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些手机的CPU是支持双线程的,比如英特尔的ATOM,和我们现在的手机用的基于ARM的处理器不一样。ATOM基于x86,继承了英特尔桌面处理器的一些技术,如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TechnologyHTT)和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当然,ATOM处理器是短命的,英特尔已经停止开发了。

手机里的几核几核的是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的手机看不到显示几核?该如何判断好不好?

手机里的几核几核的是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的手机看不到显示几核该如何判断好不好

这个就要看你的手机是那个型号的CPU了,不管不管哪个型号,都不是看哪个核心多就哪个性能好,比如运行一个程序的时候联发科的10核心工作原理打个比喻就是9个人在看你一个人努力干活,三星跟高通的就是9个人中偶尔有几个拿杯水来给你喝,然后继续看你干活,但是要是同时处理多任务的时候,那多核心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每个人分一项工作,那就不用看你一个人干活了,这个三个厂商的都是一样,但是你手机能同时处理几个任务?所以说基本手机10核8核都是噱头,不能拿PC的跟手机的比,尔苹果的CPU则刚刚好跟另外三个多不一样,苹果的CPU单核性能强得一踏糊涂,比如现在高通准备出来的845单核性能也仅仅比得上iPhone6的性能,但是多核性能却能跟Iphone8的相比!所以人们总是说安卓是跑分王,因为跑分可以调动多核CPU的所有核心,像高通的845,目前跑分是26万多,但是单核却是苹果三年前的水平,此言论仅代表个人看法,知识理解水平有限,有错请纠正,也并没有站阵营说安卓与苹果的哪个好,谢谢。

为何手机CPU都10核了,却没有双线程的呢?

其实以前也有手机上的CPU支持双线程的,如英特尔的ATOM,它和我们现在手机上用的ARM架构处理器不同,ATOM是x86架构的,继承了英特尔桌面处理器的一些技术,比如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HTT,超线程,当然ATOM处理器也是昙花一现,英特尔已停止开发了。HTT其实就是Simulate MultiThreading同步多线程技术的一种实作方式,另外像AMD Ryzen处理器也支持多线程,还有IBM Power9这样的非x86处理器同样也支持多线程技术。

之所以会出现多线程技术,那是因为这些CPU经常会有一些闲置资源得不到利用,比如早前的英特尔处理器因为流水线过长,一些单元常常处于等待状态,英特尔才开发出了超线程技术,让这些闲置的单元得以利用,它们可以运行另一个线程,不过从操作系统来看,它变成了另一颗CPU。所以说,超线程的存在意义就是因为有闲置的资源可以利用,一旦CPU本身流水线紧凑,结构精简,指令效率高,那么超线程就没什么价值了。

而现在手机上的CPU都是精简指令集架构RISC的ARM处理器,它的特点就是在大多数时候简单高效,没有多少闲置资源可供利用,自然就没了超线程的用武之地。另外,实现多线程技术还要花费额外的晶体管,也就是说增加了手机CPU的功耗和面积,这对于手机来说影响很多,而且,多线程技术还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支持,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手机CPU核数越多越好吗?8核10核区别有多大?

在悟空问答上的405个问题,只写接地气的科技内容,欢迎关注。很有名的挖坑问题一个人挖一个坑要60s,那么如果我要挖60个坑该怎么办?是找60个人挖一个坑?还是提高每个人的挖坑速度呢?实际上做手机CPU这个事情就是找到挖坑问题的平衡点。多核心解决多个任务同时处理器的问题对于CPU而言,核心数量越多,那么理论上可以同时运算的任务也就越多,对于用户感知而言就是手机可以同时跑多个程序,我玩着吃鸡游戏,后台放着音乐,应用商店还在更新着应用。

还是很舒服的。但现实中,不是吗?当然不是。多线程任务处理不仅意味着增加CPU核的数量,还意味着优化系统层面,在软件层面上适配系统,如何调用资源,如何拆分任务,如何保证每个核的处理任务。还记得那句“一核难,众核围观”吗?是因为系统层面资源分配不好。单核性能是提升任务处理速度的关键。五年前的多核大战,有一个经典案例,就是联发科的10核处理器Heilo X10。其计算能力只有当时4核处理器苹果A9的50%不到。很多人开始怀疑。他们不是说核心越多,同时计算的能力越大吗?这就是挖坑的问题。你邀请了60个人。他们可以同时开始挖60个洞,但是每个人需要的时间还是60s。


文章TAG:手机处理10核的有哪些  手机  CPU  
下一篇