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有什么冷知识?

关于过年有什么冷知识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实过春节是很多讲究的,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估计很少有知道的,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一,春节特别是大年初一刚和人见面,一定要说“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图个吉利,预祝自己和对方一年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二,春节这一天,不能打扫卫生,不能倒垃圾。唯恐把财气福气给倒掉了。

三,春节期间每次水饺出锅,都不要着急自己吃,一定要先盛一碗放在灶神前供一会儿。四,贴上春联的人家,就不能去要账了。年末岁尾也是各种账目往来结算的时候,但是如果欠钱的人家提前贴上春联了,您就不能再去要了,只能等来年再说了。五,春节期间,最好别吃药。因为这天是一年的开始,大年初一头一天就吃药,预示着这一年都会不顺利。

春节有哪些历史冷知识?

春节有哪些历史冷知识

一年一度的春节将至,关于中国几千年传承的传统节日“春节”,又有多少人了解春节文化呢?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春节的冷知识,第6条和第7条你必须要知道,不然你会被消化,而且还真会损失的。1、古时候正月初一的“春节”叫“元旦”:1912年后采用公历制,公历的1月1日改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叫“春节”;而历史上的十二节气中的“立春”叫“春节”。

2、“春节”新年公众放假不是中国的专属: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也有春节公假,东南亚国家居多。如:朝鲜、韩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毛里求斯。3、“爆竹”一词的由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放爆竹(鞭炮),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史书中记载:古人在正月初一大早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竹子放到火里烧,产生爆裂声,来辟邪吓走饿鬼。

4、几千年传统“春节”曾被废除过:国民党北伐统一期间,1912年曾试图废除传统的旧历(农历),而由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新历)也称“国历”,这样也就废除了“春节”,到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强制恢复了阴历,民间的老百姓又可以名正言顺的过上了“春节”。5、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五代十国时期,据史书记载,后蜀主孟昶在桃木板上提笔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6、家门上的“福”字是不能倒贴的:在古代至今的民俗中,家里的垃圾桶、蓄水缸、柜子上才能将“福”字倒贴。这是为了忌讳在倒水倒垃圾的时候将家里的福气给倒掉。今年你家大门可别倒贴了哦!7、过年拜年左右手有讲究:男人拜年是“左手抱右手”也称“吉拜”,“右手抱左手”是“哀拜”是向别人求饶或报丧的,女人则是相反。


文章TAG:春节10天清明5天  关于春节的知识  春节  清明  关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