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缺点,插电式混动都很好地解决了。一般来说,插电式混动都有多种形式模式,比如说比亚迪的DM,就是双模——实际上已经是多模了。而多种模式中,就包括了增程式。可以说,增程式只是高级插混技术的一部分而已。我们用比亚迪的DM-i技术来对比增程式,比如说电机高转数是转换效率下降的问题,DM-i则可以通过发动机直驱车辆来规避这种工况。

也就是说低速的时候电机为主,发动机负责增程。高速的时候发动机直驱,电机只负责调节控速。这样在高速行驶时也可以保持高效率,同时解决了能量二次转换的问题。另外,插电式混动因为发动机可以直驱车辆,所以在性能模式下,发动机和发动机可以一起工作,爆发出最大动力输出,性能比增程式更强。当然,增程式和插混比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因为没有变速箱,所以增程式可以节省出变速箱的空间,可以搭配更大的电池。

在电池能量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增程式往往比插混的纯电续航里程更长。只不过在日常使用中,插电式混动也能把纯电续航里程做到100Km左右,也是够用的,增程式这点优势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三、增程式会是一些落后传统车企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纯电车因为续航焦虑的问题,短期内还无法取代燃油车,而插电式混动则可以通过更强劲的动力,更低的油耗,将传统燃油车完全淘汰!比亚迪把秦Plus DM-i价位打到了10万元级别,真正造成了对燃油市场的颠覆。

可以立帖为证,只要秦Plus DM-i的产能上来,一大批合资车企必然降价,退出十万级市场!可以预见地,汽车行业的转型拐点已经到来,就如同以前手机市场的井喷式发展一样,很多传统车企会被淘汰。燃油车的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都已经失去了继续研发的意义。很多车企已经相继宣布停止发动机的研发,而像是采埃孚、爱信精机、加特可这样的变速箱制造商如果不转型的话,也一样要抱着一大堆专利进棺材。

转型是必然要到来的,比亚迪是插电式混动的领军者,就不用多说了。像是长城的柠檬平台DHT,长安的蓝鲸IDD,奇瑞的鲲鹏DHT也都会在下半年面世。鼓吹“真混动不插电”的丰田也玩插电了——几乎所有正经造车的车企都在进行技术转型。然而,插电式混动是有很高的技术门槛的,而且比亚迪在前面已经竖起了技术壁垒,一些合资厂商想要转型又谈何容易?燃油车是不可能和插混正面竞争的,勉强能给苟延残喘,技术上还没有太大难度的还真就得是增程式!可以预见,未来五年,会有更多的增程式面世,不过你要知道,会玩插混的是不屑于玩增程的。

四、理想One值不值得买?不值得!理由如下:1、三缸发动机:30多万的车还用三缸发动机,有点说不过去了。一方面是时间长必然会抖动,行驶体验差,另一方面也侧面体现了理想作为新能源车企的底蕴不足。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只能买长安的。哪怕理想能买一个四缸1.5T,热效率高一点的发动机我都不黑它。2、功率不足:三缸放在一边,1.2T的发动机是不足以驱动这台五米多,2.3吨的中大型SUV的,只是在电池有电的情况下,这种劣势并不明显而已。

我们对比一下唐DM-i,只是中型SUV,零百加速8.5S,用的是1.5T的四缸骁云发动机,热效率38%。而理想的零百加速是6.5S,两台电机的最大功率更大,消耗更大,那台1.2T的三缸机是喂不饱的。在一些极端路况下,比如说进藏,一路上坡,理想One在低电量的情况下一直维持高功率输出,增程器会一直维持在高转数,甚至会入不敷出。

3、质保短:所有新能源车,不管是纯电还是插混,购买的前提条件是——电池终身质保!已经有很多车企这样做了,那就应当形成一个门槛,消费者也应该有这个意识,把这一条作为选车的底线。毕竟电池成本太高了,这个风险不应该由消费者来承担。4、贵:三缸机、1.2T、电池还不终身质保,还卖你33万8。5、不靠谱:作为新能源车企,能不能活下来是未知数。

之前上新款隐瞒消息,侵害老车主利益,说明车企不靠谱。另外,李想作为一家公司的CEO,公众人物,竟然发布“这群臭搞技术的”,“祝愿你们的脑子和血液里都流淌着水银”这种言论,显然人也不靠谱。最后,如果你问我35万买汉兰达还是买理想One?我会毫不犹豫告诉你买理想One。因为——前面说了,不是理想One值得买,而是汉兰达更垃圾。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电动汽车  绿速  一跑  高速  绿速电动汽车怎么样  电动汽车为什么一跑高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