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如果没有被清朝取代,中国会出现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吗?

不会。按照中国传统社会的路走下去,无论有没有清朝,哪怕明朝再持续一千年,也看不出任何产生现代科学的迹象。道理很简单: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基本方法论。爱因斯坦有一段名言:“Development of Western Science is based on two great achievements: the invention of the formal logical system (in euclidean geometry) by the Greek philosophers,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possibility to find out causal relationships by systematic experiment (Renaissance). In my opinion, one has not to be astonished that the Chinese sages have not made these steps. The astonishing thing is that these discoveries were made at all.”爱因斯坦论科学的必要条件我对这段话的翻译是:“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文艺复兴)。

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的贤哲没有走出这两步感到惊奇。令人惊奇的是,人类居然作出了这些发现。”这段话说得很透彻,发展科学最重要的是逻辑体系和实验方法这两个方法论。前者是古希腊人发现的,后者是文艺复兴时欧洲人在古希腊基础上发现的。在近代科学传播之前,其他文明都没有摸到前者的边,后者就更不用提了。这不是单独中国文明的错,因为印度、波斯、两河流域等其他文明也都如此。

真正的问题不是其他大多数文明为什么没做到,而是为什么欧洲做到了。如果没有古希腊哲人的灵光闪现,地球上现在也许有不少辉煌灿烂的文明,盛产《红楼梦》、《摩诃婆罗多》等精致的成果,一切都很好,就是没有科学。如果在其他星球上发现智慧生命,他们很可能就处于这种状态。任何一个文明或星球,很可能不发展出科学才是默认值。

农历是中国特有的,但为什么有人说是一个叫汤若望的德国人编著的?

农历是中国特有,一点不假,汤若望编著也不假。汤若望编著时是明朝,且不是他一个人,还有明朝的其他人。要明白,农历使用的节气,在夏朝时就有。夏朝到明朝隔了多少年?编著不等于发明创造,只当有编辑的功劳。他不编也会有其他人编的,不要以为汤若望他有大功劳。农历我国特有,农历主要指使用二十四节气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发明创制的,而且在夏朝就开始有使用,到秦汉时确实。

历法是一步步完善的,也不是一人功劳,是经过无数修改而形成,我国农历是这样,公历也这样。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同岁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想造历法,谁不与岁月而生,随岁月而逝?人一直在致力于认识岁月,把握岁月,以指导人学习工作生活。农历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做到的。读过历法史,了解历法的人都知道,农历完善真的不易,不知经过多少人,多少代为之奋斗,汤若望只是后来者出过一点力的外国人而已。

从夏历到西汉的《太初历》到《四今历》《古六历》再《大衍历》《十二气历》《授时历》到《大明历》无不经过许多人的辛勤付出。如南北朝时天文学家祖充之,就为农历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提出了比19年7闰更精确的391年144闰的闰周理论。我看历法史知道,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崇祯皇帝授权徐光启组织历局改历。


文章TAG:西方传教士明清之际的传教  李之藻  西方  传教士  明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