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创品牌在运作上还很不完善,所以定价有些还是比较混乱的。一般服装商品的零售定价是以衣服的成本价乘以倍率,比较通常的惯例是商品成本(不包括运营成本)乘以3到5倍左右,一般4倍比较常见。不过这种惯例对于国内目前的设计师品牌来说可能没有太多参考性。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设计师品牌的价格虚高,一个完全不知名的品牌,动辄定价几千甚至上万。

这个与品牌本身的成熟度,产品线的成熟度有关。一方面,如果产品不成熟,没有相对完善的供应链,服装的下单件数又非常少,这样会导致本身产品的生产和制作成本偏高,所以在零售价上就水涨船高了。另外一方面,可能与品牌本身不成熟有关,设计师作为品牌主理人,缺乏应有的运营和商品管理知识,也对市场缺乏基本判断,在品牌的商业化运作方面不能理性思考,甚至以乘以10多倍的标价来零售,导致国内设计师品牌普遍价格虚高的问题。

一件衣服一般进价多少,卖出去价格又应该怎样标价?

商场品牌服装的出厂价大概是多少

一件衣服进价多少要看质量,样式,面料还有品牌。同样款式不同品牌价位肯定会差很多。而且如果你的品牌深得人心,价格高点消费者也愿意为其买单,正应了那句话“相信品牌的力量”。一件衣服销售要加多少价,这看你经营方向,如果批发式经营,利润肯定要低些,这样才有竞争力。如果是品牌路线利润就要加高些,除了利润方面考虑还要让人感觉到够档次。

另外看经营情况,如果价高卖不动当然要降价促销了,可是现在人们消费心态不同了!如果看好的服装贵点也可以接受,如果看不好的衣服便宜也不要!实在让人上火。想想也是,网络上,大卖场,甚至大街上都以便宜招揽顾客,再便宜也不稀奇了!总之,卖服装真是一门学问,要研究风格,品牌,定价,消费人群,经营位置……至于多少钱上,加多少价这个不好说了,有很多店铺过时货已经赔钱卖了!。

县城的物价怎么比大城市还高,它们是靠什么支撑高消费的?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很多小地方,比如县城,甚至乡镇,收入很低,但消费却很高,怎么做到的?这半年,我走了很多县城,有东部的,也有西部的,有比较发达的,也有比较落后的,发展差距很大,城市面貌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物价高。这个高,是相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衣食住行,可能也就住,本地人的房价要更便宜,其它都比大城市更高。

当然,如果你去住宾馆,也不便宜,同样的价位,你在大城市肯定能住到更好的。以四川某县为例,它算一个比较好的工业强县了,还有好几家上市企业。但是,它的工资水平,却相当低。就那几家上市企业,员工月薪普遍也就两千多块钱,三千都是凤毛麟角,并且要从早上八点干到晚上七八点,甚至到晚上十点,双休,就别想了,没那个概念,可能也就办公室的一周休一天,工人好多一个月一天不休。

绝不夸张,这是事实。但是,那里的物价,却比成都高,甚至有些甚至还高得多。比如,成都打麻将,一个包间,大概也就一百块左右,还配四杯茶。那个县里面,包间一百二,茶还要另外给钱,算下来,就差不多两百块钱。说明的是,包间环境差不多。又比如,吃火锅,在成都我们四五个人还喝啤酒,大概也就四五百块钱。但是,同样的吃法,我们在那个县城,大概就需要七八百块钱。

差不多贵一倍,我觉得有点夸张了。关键是,无论是茶楼,还是火锅店,生意都还好得很,我确实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是什么人在支撑着这样收支严重不匹配的消费呢?我问了一个当地的朋友,他说他也搞不懂,只不过看到别人那样消费,自己也只能那样消费。他在县城附近一个镇上的信用社当主任,他说那个镇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小车,但基本上大多数也在信用社有贷款。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零售价格  服装  实证  我国  因素  服装零售价格怎么决定  我国服装零售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