在5000以下,税局很可能关注了,特别是服务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等需要用到中高端人才的企业。8、没交印花税、房产税等小税种一般来说,只要有经营,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印花税。公司用的场地要么是自有的,要么是租的,那么都涉及到房产税。特别是租用的房屋,税局会关注是否签合同,出租方是否交房产税。

9、非经常性事项发生大额转让资产(包括厂房、土地、设备、对外投资等)、分红、报废资产、产生大额坏账等,这些如果没有按规定交税或税务处理,会引起税局关注。10、铁公鸡企业长期一分钱税都不交,或交一点点税,税负率远低于同行业水平的,会引起税局关注。税局是如何通过大数据判断企业税款有无异常?金税三期大系统将依靠第三方的力量——金融管理、国土、住建、公安、民政、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部门的支持来查税。

①关注企业收入,通过企业成本和费用来比对企业利润有无异常。②企业成本费用,通过核对企业每一笔支出、产品及对应发票,来判定有无异常。③企业库存,作为一个有相对稳定的周期性波动数据。可以通过比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数据,来检查有无异常。④企业银行账户,通过对比应收账款的金额来判定有无异常。⑤企业应纳税额,若企业增值税额与企业毛利不匹配、企业期末存货与留底税金不匹配;企业缴纳的地税附加税费,与国税增值税比对不一致等等,都能通过大数据被识别出异常。

这9类企业要小心了,以后将被重点稽查!一、虚假开户企业随着实施的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及即将到来的金税四期,会多维度的核查企业真实性,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识别企业是否有开户资格。二、空壳企业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那些想利用空壳公司开户,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洗钱、偷逃税款等违法犯罪,已经行不通了。三、少交个税和社保的企业施行五证合一后,税务、工商、社保随时合并接口,企业人员、收入等相关信息互联,虚报工资已经没余地了,且自11月1日起,15个地区陆续公布社保入税,再加上即将到来的金税四期,企业再想动歪心思的,可要小心了!特别提醒:员工工资长期在5000以下或每月工资不变的,税务局将重点稽查。

四、库存账实不一致的企业发票开具实行全票面上传,简单说就是发票开具不只是发票抬头、金额,就连开具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都会被监管。也就是说,公司的进销存都是透明的。只要企业开具的发票异常,马上就会接到税务局电话,甚至会实地盘查,一旦有问题,就会涉嫌偷税。金税四期上线后,企业库存会进一步的透明化,在此提醒企业一定要做好存货管理,统计好进销存,定期盘点库存,做好账实差异分析表,尽量避免库存账实不一致。

五、虚开发票的企业其中,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1、没有真实交易;2、有真实交易,但开具数量或金额不符;3、进行了实际交易,但让他人代开发票。六、收入成本严重不匹配的企业企业自身的收入与费用严重不匹配;重点费用异常(如:加油费、差旅费等);与同行业对比收入、费用异常等等。七、申报异常的企业很多公司对小税种不重视,认为其金额小,不会被监管,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小税种也会引起大风险。

八、税负率异常的企业税负率异常一直以来都是税务稽查的重点,如果企业平均税负率上下浮动超过20%,税务机关就会对其进行重点调查。九、常年亏损企业企业常亏不倒,明眼一看就有问题,对于这种企业,想让税务局不查都难。老板和会计注意了!这132个风险点!不想被查,赶紧自查!多部门涉税信息共享来了,不想被查,赶紧自查这132个风险点。

账面有存货,实际上无库存,如何缴企业所得税?

账面有存货,实际库存为0或者小于账面数量(金额),属于账实差异的概念!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账务差错1、实际已经出库,但账务上未做处理存货核算的要点是“单据与货物一致,单据随货同行”,财务人员需要通过单据据实入账。现实工作中,单据的传递出现偏差,没有及时完整流转给财务人员,必然造成已经实际出库的存货在账面上没有及时出库!账簿上没有下账的直接结果,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

财务人员须通过账账相对、账实核对、定期盘存等手段,及时补充单据并入账,做到账面数与实际存货数一致。通常情况下,由于账务差错并及时调整后,对于申报和缴纳企业所得税没有影响。据实申报缴纳即可!但是,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实际已经销售出库,但账面上未做销售出库的。必然造成销售收入确认缺失,有藏匿收入的嫌疑,导致企业所得税少缴漏缴的,面临补缴税款、滞纳金或者罚款的可能!2、存货采购已经退货,但账务处理没有退货的货物销售贸易企业,采购属于经常性发生的经济业务。

会计主体财务核算,特别是存货核算不够缜密的,财务部门没有履行完整监督义务时,采购退货已经发生,财务人员依然在办公室闭门造车。账面上没有退货,但实物已经退货。必然造成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这种情况下,对于财务人员是一种非常羞耻的事项。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财务人员需要找出差异的原因,并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账实差异为0!虽然这样的情况发生后,账实有差异,但是对损益没有直接影响,也就对企业所得税没有直接影响。

3、其他账务差错造成账面大于实际库存的情况总体来说,一家会计主体由于账务差错造成账实差异的,通过对账、定期盘点等会计方法,通常情况下是可以及时纠正错误。纠正错误后,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于企业所得税不会造成实质影响。即使导致企业所得税存在时间差异的,充其量补缴滞纳金即可!但是,核算差错对于财务人员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财务人员和整个财务部门,提高核算效率、增强监督管控的力度,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是不二选择!二、涉嫌偷税看到题主的问答,最直接的判断是该会计主体有偷税的故意!上述会计差错,对于正常核算的企业,是难能出现的小概率事件!存货发生销售出库,经营主体没有开具增值税发票,没有从单位结算账户过账等现实经营状态,给蠢蠢欲动者提供了无数想象空间!现实工作中,确有少部分纳税人或在财务负责人的主导下、或有实际控制人指使下有预谋有计划的藏匿收入,从而少缴或者不缴税款!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包括数量和金额),即是偷逃税款的直接证据和痕迹!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税务机关处理的惯例!1、增值税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的,主管税务机关通常情况下,直接判定纳税人差异部分补缴增值税!笔者接触到的纳税人,无论是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还是账面数小于实际库存,主管税务机关一旦查实的,差异部分补缴增值税。

通俗的讲,无论盘盈还是盘亏,均要补缴增值税!2、企业所得税账面数大于实际存货金额(包括数量),税务机关最直观的判断就是,纳税人藏匿了全部或者部分收入。差异部分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确认收入,且销售成本判定已经提前结转,按照收入金额调增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滞纳金和罚款纳税人由于纳税义务延后,除补缴应交未交的税款外,一定会产生滞纳金,且从纳税义务产生日到完税期间,越拖得久,滞纳金的绝对值越大。

现实工作中,罚款的目的更多的体现在惩戒和警醒。处理不当,纳税人不积极配合申报完税的,存在偷税故意的,罚款也会让纳税人怀疑人生!4、刑事责任上述3点,属于纳税人承担的经济责任,且现实工作中以经济责任和处罚为主。但是,涉嫌犯罪的,刑事责任作为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三、综述账面有存货,实际已经没有库存,属于典型的存货核算且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的情况。


文章TAG:税务如何查库房  税负偏低的企业  税务  如何  查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