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伊林有什么作品?

米•伊林是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的著名苏联作家。特别是读过《十万个为什么?》的人,比较了解。米•伊林,出生于乌克兰。打小好读书,痴迷科学实验。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这为他以后用撰写科普文学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于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小试牛刀,创作出科学文艺性的小短文。1925年他顺利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

在1927年就创作出《不夜天》作品,这是他人生中第一部比较有分量的作品,作品一经发表,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写作成功后,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在以后的30多年时间中,他就为青少年创作出了《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科学文艺作品,这些作品非常受喜欢。这些作品在普及科学知识、鼓励人们积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令人惋惜的是,1953年11月15日,米•伊林在莫斯科逝世,终年只有58岁。可以说米·伊林的优秀科普作品,对我国科普创作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老一辈的科普作家,以及和50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是从伊林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和鼓舞的。伊林在创作中,善于把文学与科学很巧地结合起来。他用文艺的写作手法,运用比较生动的比喻,引用典型的事例,再用诗一样的语言。

象娓娓道来的讲故事方法来讲述科学知识,让人们能准确理解,而不枯燥。同时,他的作品具有语言活泼,逻辑思维严谨,有很大的趣味性,可读性。他善于从科学知识中挖掘出让人喜欢的因素,运用的材料丰富而不繁杂。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在《人民日报》上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这样16个字来概括了伊林作品的写作特点,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肯定。

伊林一生创作很多作品,具有代表性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黑白》、《几点钟》、《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二、三部)、《书的故事》。特别是他写的《十万个为什么》,在我国影响最大,也最受欢迎。他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把从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事物,来提出一些饶有兴趣的问题,再进行科学的、有启发性的解答,让人一目了然。


文章TAG:浸润书香畅享书韵  米伊林简介  浸润  书香  畅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