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创业者,在公司成功后,坚持把公司做得更好。自然会有很多其他因素。对于那些先烧钱再赚钱的公司,比如从2020年开始流行的社区团购,众所周知,如果是唯结果论,我们会看到。先烧钱再赚钱的公司往往在互联网和新业务形态的企业中更为盛行,而这些企业往往会特别关注四个指标。

谁在为一直烧钱的互联网公司买单?

谁在为一直烧钱的互联网公司买单

真正买单的是那些成功的公司,也就相当于成功的公司给失败的公司交失败案例教材费。很多人一听到烧钱互联网公司买单第一反应就是——当然是我们老百姓了又或者有人表示如果不是顾客那就是——风投。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理没错,但思考的方向错了。首先来看看,顾客。顾客的买单是最交易化的买单,古代的一物换一物我用土豆换你的麻布鸡蛋换大米现在的旧手机换盆人民币换自己想买的商品这里就是等价交换,也就是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按照它们各自具有的价值量相交换。

这样的话,能说烧钱的互联网是我们买的单吗,不能,他拿了我们的钱但我们也拿了他们的产品。我们不是为他们买得单,而是为自己,为自己的消费行为买的单。再来看风投。风投跟那些互联网公司无亲无故,为何会替其做嫁衣,显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就是风投一筐一筐地把钱往新公司里头砸,但我们得知道,风投是用小付出来牟取大回报,放长线钓大鱼。

假如风投一次同时投资10家互联网公司,结果9个夭折了,只有一个顺利上市。但是上手翻了10倍20倍甚至更多,那么风投拿回其中70%的钱去投新的,剩余的拿去填补夭折的坑。风投亏了吗?完全没有,一家上市几个月不愁。所以买单的只能是上市成功的公司,他们得为自己表面的光鲜亮丽买单。如果可以让别人买单,那大家都去开公司了,干嘛还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怎么看互联网公司烧钱开拓市场?

怎么看互联网公司烧钱开拓市场

首先得肯定企业的做法是对的。搁在谁都可能这么做。为什么?1丶中国互联网企业依靠互联网创业,风向说变就变。谁都不敢错过风口。所以,风口来了,烧多少钱都值。2丶敢烧钱就敢赚敢赔。创业者的背后实际上是资本的豪赌。互联网企业只是资本的棋子而已。3丶资本一般都会同时多方布局,所以整体还是赚的,遇到风口,就会疯赚。

既然老板都不能随便花自己公司合法赚的钱,为什么还要开公司,甚至拼命让公司壮大呢?

既然老板都不能随便花自己公司合法赚的钱,为什么还要开公司,甚至拼命让公司壮大呢

说不能花自己公司合法赚的钱的人,肯定都是被税忽悠了。哪有不能花的道理,那些创业成功的老板不比普通人更牛掰更聪明,否则他们图啥呀,对吧。单位有位同事姐姐,家里经济条件很好,她老公就是做生意的。有次和姐姐出差到南边,天气差异比较大,她觉得身上穿的外套不合适,于是就在机场店挑了件风衣,三千多都不咋看价就刷卡了。

对大城市的工薪一族来说,也许三千多的衣服不算什么,但在二三线城市,没有家底的普通上班族,还真不能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买了。你看,这就是差距,家里有老板还是很不一样的。公司的钱老板不能随便花,但不是不能花,老板有很多方式,可以用公司的利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1以公司名义购买的车,老板绝对是可以随便开的,以公司名义开展的商务招待活动,老板参加绝对是毫无问题的。

2公司发给老板的工资,虽然也要纳税,但老板是绝对可以花的。我留意了恒瑞医药2018年公布的薪资数据,董事长也是公司大股东的年薪也有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老板完全可以随便花。3公司给老板的分红,老板也是可以随便花的。虽然,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分红也要交个税。但100万的分红,交完个税还有80万,老板还是占大头呀。

老板卖掉公司股权,交了税后钱,就可以随便花了。2017年,LinkedIn的老板以超过70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卖给了微软。这么多钱,就不能随便花吗?在互联网领域,也有很多把公司做大,然后卖给腾讯阿里的案例。简单罗列一下,其实随便花的方式已经太多了。对于税务公司来说,是必须强制执行的义务。


文章TAG:哪些公司在烧钱  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