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新任专业教师必须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或基层单位实践经历方可任教;二是尽可能采取多种优惠措施,从基层引进或者聘用生产一线技术专业人才;三是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技术推广,增强实践技能。(六)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学费,但企业作为教育资源的消费却不需要承担任何成本,这也是导致我国教育产品供求脱节的重要原因。

政府应发挥好宣传指导和政策统筹的作用,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费、专项奖励等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利用职业院校的校内实训场所和公共实训中心分担企业的部分培训工作,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鼓励大中型企业与职业院校进行“一对一”合作,引导中小型企业与职业院校进行“多对一”的合作,实现培训体系与教育体系的互补。(七)地方政府应协助规划专业设置,加强资源整合,避免同质化办学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中,各职业学校专业错位发展,特色明显,专业数量精干。

因此,我们各地职业教育可以借鉴“双元制”的做法,坚持整体规划。强化政府统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和教育发展的状况,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要发挥各职业院校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发展和培植优势专业,夯实基础,强化内涵,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八)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协作中国的职业教育过去是一个闭门造车的封闭系统,表现在“三个缺乏”:学校与企业缺乏有效对接,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缺乏交流,在职业培训的目标、方法、内容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建议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加强政府、行业协会和教育系统的协作,注重行业协会对学校教育的引导能力,保证学校教育不偏离企业界的发展需要。

五、结束语德国政府于2013年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而我国于2016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两大战略都是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竞争和工业革命采取的国家战略,都把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世界经济的竞争,根本上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发展一流的高等教育同样重要。我们需要科学借鉴以“双元制”为代表的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并通过本土化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物质和智力资源共享,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人才培养的顺利对接和深度融合,努力探索符合地域特点、经济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育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

大家对职业教育有什么看法?

大家对职业教育有什么看法

让职业学院成为大国工匠摇篮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很不完善。目前最主要的是观念,社会上看不起职业学校,所以才千军万马去挤高考的独木桥。看看这些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有多困难,研究生博士都去社区上班了。难道我们真的到了这么发达程度?连社区工作都需要博士才能胜任?那让那些本科专科干啥去?估计只能扫大街了。与之相反的现象,是工厂企业需要大批的技术工人。

社会上的认知,好像只有考不上大学的才去上职业高中上技校。这就造成技术工人在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失去了社会地位。对于一个制造业大国,所谓的世界工厂,没有技术做支撑,我们的产品估计永远都是没有科技含量的低端产品。所以,从初中开始就该教育学生,将来作为一名大国工匠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其实目前的现实也正在让不少人思考,特别是家长们,到底将来孩子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职业事业规划之路。

目前好的技校学生,没毕业就已经就业了,大企业大工厂抢着要。说明什么?说明是社会职业发展的需求。一个职业学校的好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收入,比那些所谓的研究生博士生,就业前景好的多。一些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那何必上大学呢?一个制造业大国,没有一批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工匠,估计永远走在国际市场上站不住脚。

让职业教育得到很好的发展,我看一个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大力支持,比如考上职业学校给减免学费,给奖学金给生活补贴。二是要扭转社会偏见,让职业教育的老师学生收到尊重,让技术工人在社会上有地位,就像对待教师一样对待工人,让好工匠有高收入,让别人羡慕,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尊重职业教育尊重技术工人的社会风尚。有朝一日,工人们见了人,不再不好意思说俺是个工人,好像自己是干部就满面红光了。

有些技术学校安排学生去工厂实习,大家怎么看待这种做法?

技术学校安排学生去工厂实习,笔者认为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技术学校把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完后,就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环节,而实习就是实际操作的具体体现。所以,实习对于技校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什么中专技校生或大专生,很受劳动市场的欢迎?就是因为它们在实习这个环节落实得好,它们毕业后只需通过极短时间培训,就可以正式上岗,这样就使得工厂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

而现在一般本科就业较困难,有的学生还到技校去回读。就其原因,就是现在我国的一些大学,在学习期间,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很少,有的大学,在实习安排时,各自联系,有很多学生是走过场,实习这个环节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因此,这些学生当企业接收后,动手能力非常差,眼高手低,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因而导致企业招收本科毕生生缺乏积极性。

所以,技校安排学生到工厂实习,这是校企联合,是中专技校、高职专科、应用本科必须抓好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抓这个环节时,有的技校变了味。把学生作为学校赚钱的机会,学制三、四年的学生,本来专业知识还没学完,就安排学生去工厂实习的时间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当正式职工上班,加班加点,而给学生的报酬就只给点生活费,其它收入就作为学校的收入,把学生作为学校挣钱的工具。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实训  职教  单霞  赣榆  钟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