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影摄影机的视频摄像机,通常有几个等级:1.广播级摄像机。2.业务级摄像机。3.民用高端摄像机。高端摄像机画质根本不能说比相机差,而是画质取向不同,达到广播级标准或类似规格的摄像机,画质一点都不差,反而相机会在指标上满足不了广电行业需求。

什么摄像机(不是电影机)比单反贵画质还差?

为什么摄像机(不是电影机)比单反贵画质还差

非电影摄影机的视频摄像机,通常有几个等级:1.广播级摄像机。2.业务级摄像机。3.民用高端摄像机。4.家用普通DV机。摄像机作为一种传统视频拍摄设备,发展历史已经非常悠久,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作为一种专业视频拍摄工具,在短期内不会被其它机型替代。有朋友认为单反、无反相机抢去了很多传统摄像机的份额,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被相机取代的只是上述摄像机类别划分中的最末一类,也就是家用DV。就好比手机抢走了低端卡片相机的市场是一个道理。在专业、准专业领域,摄像机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么又有些朋友会说,单反拍视频画质要比摄像机好。其实这要看怎么去看待所谓的“画质”。由于单反这类相机cmos感光元件尺寸很大,所以拍摄的视频画面具有较好的浅景深效果,具有不错的高感光性能,属于类“电影机”的效果,但传统摄像机使用方向本身就与这个用途不同。

传统摄像机虽然感光原件尺寸较小,但它具有非常明确的用途,那就是要画面更“清晰”。这种清晰包含了大景深带来的画面整体清晰度呈现,也就是说传统摄像机本身就不希望拍摄景深过浅的画面,而追求较大范围成像清晰度。原因很简单,是与其主要用途相关联的。传统摄像机的应用领域多为广播电视传媒,新闻影像记录、演播室视频采集、会议课程等长时间视频记录、演出拍摄等用途是它的阵地,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下,浅景深的艺术效果并没有市场,而且还要尽量避免景深过浅带来的对焦失准、背景模糊等画面效果。

而专业、准专业级别的摄像机具备的分辨率、码流、色度采样率等是与广播电视标准相匹配的,这方面相机却不那么规范。高端摄像机画质根本不能说比相机差,而是画质取向不同,达到广播级标准或类似规格的摄像机,画质一点都不差,反而相机会在指标上满足不了广电行业需求。专业摄像机也不需要设计强悍的高感性能,因为打光是行业普遍采用的基本拍摄方式,低感光度下拍摄获得更优的画质是专业视频拍摄必须要确保的。

这与相机多用的性能也并不相同。其实很多专业摄影机也并不具备民用相机那样强大的高感,因为压根不会那么用。偶尔需要在暗光环境使用,可以拉高增益,同时结合使用摄像机的大光圈,在大光圈下,摄像机仍然可以拍摄景深较大的画面。另外,摄像机的大范围变焦镜头、内置ND减光镜、多种音频视频接口、长续航、专为视频设计的操控体系都是相机所达不到的规格。

现在录像设备越来越先进,新闻记者为什么还要扛着大大的摄像机?

为什么摄像机(不是电影机)比单反贵画质还差

首先你要弄清楚什么叫电影级摄影机、广播级摄影机、专业级摄影机和民用摄像机。并非标出4K拍摄出的东西就是一样的。我们最近拍摄一些广告片,使用的是电影级的摄影机,主要以RED乌鸦为主。多年以前在电视台用广播级摄影机,比如索尼600P等等,而小型的便携机器普遍达不到广播级水平。可能你认为现在的手机像素都快超越这些专业级摄影机了,但拍摄出的素材整体画面的细节上来讲,专业级(微单、单反5D及以下)、民用(包括手机)是完全无法相比的。

换句话说完全不在一个水平,至少差了N个档次。价格上来说,一台RED、艾丽莎裸机恐怕够十几甚至几十几百台单反的价格,加上镜头、附件,都是一般玩儿微单、单反不敢想的。例如,阿莱艾丽莎差不多在70多万,加1-2个常用电影镜头总价就超过150万了,加上监视器、取景器、提壶、电池、适配器、储存卡、灯、麦克、后期剪辑用电脑等设备应该接近200万左右(这么好的机器,灯、麦克不能给太差吧?储存卡不能弄个32G凑合吧?)整体价格够买300个苹果手机,30多套5D4 大三元,30套索尼A9M2 大三元为啥这么贵呢?一分价格一分货!谁都不傻,不会有影视公司、摄制组傻到没事儿烧钱玩儿吧。


文章TAG:摄像机  广播级  4K  高清  广播级摄像机  摄像机高清4K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