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供应链和生产环节,别说锤子无法与背靠OPPO的一加比,就连与其他厂商比也占下风,因为其踩过太多的坑:锤子T1难产,导致错过最佳销售时机;锤子T2发布会前夕,代工厂中天信倒闭;坚果R1出现屏幕脱胶,返厂维修问题重复出现。反观你几乎听不到一加被曝出产品质量问题,只看到其新品上市初期因产能不足而被用户质疑耍猴。

二、一加发展策略更务实。尽管一加也在国内市场销售,但它的主战场在海外,且只做高端旗舰,从成立至今,有效避开了华米OV的锋芒。即便近年来四大巨头争相出海,但重点放在中低端市场,对于一加的冲击有限,后者在海外市场仍活得比较滋润,比如去年在印度高端市场斩获销量第一。即便在国内市场,一加打法也比较另类。当大多数玩家发力线下渠道时,一加固守线上渠道,与家电3C起家的京东签订3年独家战略合作协议,新品只在一加官网、京东销售,这对于资源有限的一加而言是明智之举。

如果其跟风布局线下,未必会取得预期效果。其实,一加在成立的第二年,即2015年陆续在国内开出45家线下体验店,但销量并不理想,而综合成本不低,后来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反思“公司必须聚焦,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于是直接砍掉线下渠道,交由OPPO接盘。在我看来,乍看之下,一加产品线不丰富、只在线上销售,是没有野心的表现,但这恰恰是最适合其的生存之道。

反观锤子,尽管手机线上线下销量二八开,但如果线上卖得好,销量也十分可观,锤子渠道布局是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其实线下渠道有待加强,但整体来看渠道布局差强人意。据我观察,很多人对锤子产品赞不绝口,尤其是Smartisan OS的创新好评如潮。按理来说,如果锤子产品真的好,加上罗永浩超强的营销能力,线上渠道绑定京东,每代产品达到百万级销量应该不成问题,但为何销量总是上不去,没卖多久就降价销售?我认为问题恰恰出在产品层面,One Step、大爆炸、闪念胶囊,以及罗永浩死磕的一些细节,似乎只能感动一小撮人,而无法取悦大众。

以大爆炸和闪念胶囊为例,2017年1月,罗永浩剧透即将在春天发布的新品(即5月上市的坚果Pro)办公效率接近甚至超越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比如发布会结束后,科技记者可以在回程时用锤子新品写稿,没到编辑部稿子已经写完和编辑完。换言之,为了突出差异化,他竟然把锤子产品方向定在生产力工具(后来的TNT更加证明其中毒不浅)。

试问,有多少人会花较长时间在手机上办公?顶多也就是收发邮件、回复信息等易操作的事项,到目前为止,PC仍是核心且不可替代的生产力工具,这点毋庸置疑,只能说罗永浩剑走偏锋不可取。其实,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普世性需求,锤子应该向其他玩家一样发力拍照、游戏体验等,只可惜其着墨很少。同样是小众玩家,一加比锤子更为成功,它不仅赢在头顶富二代创业的光环,更赢在务实的发展策略上,海外、高端、刚需(而不是自嗨),成为其迄今活得滋润的三大关键词。

罗永浩卸任锤子科技法人,是否意味着手机创业时代的终结,大局已定吗?

谢谢您的问题。罗永浩卸任锤子科技法人,当然是不做锤子手机。锤子危机去年已现。 去年底,罗永浩和锤子科技的负面消息开始增加。产品TNT和子弹短信不被认可、坚果R1销量不佳、锤子科技被曝光破产、锤子科技成都分公司裁员风波等,只是锤子科技衰落的先兆。今年,罗永浩的“聊天宝”来去匆匆,字节跳动收购锤子科技部分专利、业务、人员。

从去年开始,罗永浩陆续卸任了一系列锤子子公司法人,这次从锤子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卸任,标志着罗永浩与锤子彻底脱钩,放弃锤子科技。罗永浩做电子烟也难。罗永浩称锤子科技撤退后,被认为要投资投入电子烟,产品和代工厂都定下来了,但是“315晚会”否定了罗永浩电子烟翻身机会,说电子烟也存在重大的健康安全隐患,市场必然会受到严重打击。

罗永浩刚迈出锤子科技,就被电子烟市场拒之门外,可以预见,罗永浩的转型很难有好效果。罗永浩差的绝不是运气。罗永浩的每一次创业都是失败告终,不能简单的归咎于运气差。作为创业公司,行业的先行者是最容易成功,包括技术先行、规则先行。罗永浩跨行搞锤子科技,显然与先行无关,但是也缺乏技术、资本与人才,所以锤子科技输在起跑线上,更输在在动力上。

锤子科技做手机时,智能手机早已普及,消费者可以被锤子手机某个亮点所惊艳,但最终看的还是整体品质和质量,锤子手机降价以后销量也仅有300万台,里面还含有很多情怀的因素,友商上亿台手机的销量,注定了锤子手机的路会越来越窄,直至消亡。就算搞电子烟,罗永浩也是市场夹缝中生存。罗永浩的情怀如果放在成功基础上将是经典案例,现在放在罗永浩事不如人、技不如人、时不如人上,就成了罗永浩错估现实的反面教材。

有人说罗永浩做了几年手机,花光了投资者的钱,锤子也没钱了,那他穷了吗?

锤子死了,罗永浩赢了!和众多财经评论员的看法一致,笔者从来没觉得罗永浩创立的锤子科技能成功。现在看起来,我错了。看起来罗永浩创建的锤子科技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为失败者,信誓旦旦上线的聊天宝也没有对微信起到任何震慑作用。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罗永浩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个人财务自由了,我们的舆论并没有对他产生任何影响。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想站出来喷我了。确实,罗永浩做手机失败了,6亿的政府投资,数千万的供应商欠款,数以百计的员工工资,想指望罗永浩来偿还是不可能的,但真的要他还吗?并不需要!早在前几个月,锤子科技的法人就更变了,还找了个多年不联系的老同事温洪喜做背锅侠。不仅如此,罗永浩还把锤子科技仅剩的人员和专利,卖给了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母公司),仅剩的资金转移到了快如科技,又新成立聊天宝……虽然罗永浩这次失败了,但对罗永浩IP个人而言,无疑是赚大发了。

老罗的锤子已经停止了对锤子手机的研发,老罗的一手好牌打成这样你怎么看?

他根本就没拿到好牌,何来一手好牌之说?我记得当时国外有一个专门做安卓第三方系统的团队,非常知名,打造了很多品牌的第三方系统,但也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就在那时,罗宣布要依托安卓打造最好用的手机系统,之后又调整为硬件一起做,试图模仿小米一举成功。问题是,我们都知道,别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只有鸡汤灌多了,脑子才会糊涂得去走别人的路子,没有独创性如何能在已崛起的手机丛林中走出一条路?所以那时罗拿着的就已经是一副臭得不能再臭的牌了,能打到今天,可以说已竭尽全力了,勇气可嘉,只是无力回天,先天性的,没有任何办法。

其他的可能不重要,比如手机的名字,至少敲回了90%以上的潜在消费者;口碑良莠不齐,甚至可能远远大于口碑的现状被破坏,以至于很少有人对手机感兴趣。光靠粉丝和情怀能卖手机吗?我不否认罗比,很多人对问题的本质有更好的认识,在逻辑上也远超很多人,但是过分亮眼的性格是致命的缺点。无论如何,能坚持这么多年不容易。经验多了,以后还有机会,没有机会再升了。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锤子  科技  回顾  多久  六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